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玲敏
摘 要: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学生带动法和教育实验法,探讨建立二级学院劳动实践工作室,丰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内容。本文认为,高职院校依托劳动实践工作室的师资和学生社團力量,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学分的认定和考核小组,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每周劳动实践检查,开展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讲座等“以劳育人”训练营,让学生树立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等3个方面的劳动教育目标。
关键词: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劳动实践;以劳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086-02
一、职业院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特殊意义
首先,职业院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这充分说明,劳动教育、以劳育人是贯彻落实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以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促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第一课堂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结合、学业成长与职业成长结合的“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同时,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劳动精神,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1]。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素养的培养,着力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劳动本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抓手,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工作。
其次,开展“以劳育人”训练理念是职业教育的本职体现。劳动实践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密不可分,并且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离开了劳动就很难体现真正的职业技能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弘扬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包含着对劳动价值的科学阐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文进一步贯彻深化了重要论述,提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是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术技能的人才。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的重大意义 [2]。
第三,将“以劳育人”理念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好习惯。所谓“滴水穿石”“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不牢势必倾”,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价值”的正能量价值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作用。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员全方位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能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掌握劳动的本领,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 [3]。
二、“以劳育人”训练营开展的价值和意义
在多年来实践育人的积累中,高等职业院校拥有了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所需的丰富的实践操作资源和师资力量教学优势。比如,高校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育人形式上的相关体制机制都比较完善;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对劳动理论与实践资源的整合比较健全。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能够全面发挥新时代下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大目标。但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不能简单地用技术技能培养代替劳动教育,而应当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让学生明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提高学习技术技能的自觉性 [4]。
把劳动教育融入高等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开展以“新时代、新青年、新技能、新梦想”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最终目标是在学校的领导下,建立二级学院劳动实践工作室,依托劳动实践工作室的师资和学生社团力量,设置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根据专业特点编写个性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学分的认定和考核小组,要求每一位学生大学期间必须修满6个劳动教育实践学分,从而让学生树立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等三个方面的劳动教育目标,从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喜悦,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从而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 [5]。
“以劳育人”训练营应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安排必要的劳动实践,开展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讲座等工作,一是积极鼓励学生自觉自愿参与、自己动手动脑、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使其能够在成长的各阶段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寒假、暑假和实习实践时间充分参与到社会劳动中,比如假期大学生“三下乡”和带薪实习活动;三是树立崇尚劳动的校风,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四是学校应联系社区和家长,加强对社区、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杜绝大学生中出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
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该学院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各类专业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目前该校二级学院已经成立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并成立重庆智纯科技有限公司,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做好创新创业项目设计与孵化工作。目前该校已经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在专业技能学习和劳动实践中磨炼学生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引导其成长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6]。
三、“以劳育人”训练营实施的基本思路
短期工作目标:高职院数“以劳育人”训练营主要是为了完成劳動教育实践工作室建设的基础工作,即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安排必要的劳动实践,开展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讲座等工作,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和劳动实践中磨炼艰苦劳动的意志品质。
长远目标:高职院校可初步建立二级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工作室,依托劳动实践工作室的师资和学生社团力量,设置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成立劳动教育教材编写小组,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编写个性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安排必要的劳动实践,要求每名学生大学期间参加劳动实践志愿服务不得少于两次;开展弘扬劳动精神的专题教育讲座等,要求学生大学期间参加的专题教育讲座学时不少于8个学时;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学分的认定和考核小组,要求每一位学生大学期间必须修满6个劳动教育实践学分,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以劳育人”训练营实施的具体方法
行动研究法:高职院校应制定具体可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邀请学生参加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最后要求参加的学生对过程进行总结、记录,撰写心得体会,总结经验,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学生带动法:高职院校应通过一小部分学生带头模范参加实践劳动,再带动、感染周围的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比如,高职院校可邀请在实践中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校友给其他同学做交流和分享。
教育实验法:高职院校应通过实践前后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方案。高职院校可对学生劳动实践前和劳动实践后分别进行个别访谈,访谈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观念、思想和态度的变化,并适当给予正面引导。
五、结语
新时代下,各部门、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以劳育人”研究主题和思路合理,研究方法可行,项目可操作性强。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均是采用在学生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比较创新且有效的方法。研究可知,通过建立了二级学院劳动实践工作室,丰富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内容。高职院校可依托劳动实践工作室的师资和学生社团力量,成立劳动教育实践学分的认定和考核小组;设置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根据专业特点编写个性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以及开展相关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弘扬劳动、劳模和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讲座;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类劳动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讲座等“以劳育人”的训练营,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中磨练艰苦奋斗和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引导其成长为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高技能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车晓丹. 让劳动教育“回归”学生生活[N]. 本溪日报,2020-05-07(02).
[2] 付瑶.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4(03):46-51.
[3] 加强劳动教育须避免三大误区[N]. 中国教师报,2020-05-06(01).
[4] 彭维锋. 以工匠精神创新劳动教育模式[N]. 郑州日报,2020-05-04(04).
[5] 吕文利. 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N]. 兵团日报(汉),2020-05-03(04).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0.
(荐稿人:张美华,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