江志鹏
新型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实践“体育强国梦”的精神,可让学生在持续性学习、教育、训练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的学科价值观,有利于凸显出教育创新的目的。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促进体育改革的效率,教师应当充分注意各个学生身体技能、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之间的差异性,再结合必要的教学改革进行融合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1 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价值
智能手机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且网络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将教育教学改革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可让学生在轉变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掌握体育学科精神。因此,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因素进行更新,尤其是需利用抖音、微博、贴吧等平台渗透体育学科知识,配合音乐、视频的形式嵌入学科思想和运动方法。通过帮助大学生运用各类实践平台学习到体育运动的方法,再结合直观性的模仿学习、体育文化学习、交互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感受体育运动技巧。另外,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结合科学、合理的结构模式进行干预创新,可凸显出教育理论的内涵。
2 新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方式
2.1 融入新颖的教学观念
新型体育课程设计应结合大数据、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创新,同时运用慕课的课堂模式建立线上教学空间,可让学生利用线上平台学习创新化的体育学科理论。因此,教师应当将以实践课堂作为核心,融合文化、价值观、体育技能等方面的要素,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来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即在线上平台输出视频元素,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内容,总结视频中各项体育技能的训练方法和提升方式,有利于凸显出全面、有深度的体育课堂形式。比如教师可推送“提高体能的五种训练方法”的文章,要求学生掌握成年男子、女子的耐力、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以及弹跳能力的养成方法,同结合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呈现,要求学生在观看“云平台”课程中体育理论的特点。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模拟实践,根据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出生动的运动方法和运动技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课内训练期间,教师可结合视频元素,细致讲述小腿、大腿在跑步、跳远等运动的发力点,再结合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到视频元素中的重点。若学生在探索期间遇到任何问题时,教师也可利用抖音推送关联性的交互空间,要求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地训练建议。例如部分学生在平台中询问正确的减肥方式,教师可向学生推送Keep软件,指导学生参加“30分钟减肥训练”“HIT全身燃脂”等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每周4次的频率进行持续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通过线下联动线上的形式进行教学干预,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更多体育运动技巧和学科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2.2 设立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内容
体育课程还能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尤其是特色的体育活动可提升学生本人的参与能力,以便为学生推送更新颖的体育运动理论。因此,为打造出一个以活动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进行理解分析,并将特定的文化思想进行展现,可让学生积极参与至实际教学探索活动当中。另外,高校体育教师也应当及时关注校内外的体育要闻,利用新媒体软件进行呈现。例如可在课堂内融入关于奥运会、冬奥会、城市马拉松比赛等话题,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收集新颖的体育活动方式,从活动组织的要求落实校园文化内容。通过让学生从互相关注、相互转发、话题讨论的形式进行体育学科学习,尽量将体育能量以特色的传播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可方便学生从体育信息传递的角度进行沟通、实践、分析和总结工作。最后,教师还可设立校园文化节活动,要求学生在文化节中积极表现自己的体育能力,以便在扩充体育学科理论、实践方法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同时,教师也应当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指导,要求学生将体育学习作为自己的爱好,并逐渐养成持续训练的方式,以便打造出个性化的教学课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革新体育授课方式,教师应当结合新媒体技术展示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在持续性学习、体验、感知的过程中意识到体育学科的魅力。另外,教师也应当结合大学生的爱好、学习习惯进行创新,帮助学生从自主实践的思路展开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文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