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林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可以有效的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然而,数学在许多学生心中是一门比较难懂的学科,一部分学生甚至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导致班上学生的数学水平差距较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分层教学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探究在数学教学当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96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根据每一位同学之间的差距,运用针对性的教学,帮助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近些年以来,随着新课改计划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加喜爱分层教学的方法。
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法,因此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所需要的时间和学习方法会有所不同,在这个基础下,采用分层教学的理念,教师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教导学生,更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下文是笔者对我国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实施分层教学的浅见。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
据统计,我国许多地区在进行分班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大班,之所以是这种
情况,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个原因: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大部分地区都流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但是有些地区的资金短缺,教学的设备不齐全,从而导致多媒体教学很难全面的开展,而采用大班的授课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约资金与设备。第二个原因:对于我国而言,教师数量较少,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只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形式较为单一,课堂上的氛围十分枯燥,并且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如果采取大班的形式进行授课的话,教师很难有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长期下去,班级当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将会出现严重两极分化。
2.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拥有自己的特性。在数学方面,大部分学生是
缺乏兴趣和天赋的,这就导致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和异常天赋的学生,数学水平越来越高,而缺乏兴趣和天赋的学生,数学水平越来越低。小学数学的知识一般比较简单,但是数学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也很难将知识点全部吸收,这样,学生也就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长期以往,将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降低。面对这种情况,很少有教师会采取针对性的教學方法,学生的需求也很难的到满足。
3.教学进度难以推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许多家长为
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都给孩子报名了许多的课外补习班,然而有的学生并没有进行课外补习,长期以往,学生的数学成绩将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很难把握教学的进度,若教学的进度过快,未补习的学生很难跟上进度,这样就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若教学进度慢一些,补习过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无所事事,教学的进度难以推进。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1.将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
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关
键。然而,我国大部分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并不明确,在进行分层的时候只看学生成绩的好坏,毫无置疑,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他们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但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毫无用处,并且将会沉重的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应当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思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再进行合理的分层。
例如,教师在进行《混合运算》这一节课时,因为每一位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方式不同,教师可以将运算能力和思维方式相近的学生分为同一层。对于运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比较具有拓展性的习题,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开阔学生的思维;对于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基础的运算题,并且让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反复的练习,以此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运算能力。
2.针对不同的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目标
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制定的是统一的教学目标。这不仅打击了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信心,还会浪费学习成绩较好学生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图形的时候,因为不用的学生对几何等抽象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就需要给学生制定不容的学习目标。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些具有扩展性的学习目标,比如了解长方体和长方体具有的特征,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给学生制定比较基础的学习目标,比如了解生活当中哪些物品时长方体,正方体。
3.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是依靠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不同的学生,这样就会让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得到教师的鼓励,从而打击学生的信心,有的学生甚至破罐子破摔,彻底的不愿意学习。因此,教师在评价一位学生的时候,应当进行分层的评价。例如,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于中层次的学生,以给与意见为主,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以鼓励为辅;对于高层次的学生,以鞭策为主,以鼓励为辅,保证学生在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不会产生自负的心理。
三、总结
自新课改计划推行以来,分层教学的方式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若想要充分的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教师应当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特点,并且围绕着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知识。
参考文献
[1]杨进龙.探究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尝试 [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
[2]徐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2016(5).
(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小村乡李子溪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