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澄碧的时代》聚焦脱贫攻坚 讲好中国故事

2021-09-10 07:22
中国银幕 2021年3期
关键词:电影频道李东兰考

从兰考出发,放眼河山,千顷澄碧。后人乘凉,不忘前人栽树。砥砺前行,不忘焦裕禄精神。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中国电影人也投身其中,以涓滴之力悉心将文艺之花浇灌得枝繁叶茂,用光影讴歌伟大时代。

由电影频道领衔出品,2月26日全国上映的全面小康题材重点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就是电影人聚焦脱贫攻坚,讲好中国故事的代表之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影片出品人曹寅,电影频道副总编辑王平久,电影频道创作部主任、影片总监制唐科携导演宁敬武,主演李东学、宋佳伦、苏丽等主创出席2月23日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的首映典礼。与此同时,电影频道也联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将融媒体直播镜头聚焦影片故事发生地兰考,带领全网观众扫描这片焦裕禄曾为之鞠躬尽瘁、而今已走向小康的土地新颜。全网直播观看总量达5180万次,#千顷澄碧的2021# #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登上热搜榜,阅读量双双破亿。陈学冬、杜江、黄晓明、江疏影、李东学、林永健、刘劲、宋佳伦、苏丽、万茜、王庆祥、王一博、朱一龙等电影人更与扶贫干部共读《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以赤诚之心敬献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

《千顷澄碧的时代》

礼赞中国力量

上映日期:2021年2月26日

导演:宁敬武

编剧:郎云 宁敬武  潘逸飞

主演:李东学 宋佳伦 苏丽

类型:剧情

领衔出品: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联合出品:兰考焦裕禄精神培训基地

北京盛大联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1905电影网  苏州同里國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摄制:河南省委宣传部  兰考县委宣传部

故事

2014年,年轻的证监会青年分析师芦靖生(李东学饰),被派到兰考扶贫,这个一心想在学术中寻找中国农村出路的热血青年,与县委副书记范中州(宋佳伦饰)、乡书记韩素云(苏丽饰)为代表的兰考各级干部相遇在中国脱贫攻坚战第一线,带领人民群众奋战三年,最终改变了这座半个世纪没能摆脱贫困的县城,绘就今日兰考蓬勃发展的小康长卷。

传承的力量

“未来中国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作为slogan出现在《千顷澄碧的时代》海报上。千顷澄碧,诗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的四个字,出自习近平总书记于1990年写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最后一句,“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内涝、风沙和盐碱“三害”抗争,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千顷澄碧的希望。

3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感怀焦裕禄精神,用“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铿锵词句真切表达了对焦裕禄的追思和赞美之情。

2021年,《千顷澄碧的时代》以永不褪色的“焦裕禄精神”为题旨,以“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兰考为样本,用光影向观众生动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份鲜活答卷。

从上述时间线可解读出传承的力量,这也正是《千顷澄碧的时代》中着力渲染的一点。第一幕便以“焦桐”开篇,“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焦桐”这一树名把兰考和焦裕禄紧紧相连,通过这一符号引出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和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感人力量。影片中描绘的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皆以焦裕禄精神为指引,用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诠释爱民为民的责任。

创作的力量

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凝结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力量,电影频道领衔出品的《千顷澄碧的时代》作为配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而打造的精品力作,得到了国家电影局、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和宣传教育中心的关心与指导,以及河南省委宣传部、兰考县委的大力支持。

电影频道担当国家主流电影媒体职责使命,1月22日公映首部抗疫纪录电影《武汉日夜》,2月再启航全面小康题材重点献礼影片《千顷澄碧的时代》,两份沉甸甸、带有特殊分量的电影答卷,无疑凝聚了电影人、媒体人的共同努力和责任担当。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带领主创团队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及其县域落地实践,力争让《千顷澄碧的时代》成为展现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电影之窗”。电影频道创作部主任、本片总监制唐科表示,参与创作的三年中,他无数次被改变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点燃,“我想通过这部影片把我们的扶贫经验、价值观,把这个中国故事分享给全世界。”。拍摄过《毛丰美》《黄玫瑰》等主流电影的宁敬武导演认为中国电影除了商业形态的热血动作片,更应该出现一种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热血时政片,而《千顷澄碧的时代》正是这样一部激动人心的、给人以信念、给人以梦想播种的励志作品。

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助农大使、本片主演李东学家乡就在河南,他对于黄河岸边擎希望之炬的人民公仆、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的基层干部不陌生,他所饰演的芦靖生从奔着去美国大学深造的金融才俊,到义无反顾扎根小山村的驻村书记,这中间有时代的强音,也有使命的召唤。

团结的力量

《千顷澄碧的时代》用全景式记录方式展现兰考人民脱贫攻坚群像。兰考是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这片焦裕禄书记曾奋战并长眠的土地是出了名的“精神高地”,却也因自然环境等原因成为长久以来的“经济洼地”。2014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大江南北,也让黄河边这片饮尽凄苦与落寞的大地迸发新的生机,而播撒下的希望种子则是靠一线基层干部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和不易换来的。影片向观众生动讲述在脱贫攻坚这条困难重重的路上会遭遇多少坎坷——驻村书记芦靖生因“打人视频”在网上发酵影响恶劣几近轻生;乡书记上小学的儿子在信上写道“你们要韩书记,我不抢,但请把妈妈还给我”;县委副书记自掏腰包12万为村支部还钱,妻子与其离婚,跟上大学的儿子形同陌路……尽管遭遇种种困难,但希望的种子总会发芽,脱贫攻坚道路上不乏迎难而上的后来者,片中有一句让人心生力量又印象深刻的台词“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人的力量纵然有限,脱贫攻坚一线有无数好干部在相互扶持,砥砺前行,团结就是力量。就算前路漫漫,只要坚信事在人为,因地制宜,靠知识、技术、科学脱贫,当下的努力,终会让大家自豪地说出“未来中国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影片中,在这场兰考脱贫攻坚“战火硝烟”中走来的有名有姓的人物近30个,着重刻画的有15个,脱胎于真实事迹的人物,用接地气的实战经验书写全面小康的壮美画卷、解读新时代的中国力量。

导演 宁敬武

全景、群像、深度绘就“千顷澄碧”

今天的兰考,千顷澄碧。要把兰考脱贫攻坚的壮举搬上大银幕,拍摄过《毛丰美》《黄玫瑰》《滚拉拉的枪》等获奖影片的宁敬武导演首先做的便是深入一线大量采访,唯有如此,才能切身感受可歌可泣的扶贫故事的真实温度,这是住在宾馆写作的编剧不可能达到的深度。他一步步了解焦裕禄精神的涓滴之水如何在今天成为千顷澄碧后,通过艺术化的手法为观众铺开一幅当代中国伟大奇迹——“脱真贫,真脱贫”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影像画卷。

◎ 脱贫攻坚真是场战役,不是比喻

CS:接到这部全面小康题材重點献礼影片后,您在创作上遇到的主要难题是什么?

宁敬武:创作任务是以兰考为样本来创作一部全面反映中国脱贫攻坚的电影。我研读大量脱贫攻坚材料后,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向国内外观众用电影讲清楚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个难题,是个巨大的创作挑战,反复思考,定下来三个关键词的目标:全景,群像,深度。全景是指脱贫攻坚的不同层面,从国家到村庄层层的政策执行,精准扶贫的策略,扶贫组织结构的创新,扶贫方法论的创新,扶贫干部的付出和奉献等,要全面展示。群像是要塑造各各条块的典型人物,县乡村扶贫领导、下派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贫困户典型,一定是群像。深度是指除了思想上深度,还要有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对中国脱贫的可读解深度,甚至对脱贫攻坚背后政治深意的表现。创作策略是从这六个字来提纲挚领。说它是个难题和挑战还在于,它基本排除了类型化表达的可能,比如以喜剧的方式写不出干部群体奉献和黄河带来的多灾多难的地域背景,只能选取现实主义正剧的创作方法,并且还要有几倍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力度,表现“脱真贫,真脱贫”的创作势必要“深度采访、高度提炼、努力升华”才可能完成。

CS:影片刻画兰考的脱贫攻坚群像,呈现了很多感人故事,其中最触动您的点是什么?

宁敬武:触动我的有两点:一是扶贫干部的付出,可歌可泣,远远超出我原先的想象。我们想,前60年没完成的脱贫,要在四五年之内脱贫,那得是什么样的工作强度?所以说脱贫攻坚是场战役,是真的,不是一个比喻。二是扶贫队伍对扶贫方法论的创新,包括对之前扶贫方法的纠错。中国能在世界范围内奇迹般完成这么大面积的脱贫,背后一定是方法论的创新。

CS:您曾创作过多部现实题材电影,《千顷澄碧的时代》跟之前的作品相比,创新的表现有哪些?

宁敬武:《千顷澄碧的时代》完全不同于我之前的创作,我拍过二十多部电影,也获了不少奖,但这次的创作有特别意义,像是对我的一次全方位大考:一,我拍过四五部传记电影,但这次要在一部电影里塑造15个以上有个性的主次人物;二,我拍过五六部农村题材电影,但这次要写黄河屡屡泛滥的最穷的兰考怎么脱贫?兰考是出了焦裕禄书记的政治高地,为什么多年来仍是经济洼地?三,我曾在银行投资研究所工作五年,但这次要写作扶贫方法的金融创新,如何把枯燥难懂的金融实现通俗化、艺术化的表达?四,我一般同时做编剧和导演,但这次需要极大量的采访,先得完成长篇报告文学,再提炼成两小时的剧本,把它拍出来。所以这次创作不敢谈创新,能完成已是一个小创举,一路下来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 没有采访就没有金句

CS:影片紧扣“焦裕禄精神”,也结合电影《焦裕禄》的影像资料,两部影片如何体现出传承的力量?

宁敬武:兰考的脱贫攻坚的确有焦裕禄精神传承的精神支持。扶贫干部的身上都有焦裕禄拼命奉献、创造方法的“那股劲”。我们的电影也可以说是脱贫攻坚如何让焦裕禄书记没有实现的梦想在今天实现,焦裕禄精神的涓滴之水如何在今天成为千顷澄碧。所以我们用了1990年版《焦裕禄》里焦裕禄的影像,想让焦裕禄书记在银幕上复活看看今天的兰考、今天的中国,这是我的一个美好愿景。

CS:影片中有不少触动人心的金句,如“未来中国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这些金句是编剧的功劳,还是源自于脱贫攻坚一线?

宁敬武:里面的所谓金句,主要还是编剧的提炼,有些来自当地,如“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等,这是焦裕禄书记的。像“未来的千顷澄碧,有我的一份力量”是我写到这个地方时灵感闪现,也是有感而发。我写出来自己也很感动。个人的贡献能和一个大事业联结在一起,也是个人家国梦的实现,这是大喜悦,大豪情。还有像“兰考真的在我们这一代干部手里脱贫了,就是死也值了”,“哪一位基层干部没有一本忍辱负重的委屈账?”都是采访过程中我听了很多事情后的感慨,转化成的典型台词。其实有些话,当事人未必说得出口。还是需要编剧的切身感受和艺术提炼,所以说采访很重要,没有采访就没有这些金句的灵感。

CS:如果要为电影贴标签的话,您认为《千顷澄碧的时代》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宁敬武:我想把它叫做“深度现实主义电影”,这个“深度”一方面是指经过大量采访、实地调研而创作的文学剧本,有文学深度;一方面指这是一部可以深度读解的电影,对贫穷的思考,对黄河的思考,对中国社会复杂性的展示,甚至可以作为大学经济专业“发展经济学”的一个研究样本和大学社会学专业对中国问题读解的一个案例,总之是一部有多重深度的现代电影。

李东学 正能量是第一标准

《甄嬛传》之后,大众对李东学的视线似乎停留在“白月光”果郡王。殊不知,演员李东学已经悄然转身做了一个决定:保持演员的纯粹性。身处在一个太多人急切地想要走捷径的娱乐圈,这样的选择不忘初心,逆势而上。在外界看来高开低走的时光里,李东学练就沉稳和不露锋芒,在银幕外也在银幕里。不计较戏份多寡,不在乎角色正反派,或许正因如此,在《千顷澄碧的时代》里,他塑造的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耐得住寂寞的年轻扶贫干部芦靖生,格外令人信服。

CS:饰演基层扶贫干部,看似接地气实则离您的生活很远,所谓真实呈现人物其实并非易事,您在虚实之间如何掌控?

李东学:我在准备角色时,确实感到比较有距离。我饰演的芦靖生是金融高材生,涉及金融专业知识多;同时作为基层扶贫干部,他又应该接地气。捕捉他的气质,可能是我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课,幸运的是在和当地基层干部接触后,我为他们的工作面貌深深感染,很快找到了感觉。

CS:焦裕禄精神是这部电影的隐形线索,对您在塑造人物过程中有何启发?

李东学:回到家乡河南拍戏,我充满了期待。学生时代,我就对兰考和焦裕禄精神有所了解。作为演员,这一次我饰演以第一书记们为原型的扶贫干部,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一拿到剧本,我就同宁敬武导演仔细探讨了片中的戏剧冲突,深入了解题材的时代意义,塑造自己的信念感。整个过程比较忐忑,希望尽可能少留遗憾,向基层工作者们做一次真诚的汇报。

CS:您认为《千顷澄碧的时代》的亮点是什么?

李东学:芦靖生的信念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到底什么样的动机和原因支撑他回到家乡参与扶贫。拍戏时,当我站在黄河边,看着面前九曲十八弯的母亲河,突然明白这就是一次寻根之旅。诠释芦靖生是我近几年扎的最深的表演,也让我完成了一次自我审视。

CS:拍摄过程中,哪一场戏令您印象最深刻?

李东学:有一场下雪抢救蘑菇的戏。拍摄时,好不容易等到当地下大雪,时间不等人,剧组决定加班拍摄。群众演员都是当地老乡,但他们都搁置家里的事情,冒着大风雪跟我们连轴拍摄22个小时,非常感谢他们。

CS:您如何理解脱贫攻坚战?

李东学:脱贫攻坚是人类的一个壮举。在中国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这一年,我有幸得到机会参与其中,做了些事情,非常有意义。

CS:从《奋进的旋律》到《千顷澄碧的时代》等等,近几年您主演了不少现实题材电影,未来您选择剧本的标准是什么?

李东学:正能量可能是我排序第一的剧本选择标准。我认为真正跟时代、国家、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现实题材电影更有生命力。未来,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拍有价值的作品。

猜你喜欢
电影频道李东兰考
Mosquitoes: Annoying but Amazing
又访兰考
精准推荐影视前沿资讯
The influenc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走进兰考》:小人物故事展现大时代变革
2018年度电影频道百合杯奖项揭晓
走脱贫之路是兰考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
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一周年 新推《表演者言》《鸿论》
兰考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