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记忆与乡土档案的影像表达

2021-09-10 01:43陈瑜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3期

摘要:媒介是记忆的叙述机构和物质实体,媒介记忆的存储与重现方式经历了持续的变革。影像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进入档案领域之后,形成了文本和影像共存的档案话语格局。在我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书写方面,影像档案比纸质档案所存储的信息更加立体直观,诸多乡土元素通过镜头被真实记录和传播。乡土档案中的影像记录用图像和视听方式呈现了乡土中国的历史图景和人文风貌,对乡村记忆起着重构作用。

关键词:媒介记忆;乡土档案;影像档案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3-0106-02

一、引言

随着媒介技术及产业的不断壮大,媒介已成为人类社会最有效的系统化的记忆手段,成为建构与完善群体与社会记忆的重要途径。影像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进入档案领域之后,形成了文本和影像共存的档案话语格局。在我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书写方面,影像档案比纸质档案所存储的信息更加立体直观,诸如乡村记忆、文明乡风等存在于一定微观时空坐标的人及事物中的乡土元素通过镜头被真实记录和传播。从内容上看,它是乡土文化的记忆与重构,从形式上看,它是构建大众乡土认知的载体;乡土档案中的影像记录通过对在地文化的表述和书写,留存了乡土社会的原生性,深刻唤起了人们关于家乡故土的集体记忆。

二、影像与媒介记忆

(一)媒介演进中的影像

德国学者约恩·吕森将口语、文字之后的所有媒介称为新媒介,新媒介的出现使历史经验的原本存储方式发生改变。影像作为一种技术性表述符号和新的传播媒介,记录了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变迁之路。影像概念中的“影”指活动影片,“像”指照片或图片。关于影像表述的理念,齐·克拉考尔提出“照相的方法”和“电影的方法”具有“当场抓住的自然”的特性[1],有力地夯实了影像“镜子映照式”描述,“以形似于客体”进行“真实”表达的论点。影像“是一条痕迹,直接从现实拓印下来”,过去被复制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以直接可见的形式呈现。在人类从由语言构成的一元时代向视觉构成的多元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影像形成具有对事物描绘、再现和言说功能的“影像语言”体系,彰显其意义表征的丰富和完善。

(二)媒介记忆的影像表达

媒介记忆是指媒介保留某些信息的能力和属性。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人类社会经验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媒介可以再现和还原过去的事件和信息,并以此影响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媒介记忆经历了漫长的变革过程,在德国学者阿斯曼的记忆理论中,“作为载体的符号媒介处于中心地位”,媒介使得文化记忆的载体范围及其时间半径和持久性有了明显的扩展[2]。媒介记忆的表达通常指记忆的提取与再现方式。影像用镜头记录历史,这种在工业社会产生的传播工具被麦克卢汉称为“是一种更加非集中化的媒介,给区域性方言提供了表达的机会”[3],其价值在于通过文化阐释和传播使社会记忆和文化资产得以形象化留驻,社会记忆也在影像媒介中不断得到建构和重塑。

三、影像媒介中的乡土记忆

(一)乡土档案与乡土记忆

以农立国的中国经过数千年的沧桑积淀,建构了以“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为特征的具有“乡土本色”的乡土中国。乡土社会作为一个概念的集合,本身是宏观的。乡土档案就是将各种乡村元素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保存下来,并可作为信息进行传播。乡土记忆是乡村地域的人们通过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形成的劳作工具技能和逐渐累积起来的相对稳定的乡村风俗人情,同时也是由人类行为体在社会不断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共识性知识”。档案赋予历史一种物质性存在,是事件性的具形的存在。乡土档案不仅参与历史建构,也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农耕文明和乡土人文,是传承乡土文化传统和村民情感认同的记忆载体。

(二)乡土记忆的影像化构建

基于视听语言的影像书写是唯一能够与文字书写相对应的文化表述系统。提出“视知觉”概念的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意象之所以是一种更加高级得多的媒介,主要是由于它能为物体、事件和关系的全部特征提供结构等同物”。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文献,乡土档案中的影像记录通过对文化变迁、民俗民风、文化事项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等的存录,反映了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媒介不仅是记忆的载体,还是记忆的来源,影像档案是一种物化记忆资源。

四、乡土文化的影像表达方式

(一)文化空间的深描

格尔茨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概念是指对文化现象或符号的意义进行深入描绘的手法,并提出“民族志就是深描”[4]。乡土社会的文化空间涵盖物理场和文化场,既包括一定的物化的形式(建筑、场所、实物、器物等),也包括周期性的行为和展演,必须进行整体全面的观察研究,视觉人类学者将影像视作一种极有价值的客观视觉资料方式。以影像为工具记录乡土社会的村寨乡坝、自然聚落乃至集贸聚会、节日庆典等,就是人类学意义上对乡土文化空间多样性、岁时性、族群性等自然属性的深描。无论是早期的人类学图片和民族志纪录片,还是近年来非遗视域下的声像记录,镜头下的点滴细节和多视角观照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诠释性,这是考索乡土文化渊源、民俗流变、社会内涵衍化的有效途径。

(二)文化事项的过程记录

作为档案的影像文本在记录活态历史遗存方面超越了文字文本,能够在记录的过程中即时细致地捕捉活动展演的动作、细节。乡土社会包含大量世代相传的行为文化,既有人生仪礼、婚丧嫁娶、祭祀、择吉等社会民俗,还包括传统技艺等,这些都是具有活态特性的文化元素,通过摄录手段形成的档案,无论是静态照片還是声像视频都是对拍摄客体的多维记录,可映射和提供特定文化信息。以民俗仪式为例,其特点是程式化,并有具体的空间场景和角色参与,影像档案能够保存和真实再现这类“行动和行为着的”文化遗产;对于民间工艺,经由口述表达、技艺展示等方法将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影像档案,也可原汁原味地还原非遗形貌和揭示其文化内涵。

(三)地方性知识的延展

地方性知识是指不可翻译的却具有文化特质的地域性知识。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村落,具有极强的地方性,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当地居民组成的血缘共同体具备相同的地方性知识,有着共同的公共关系空间。基于乡土认知和档案定位所产生的影像文本对于地方性文化的保育和代际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在这些档案中展现了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滋生孕育的风土世俗、社交生产方式等。以社会学者所记录的有关福建宁化县游傩庙会影像资料为例,有神灵崇拜、戏曲演出与节日宴请等纷繁复杂的文化事象,同时附着了大量的文化语境,通过这些乡土影像档案,不仅可以追溯族群共同记忆,还可促进乡民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

五、影像档案与乡土文化书写

(一)自然生态的影像书写

由地理地貌、水系、植被、建筑等构成的自然生态是乡土社会的景观背景,广袤的田园农村在长期历史沉积以后形成了多样的物种风貌。乡土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特有的资源,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证,是文化的始基,既反映了农耕文明基础上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的自然属性,也传承了一个地方特有的历史文明。譬如,作为档案的人类学纪录片《佤族》《凉山彝族》《苦聪人》中除了民俗乡风和生活劳作方式之外,还收录了大量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山乡图景风物。镜头下的一物一景都是地方遗产视域下集体记忆的载体,体现的是当地人在千百年的生活经验中对自然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一种适应方式,是人们形成归属感进而产生爱乡爱国自豪感的精神基础。

(二)物质层面的影像书写

对村民而言,生活于其中的村寨首先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不仅代表实用价值,还承载着当地村民共同的经验,凝聚着世代村民的智慧,象征着一个社区的文化底蕴。耕种中使用的木犁、方鋤,狩猎活动中的弓箭,手工业中的扎染、刻刀,家居生活中器皿、民居、服饰、传统医药等都是各地影像档案记录的对象。例如,林德格林、董联声、顾德清等对鄂温克人开展的社会人类学考察中,对在地社会进行了拍照摄影留存,形成了包括教育、卫生、礼俗、居住建筑、经济生活等状况的档案,成为大兴安岭民族地区社会物质层面的真实记录[5]。影像文本对物件细节的呈现可以唤起在地村民的共鸣,也有助于表达村民的价值理念。

(三)精神层面的影像书写

乡土记忆是乡村地域社会民众生活记忆和身体记忆的总和,在社会记忆理论中,“身体实践”是最重要的:它是保持和传承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以民族仪式为例,它是将信仰与行为、自然与秩序等多种社会文化力量融合在一起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岁时仪式、祭祀仪式还是亲族关系仪式,影像档案以这种活态文化遗产为客体,将其即时性呈现、身体性表演等固化存录,使传统仪式蕴藏的文化得以传承,如桂东的渡请仪式反映出的浓郁楚地巫风文化、广东大埔客家祠祭中迎灯及春祭仪式表现出的客家民系的宗族建构等。影像档案从精神层面对社群文化、伦理文化等进行记录和诠释,维系了乡土社会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与继承性。

六、结语

媒介是记忆的叙述机构和物质实体,媒介记忆所提供的是群体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共同参与。媒介的转型是最重要的转型,影像媒介带来了记忆表达和传播的新尺度新模式,人类的个体记忆通过影像的方式获得延伸。乡土记忆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占主流位置,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文化基因和历史传承,记忆以影像的方式被记录下来,构成乡土档案的有机部分,它呈现和保存了乡村场域的“当地感”和“历史感”,不仅有助于当地村民的文化身份构建,还能通过承继代代相传的集体知识来确证文化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 [德]齐·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39.

[2] 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56.

[4] 李梦迪,史书.格尔茨的“深描”理论:文化学研究方法及其意义[J].知与行,2019(3):147-151.

[5] 阎萍.驯鹿鄂温克民族文化影像传播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陈瑜(197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档案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