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狗”谚语的比较研究

2021-09-10 07:22丁佳华
今古文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谚语成因

【摘要】谚语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也是知识的来源之一。谚语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是记录该民族文化的记号,人们常通过动物谚语来观察与探究民族文化。而狗作为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动物谚语中经常出现以“狗”为中心的谚语。本文主要以中日与“狗”相关的谚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试图探求中日谚语的异同之处,从而进一步分析中日两国民族文化及民族心理的差异性。

【关键词】狗;谚语;异同点;成因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12-0123-02

在中日文学及历史作品中有关“狗”谚语的记载颇多,例如《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均存在有关“狗”的记述。而有关“狗”谚语的研究成果也屡见不鲜,如相卓在《日语动物谚语及其汉语译文的研究》中,将日本的动物谚语与其中文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日两国看待动物观点的异同之处,探究了中日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何娇在《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及其文化内涵的中日对比研究》中,以猫、马、狗为研究对象,探求了中日象征表现的特征,明确了动物谚语的文化内涵。高瑜的《有关动物谚语的中日比较——从“狗”的谚语看中日文化》则是从中日两国对狗的看法及历史性变迁的角度出发,了解与把握中日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然而,在诸多先行研究中,针对中日两国与“狗”相关的谚语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将中日“狗”谚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国谚语中的狗意象,探究中日狗谚语中的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中日“狗”意象概述

作为最早被驯养的家畜之一,狗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历史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与龙凤这种令人尊崇的命运无缘,相反成了“卑微”与“低贱”的代名词。人类对狗抱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狗的忠诚性带来的,另一方面则是由此所产生的奴性带来的。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狗具有善战、追踪、忠诚、嗅觉灵敏等特点,因此常被人用以狩猎或看家护院,但也正出于这一特性,无论其主是善是恶,狗都会心无旁骛地绝对效忠,而此时的“忠”成了“愚忠”,狗也便成了“恶”的帮凶。因此,在中国,自古以来对狗的评价褒贬不一。进入现代社会,狗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社会价值也有了更大的体现,如搜救、抓捕、导盲等经过特殊训练的社会性用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也更多地将狗视为伙伴而不仅仅是看家犬。在日本,狗则始终是正直、忠勇的象征,从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派生出了诸多至今广为流传的怪诞故事和传说,众所周知的忠犬八公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二、中日“狗”谚语的对比分析

在搜集、整理了中日两国常见的有关“狗”的谚语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发现,在对狗的评价方面,中日都承认其忠诚、勇敢的性格特征,但在对待狗的态度方面却有着显著不同。

从谚语的起源来看,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睿智的原始先人们从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经验,发现了狗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从而创造出诸多有关狗的谚语。而后又通过长期以来的文化交流,中国的狗谚语也陆续传入日本,因此,中日“狗”谚语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相同的表达也便不难理解了,且从含义上来看,多数为赞扬其忠诚和优秀品质的谚语,如“犬马之劳(中)/犬馬の労[1](日)”“犬马之心(中)/犬馬の心[1](日)”“画虎不成反类犬(中)/虎を画きて狗に類す[2](日)”等。然而,大部分的“狗”谚语在传入日本后,其表达方式及意义则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这使得中日两国与“狗”相关的谚语产生了差异性。狗作为最早被驯服的家畜,常与其他家禽家畜,如鸡、猪等同时出现在谚语中,如“鸡犬不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猪狗不如”等,而这类谚语所表达的含义也多为消极的内容。然而,与中国的“狗”谚语不同的是,日本有关“狗”的谚语则一般是从狗的自然生理特点或性格特征出发,来揭示客观规律或者暗示人类行为等内容的,如“犬が西向きゃ尾は東[2]”“犬子道知る[3]”等。另外,日本还存在部分“狗”谚语译成中文时其中文译文所表达的含义与“狗”毫无关联的情况,如“犬に論語”译成中文是“对牛弹琴”“犬の糞も所びいき[3]”的中文译文为“狼吞虎咽”等。

狗除了作为狩猎与看家用途被饲养之外,部分地区还将狗作为肉类食用。在中国和很多东亚、东南亚地区都曾经有过相同的现象。但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由于西方观念的影响,认为狗应该作为宠物存在,尤其是昭和时代问世的忠犬八公的故事,更加激发了民众对食用狗肉这一行为的厌恶之感。反观中国,时至今日,部分地区仍存在食用狗肉的风俗。因此,也产生了很多与狗有关的“另类”谚语,这类谚语多为夸赞食用狗肉的体验或者陈述食用狗肉的最佳时令或禁忌。如“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十月小阳春,狗肉胜人参”等。但是此类諺语并不常用。

通过上述实例,能够发现谚语背后中日两国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多为概括性的、抽象性的,在观察事物时更偏向与总结概括事物的性质与特点,从宏观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把握掌控全局。而日本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则更喜欢着眼于细微之处,从微观的角度看待问题,重视细节。从谚语方面来说,即中国的“狗”谚语在总结概括其自然生态特点的基础上,还蕴含着诸多丰富的感情色彩,而日本的“狗”谚语则主观感情色彩较弱,更多的是从客观角度出发创造出来的。除此以外,中日两国对狗的态度也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点是均赞赏狗具备的优秀品质和特点,但中国对狗的态度较为复杂,既爱又恨,这一点从包含贬义的“狗”谚语中即可有所体会,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反观日本的“狗”谚语却较少发现如此强烈的消极色彩,虽仍存在极少部分借“狗”表达消极含义的情况,但也多是与消极词汇连用在一起的,如“犬の糞も所びいき”等。

三、中日“狗”諺语差异性的生成原因

首先,从地理因素上来看,中日两国地理条件相差甚大,中国国土以大陆为主,幅员辽阔,物产丰盈,在悠长的历史中产生了多样文化,而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也由此多着眼于全局,更加注重总结概括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等。在创造有关狗的谚语时,大多是在同狗长时间的共同生活里,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中总结出狗的天性特点等因素,并加入感情色彩,创造出适用于各种情景的谚语。而日本则为四面环海的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人民危机意识较强,日本人也因此对细微末节之处更为留心,在观察事物时也便更加细致入微了。因此,日本有关狗的谚语更多是在观察了狗的某些具体的特性的基础之上,利用而不是总结这些特点特性,并根据实际需要所创造出来的。[4]

其次,中日文化本质上存在差异。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的影响下,等级观念深入人心,狗常作为封建权贵看家护院的帮手,在一定程度上为压榨底层人民提供了便利,因此,狗形象也由此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许多与“狗”相关的谚语也被人用来辱骂他人,并一直沿用至今。反观日本,日本人在“万物有灵”的信仰的影响下,对生灵均怀有敬畏之心,因此,在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中极少见到对狗怀有强烈厌恶之情的情况。与之相反,在日本,狗还具有“顺利分娩”的象征意义。日本人认为狗的生育能力很强,所以在日本部分地区还有些将狗与怀孕生产联系起来的古俗,寓意保佑产妇顺利分娩。如,茨城、木县一带,为了祈祷顺利生产,会定期祭犬;奈良一带则是在产房中悬挂带着狗的字画以保佑孕妇顺利分娩,等等。日本人还认为狗还有预示吉凶的能力。

另外,中日两国在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也并不是全盘照搬照抄的,而是在吸收与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融入了适合本国发展需要的因素,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体系的。如此一来,由于中日语言文化背景中存在的差异性,在使用暗喻时便出现了动物不对等的情况,即中日“狗”谚语在互译时,其中文译文中出现的动物并不是狗,如“犬兎の争い”的中文译文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此外,“天狗”这一名词虽然中日两国都出现过,但在两国各自的文化里却是毫不相干的两种形象。中国有“天狗食月”一说,是古代人们无法用科学知识解释日食这一现象从而将其赋予神话色彩进行解释。这里的“天狗”是指神话故事里二郎神所饲养的哮天犬,传说其发怒可吞食掉整个月亮。而日本的“天狗”是山野神性与神秘性的具体化表现,其形象是——红面高鼻,身生双翅,身着修验道的行者服,手持金刚杖或太刀、羽毛团扇,脚穿单齿高木屐,随身带着隐匿身形用的蓑衣,生性傲慢身怀绝技,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其形象是区别两国“天狗”的最明显标志之一。[5]

四、结语

中日形义相同或相近的谚语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宝贵结晶,形义相异的谚语则是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谚语中蕴含了一个国家的自然风土、生活习惯及价值观等因素,甚至还包含着人生哲学。本文以中日“狗”谚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二者的相异之处,从而探究其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试图由此深入探究中日两国对狗所持的不同态度、不同思考方式、中日狗文化的历史变迁及部分“狗”谚语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日文化差异性,从而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

参考文献:

[1]鈴木栄三.新編故事ことわざ辞典[M].創拓社(1992).

[2]宋文軍.現代日漢大辞典[M].中国商務印刷館、日本小学館(1993).

[3]水谷静夫.ことわざの知恵[M].朝日新聞社(2002).

[4]徐丽丽.论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男”意象[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5]徐丽丽.东亚视阈下的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以对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中汉诗选材及其影响因素的考察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作者简介:

丁佳华,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谚语成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