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片的2.0时代有多远

2021-09-10 12:39斑马木笛
中国银幕 2021年4期
关键词:奇幻

2021年春节档电影类型相当多元,其中涉及到“奇幻”类型元素的电影就有三部——《刺杀小说家》《侍神令》以及《新神榜:哪吒重生》。《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几十亿票房听起来惊人,但真正在影像中展现出可供挖掘的中式美学和磅礴图景,恰恰是这三部票房成绩相对逊色的奇幻片。路阳、李蔚然、赵霁几位导演连同其幕后团队,将吸取的“真气”一掌一掌轰进影像中。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老师所说,“大多数一线的中青年电影人都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有一些艺术探索、表达深度、工业突破,商业性不再是唯一考量。”

走过《捉妖记》《美人鱼》等奇幻电影接连创造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新纪录的1.0时代后,我们距离国产奇幻电影的2.0时代有多远?

冰与火之歌

“奇幻”的英文是fantasy,这个词语引入中国时,又与“魔幻”产生了联系。魔幻,即魔法、魔力、魔术等,多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中,侧重于具备某种人类行为的虚构形象,且往往具有常人不具备的超常能力,比如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巫师、法师、超能力者等,中国也有带有“魔幻”元素的电影,《画皮》上映时就主打“东方新魔幻”的概念。此外,“玄幻”的概念在中国也早早出现,后进入电影领域,玄幻电影往往带有明晰的神秘色彩,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应运而生。总的来说,奇幻片包括了魔幻片、玄幻片等子类型,而奇幻片和科幻片又同属于幻想片的大范畴里。与科幻片基于科学理论研究不同,奇幻片的想象力更加天马行空、不受限制,也更容易脱离科学的理论框架去发散。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国产奇幻片惊变的果实就已经开始成熟,从徐克导演的玄幻片《新蜀山剑侠》到程小东执导的《倩女幽魂》,由徐克引领的玄幻潮流一时间催动了中国香港电影视觉效果的大步更新,剑侠妖魔可上天入地、摘星揽月,聊斋世界神秘炫目,影片中的东方道家元素也极尽想象力。《聊斋》之外,《西游》也不甘示弱,《大话西游》的另辟蹊径让华语奇幻电影有了灵动的魅力。比起对玄幻世界的构建,《大话西游》也很好地诠释了爱而不得的人生状态以及欲望间的矛盾取舍,于是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成为经典。

2005年,《神话》《无极》两部奇幻影片的诞生,代表了某种新鲜的尝试,但在当时并未形成气候。直到2008年《画皮》以小博大,以2.25亿的票房成绩收官,让人们看到了奇幻电影巨大的商业潜力。这之后,国产奇幻片开始不断进入观众视野,并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画壁》《白蛇传说》《四大名捕》《画皮2》……这些影片虽然口碑参差不齐,但无一例外取得了亿元以上的票房成绩,也从侧面展现了市场对这一类型的巨大需求。

奇幻片的生产至此进入平稳状态,一个一个票房神话相继诞生:2013年,《西游降魔篇》以12.47亿的票房成绩登顶当年票房冠军,2015年《捉妖记》以24.38亿元票房刷新当时中国电影票房纪录,2016年,《美人鱼》又以33.92亿元票房缔造了一个新神话。然而,耀眼的光芒之后,奇幻电影进入一段低谷期——同样出自天下霸唱盗墓小说《鬼吹灯》的电影《寻龙诀》和《九层妖塔》,口碑票房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豆瓣评分3.2的《云南虫谷》让原著党气到吐血,剧情特效都备受诟病;耗费10年投资7.5亿的视效大片《阿修罗》,上映三天即撤档停映,不仅血本无归,还沦为电影圈的笑柄……关于奇幻电影的“奇幻”,似乎一直在上演。时至2021年春节档,那些投资巨大耗尽主创心力的奇幻电影,依旧无法在票房上如意。奇幻片的历史脉络恰如一首冰与火之歌。歌的前半段,百花齐放,歌的后半段,乍暖还寒。

? 贴士:幕后创作谈

乌尔善(导演):“《封神演义》是中国传统故事里少有的达到‘史诗级别’的故事。中国很早便由神话时代进入信史时代,那种充满抽象化、浪漫化文学特质的史诗,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而《封神演义》里神话世界的创造、善恶斗争、英雄成长具有一定开创性。”

陈凯歌(导演):“中国的文字之可贵,中国的文学之伟大,衡量一个时代究竟是否是一个好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的文学是否昌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文化的时代,拍《妖猫传》这部电影,其中包含着我个人对唐这样一个时代的追想、崇敬。”

IP——承继经典or创造改编?

以往,奇幻电影因其拍摄制作过程非常烧钱,投资拍摄奇幻大片的风险较大,资本往往更加青睐有庞大读者基础的经典文学。到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IP兴起,奇幻电影创作者再度打磨、改编IP以及和观众的互动无疑更为广泛。

文学——奇幻电影的灵感宝库

说奇幻电影孕育自文学自是不假。纵观西方文学发展史,奇幻文学属于更为古老的文学传统——幻想文学。文學构建一个完整、丰富而又真实的世界,奇幻电影用影像书写。风靡世界的《指环王》和《哈利·波特》莫不是建立在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的。

统计目前国产奇幻电影票房榜单前24名的电影,我们发现,国产奇幻电影大多数都改编自传统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4部电影中,出自《西游记》的电影占了7部,出自《封神榜》的有2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姜子牙》),《寻龙诀》出自天下霸唱的著名小说《鬼吹灯》系列,《盗墓笔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出自南派三叔和唐七的同名小说,《妖猫传》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白蛇:缘起》取材自民间传说《白蛇传》,《大鱼海棠》的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并融合了《山海经》《搜神记》中的传统元素。

如今,《西游记》仍是中国奇幻电影的第一IP, 《西游记》的人物、情节架构、世界观设定一方面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另一方面又有极大的延展空间。借由《西游记》这个IP拍摄的《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都有不错的市场成绩,很大程度上便是源于《西游记》本身的经典和国民性。而受到电影公司青睐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也是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盗墓笔记》市场总销量超过1200万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各种版本实体书累计销量突破了500万册。

文学始终是奇幻电影的灵感宝库,后续也将会有更多的奇幻电影从文学中寻找改编素材。

旧瓶装新酒,内核不变

从奇幻电影的文本和叙事层面看,传统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由于观众对故事过于熟稔,如不结合当下语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单靠原来的故事脉络叙事很难再引起如今观众的共情。即使票房名列前茅的几部《西游记》改编电影,大多口碑也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通过创造性解读和复杂的人物塑造,让这些经典故事在当下语境中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所有创作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对原著的创造性演绎有巨大的关系。电影将原著里以神将身份存在的哪吒,改编成一个被误解被歧视、具有反叛精神的个体,通过“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升华唤醒大众共鸣,达到以个体关照现实的目的。导演有大胆改编,但哪吒作为一个中国古代与孙悟空齐名的最具反叛精神的代表,内核是不变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slogan也完美体现了哪吒反抗天命的精神,与原著内核吻合。同样,《白蛇:缘起》将白蛇与许仙的前世姻缘娓娓道来,增加了人妖相恋的合理因素,还将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捕蛇者说》融入其中,不仅与当下泛化的爱情观相吻合,也打通了经典与观众间的壁垒,口碑票房自然双丰收。

当然,对IP的改编自然也少不了如《悟空传》这般,从现代人视角解构和重构经典。作家今何在在新浪“金庸客栈”论坛上连载后,这部小说被称为网络文学最早的一批“大IP”之一。借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奇幻电影《悟空传》上映首周票房就突破5亿,一方面证明了IP的号召力,一方面也说明小众趣味进入大众视野,亦具备强势的商业变现能力。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奇幻电影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这样根植于主流文化及“故事新编”特质的作品,发展为在题材和内容上更为多样化、风格自成一派、兼容并包的奇幻电影。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缺乏现实关照的创作者,他们只是在电影中填充杂乱、不成体系的中国文化符号,并未触及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IP成为奇幻电影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工具。如何在大胆改编的同时,保持传统故事的文化精髓,旧瓶装新酒在奇幻电影领域,是一门需要后来者反复推敲思考、守正创新的大学问。

贴士:幕后创作谈

张家鲁(编剧):“改编肯定是以原著为基础,因为这是你跟原来读者的一个联系。站在原著的基础上以后,好的改编一定是离原著越远越好,真别贴着原著去改写,因为需求不一样,解构的方式就不同。”

饺子(导演):“既然花那么多心血去做,我们就不怕去尝试,哪怕做得很丑很另类,只要是我们心里要的东西,失败了我们也认。你们就放开了画,不要束缚在那些条条框框里。”

国产奇幻电影票房前24名统计

排名 片名 票房 年份 豆瓣评分

1哪吒之魔童降世 50.36亿 2019 8.5

2美人鱼 33.93亿 2016 6.7

3捉妖记 24.41亿 2015 6.7

4捉妖记2 22.37亿 2018 5

5羞羞的铁拳 22.13亿 2017 6.8

6寻龙诀 16.82亿 2015 7.4

7西游伏妖篇 16.57亿 2017 5.5

8姜子牙 16.03亿 2020 6.8

9西游降魔篇 12.47亿 2013 7.1

10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2亿 2016 5.6

11长城 11.74亿 2016 5.6

12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10.46亿 2014 4.3

13刺杀小说家 10.14亿(截止到3月19日) 2021 7.0

14盗墓笔记 10.04亿 2016 4.8

15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9.56亿 2015 8.3

16西游记女儿国 7.27亿 2018 4.4

17画皮2 7.02亿 2012 6

18悟空传 6.98亿 2017 5.1

19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6.06亿 2018 6.1

20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5.85亿 2013 6.5

21大鱼海棠 5.75亿 2016 6.9

22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5.35亿 2017 4

23妖猫传 5.3亿 2017 6.9

24白蛇:缘起 4.69億 2019 7.9

故事——奇幻片的内核

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8年十年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总额从43亿增长到600亿,这十年间主类型划分为“奇幻”的院线电影共有69部。2013年至2015年,中国奇幻电影还稳定在每年3部左右,2016年这个数字提升到了每年10部,2017年和2018年达到了15部。但豆瓣评分超过7分的,只有《西游降魔篇》和《寻龙诀》。

这十年间,国产奇幻电影不再缺少投资,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却有更多的奇幻电影被评价为“特效一流,剧本三流”。过量供给让观众迅速审美疲劳,视觉效果的华丽也难以掩盖故事层面的空洞。故事,始终是国产奇幻电影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想要做好国产奇幻电影,在中国韵味的奇幻故事中构建好中式世界观,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构建中式世界观,切忌人设先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曾指出,“庞大的世界观的营造才是一部好奇幻类电影的核心”。中国奇幻电影的许多问题,在于其无论取自经典故事,还是取材于网络小说,电影故事情节往往与其构建的世界观脱节,缺乏整体性和严谨性。对于一部奇幻电影来说,世界观构建得丰富严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其世界观最终展现在电影中只是一部分,但整体的架构却会影响着电影的整体质感和视觉要素。

放眼至世界范围,从《哈利·波特》到“漫威宇宙”,奇幻这个大类型受欢迎程度位列顶级的原因,就在于其庞大丰富的世界观持续散发着魅力。近期在国内重映的电影《指环王》系列,曾经口碑票房双赢,背后更是少不了完整的世界观支撑。《指环王》电影中,人物、故事、风俗、语言文化、社会形态和世界历史都极为考究,尽管是架空世界,却不乏真实细腻质感,电影也自然达到了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

中国五千年文化,有众多的“奇幻”素材可供挖掘。东方独特文化根基下产生的,更是不乏具有完备世界观又容易引起大众共鸣的故事。古典小说《西游记》通过师徒四人的旅程,构建了一个亦幻亦真的神怪版大唐西域记。这部作品涵盖详实的地理、政治、风俗等细节,同时又统一于一个整体环境中。所以,借由《西游记》改编的奇幻电影不僅数量众多,且创作者也有更多可供发挥的空间。自2013年《西游降魔篇》票房成功后,一大批投资方对西游题材趋之若鹜,但真正能够沉下来思考其世界观和主题的创作者稀缺,镜头中人妖大战情节频现、场景设置类似、能够真正体现《西游记》这部作品精神的奇幻电影少之又少。

更何况,一些奇幻电影建立在《山海经》等神话传说的零星碎片基础上,世界观设定本就不够清晰。电影往往人设先行,利用人物来推动剧情。《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构建了一个四海八荒的庞大世界观,时间横跨三生三世,如此庞大的世界观构架,足以写出一部东方奇幻史诗。但电影的大部分落点都局限在青丘帝姬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这对情侣的爱恨纠葛中,对奇幻史诗的探索不够,差评自然在所难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讲好中国奇幻故事

中国的奇幻电影中也不乏好的故事。近几年,动画类型的奇幻电影总体票房口碑反响都不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集温度、震撼、情怀于一体,《哪吒之魔童降世》以情感主题引发观众共鸣,并在传统故事中讲出新思路,亦不乏诙谐元素。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奇幻故事,从不缺少灵感源头和文化滋养。

但国产奇幻电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观察西方同题材电影会发现,西方魔幻电影的定位非常清晰:电影包括现实生活中不会有的奇幻场景和具备超能力的非人类种族,电影多为英雄主义故事,注重对团队精神和牺牲精神的赞美。反观国产奇幻电影,常常在奇幻主剧情中融入喜剧、爱情、武侠等多种元素,主题表达又不甚清晰,导致许多电影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大杂烩状态。

比如2016年上映的电影《长城》,电影根据《山海经》对饕餮的记载,选取其作为整部电影的象征形象。但在故事方面,电影却套用好莱坞英雄主义叙事脉络,电影中真正的英雄也来自西方。于是,《长城》成为了一个老套的西方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即便是电影铺满长城、饕餮等中国元素,但却和中式故事、东方韵味相差甚远。《长城》的失败,主要在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末倒置了。

贴士:幕后创作谈

路阳(导演):“好莱坞做东方故事很多时候都是一层皮。我们在文化本身就有巨大的差异,他们确实可以在镜头上拍得很复原,甚至一模一样,但如果把最重要的东西改掉,对我来说就是模版。我肯定希望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做的,这样不是很酷吗?”

视效——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奇幻电影用影像书写一个人类想象的世界,因此,奇幻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天就和电影技术共进退。电影的卖点和创作理念都要依托视效来呈现。然而,对于国产奇幻电影来说,视效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力量强大,却也暗藏着危险。

视效为“器”

瑟兰督伊宛如秘境的宫殿,颓败诡秘的多尔戈多,童话般的长湖镇和湖面的碎冰,恢宏无比设计精妙的艾拉波尔……观众跟随《霍比特人2》的镜头,时而置身阴森幽暗的森林,时而造访精灵族巍峨高耸的城堡,视效,让奇幻电影散发着令人如痴如醉的魅力。放眼世界,《指环王》里半兽人、精灵、矮人逼真无比,《哈利·波特》神奇魔法学院精致巍峨,西方奇幻片借助视效这个必杀技,让人物角色、故事场景和奇幻世界得以真切还原。

回到国内,也有许多在视效上让人眼前一亮的奇幻电影。2019年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山河社稷图》画中场景。这个灵感来源于《封神演义》及中国盆景艺术的场景,有着万千山河存在,可由主人意愿随意变化其中的景象,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视觉效果让人惊叹。虽是动画片,但场景中的打斗设计所展现的行云流水之感,与视效团队的努力以及不俗的想象力密不可分。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刺杀小说家》曾曝出一段视效特辑,吴京探班剧组看到用虚拟技术生成的森林背景和数字角色,惊叹不已。为了打造出原著《刺杀小说家》中瑰丽宏大的场景,《刺杀小说家》剧组使用了16个摄影棚和超过4万平米的搭景,投资和人力成本很高。同时,要支撑起电影中的宏伟框架,剧组还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来完成特效,最后呈现出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颇具东方神韵和气质的异世界建筑群。

对于所有爱好奇幻电影的人来说,借助电影技术所构筑的瑰丽世界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核心点。早些年,国产奇幻电影尽管故事情节相对单一,但凭借激烈的场面和奇特的场景呈现,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眼球,票房收益也不在话下。观众往往通过特效技术所打造的视觉效果,就可以对一部奇幻类型影片做出评价。随着时间推移,观众对奇幻电影有了更多维度的评判,但视效仍是奇幻电影吸引观众的“第一印象”,也是影院观影不可被取代的“杀手锏”。比如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刺杀小说家》,尽管票房回报不尽如人意,但业内外人士都无法否认电影带给观众极致的感官满足。从行业角度来说,《刺杀小说家》作为首次大规模完整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中国电影,也是目前唯一集合了动作捕捉、面部捕捉、虚拟拍摄和虚实结合四大流程的国内电影,意义远远超过票房成绩的单一维度衡量,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向市场展示了目前国内电影可以达到的工业水准。

慎用视觉风格杂糅

中国奇幻电影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视觉效果的呈现。2005年,《无极》已经大量运动红、金、白等鲜明色彩,虽然也因特效而被观众诟病,但电影把对奇幻画面的重视提到了首要位置。二十年后,《妖猫传》再一次展现了陈凯歌的个人审美,通过姹紫嫣红的绚丽服饰和场景,极力渲染大唐盛世和“极乐之宴”的恢弘场面,但观众对电影的评价依旧褒贬不一。

《妖猫传》原著糅合了中日风格,导致陈凯歌塑造的“大唐盛世”也缺少清晰定位,很多观众表示疑惑,“这究竟是中国的唐朝,还是日本人想象中的唐朝?”究其原因,电影的美术风格并未完全从中国传统文化根源和地域特色中取材,观众在杨贵妃、白居易等标志性人物外,无从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风貌,所谓的“大唐盛世”便成为粗暴的视觉冲击,在大红大绿的色彩轰炸之下,观众很难不产生审美疲劳。

不可或缺的东方韵味,观众更买账

中国不乏充盈古典韵味的奇幻电影,豆瓣评分7.9分的《白蛇:缘起》便是如此。作为一部合拍片,《白蛇:缘起》无论从人物形象设计还是视觉画面表达都带有中国风的唯美。电影的配乐《何须问》《缘起》也具有浓浓的国风韵味。完全呈现极致的东方韵味,是《白蛇:缘起》口碑走高的关键。

但对好莱坞电影的效仿,也是中国奇幻电影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启用好萊坞团队的同时,无论在世界观、造型方面都免不了透露出西方魔幻风格。筹备6年、投资7.5亿的《阿修罗》,虽然打着宣扬“东方文化”的口号,可是电影中不土不洋的服化、特效和莫名其妙的故事情节并没有让观众理解到东方文化的底蕴和特色,片中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美感的风物更是少之又少。

韵味的缺失,归根结底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未能和现代电影真正融合。西方审美讲究细节繁复偏向写实,许多西方奇幻电影在视觉呈现上偏重于“真实感”,画面脏乱、贴合时代背景的服化道,反而令观众觉得那是一个人类真实生活的世界,让观众更有代入感。而中式审美偏重意境营造,当文化元素被直接移植到电影中,银幕上免不了要呈现出大量虚无缥缈的意境,很难达到观众追求的“身临其境”的观影期待。

同时,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文化,大多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和好莱坞英雄题材可以制造大量矛盾冲突的风格大相径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时代缅怀反思、追求表达中国古典韵味的国产奇幻影片,便和年轻观众喜爱幽默爆米花风格的需求产生偏差。所以,国产奇幻电影一方面需要提升故事趣味性,摸索主流电影受众的审美趣味,跳出一味降妖除魔、组队打怪的固有模式,一方面也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奇幻电影的韵味方面不断求索。

贴士:幕后创作谈

路阳(导演):“特效是一部分,但它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最为本质的东西,仍然是故事的主题和内容。”

宣发——异世界要奋力出圈

奇幻电影从根本上讲是迎合观众的产物。奇幻电影作为一种投资巨大、利润可观的文化人工产品,与曲高和寡的文艺电影有着本质区别——文艺电影可以只为了表达某种艺术追求存在,而奇幻电影与市场的关系则形同鱼水,票房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部奇幻电影是否成功。因此,奇幻电影是必然需要迎合观众的。这就要求奇幻片在宣发上更加重视与观众的互动,以及选择更适合该类型扩大影响力、广泛吸引目标受众的档期。

春节档不是奇幻片最佳档期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奇幻片成为电影市场最大的“牺牲品”。古装奇幻片《侍神令》上映19天累计总票房2.57亿,豆瓣评分跌至5.9分,票房和口碑均在春节档排名靠后。《侍神令》在春节档了无生气,“后春节档”宣发已然回天乏术,没有采取过多补救措施。冒险奇幻片《刺杀小说家》虽然票房已经突破10亿大关,位列春节档票房前三,但与前两名《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动辄40亿+、50亿+的票房成绩存在巨大鸿沟,网传7亿以上的投资成本让影片难以获益,而“后春节档”的排片和票房,《刺杀小说家》也早已被《人潮汹涌》超越,再无更多长线势能。动画奇幻片《新神榜:哪吒重生》在档期内标榜高口碑成人动画作品,却始终未能解决“观众为何再去看一部哪吒电影”的困惑。口碑虽然位列春节档第二位,但票房到目前也只是4.5亿。

在关于春节档影片的媒体采访中,《刺杀小说家》《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主创团队不可谓不用心。但无可否认的是,在春节档喜剧、家庭题材电影更受欢迎的大情势下,几部奇幻电影“在故事、人物、意义这三大关键问题上依然有短板,创作者自己想达到的目的与观众的实际感受之间有距离”,电影工业这把“绣春刀”在各位主创之手,推动奇幻电影工业技术向前推进,却仍旧需要和观众审美磨合的时间。早在2018年,奇幻电影《捉妖记2》已在春节档风声大雨点小,被《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超越,春节档已被证明不是奇幻电影上映的最佳档期。总体来说,奇幻片的目标受众是偏低龄的观众,他们更沉迷奇幻片造就的异世界,因此,相比大家公认的适合合家欢的春节档,学生放假有大把时间娱乐的漫长暑期,似乎更能有效吸引奇幻片的低龄受众。

奇幻片宣发八仙过海破圈突围

投资成本高、制作周期长、创作过程复杂等客观现状包裹着国产奇幻电影。面对日新月异的观众口味,电影难以把握和满足,面对庞大的资金预算,创作者难以认清自身定位,面对资本大数据要求,创造端又难以找到平衡。另外,一旦失去古典文学和热门网络IP加持,奇幻片的宣发团队也如一直在棉花上打拳,找不到着力点。那么,奇幻电影要如何抵达观众呢?

目前,国产奇幻电影的宣传落点仍旧在特效,电影上映前后,有主创团队事无巨细讲述创作历程,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讲,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远不如《唐人街探案3》的喜剧包袱、《你好,李焕英》的亲情密码更容易接受。2015年暑期档《捉妖记》上映前,宣发方也没有将宣传落点放在特效上,而是推胡巴萌宠出圈,与各方联动。奇幻电影需要找到自身的主题和落脚点,打造更多可以破圈的话题,形成全面观影热潮,才能吸引更多受众。

奇幻,继续银幕漂流

目前,国产奇幻电影即使是票房口碑成功之作,也都局限于电影本身。诸如《指环王》《哈利·波特》般从作品本身出发、走向更成熟更具有深度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在国产奇幻电影中尚未发生。这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于国产奇幻电影来说,纯粹的视听冲击启蒙,中国电影在新世纪头十年已经完成。近几年,现实题材电影崛起,奇幻题材市场份额明显萎缩。国产奇幻电影曾经挑起的“中国式大片”旗帜,如今提起,观众更多想到的是《战狼2》《红海行动》这样的主旋律现实题材电影。而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也让奇幻电影在“特效”这一优势上产生了危机。可以说,当下国产奇幻电影亟需在视听影像上进行再次创新探索,形成自身的美学特色,从而迈入中国奇幻电影的2.0时代。

放眼国际,奇幻类型电影层出不穷,票房和人气居高不下。而奇幻片,也是检验电影市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刚需。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仍旧需要奇幻电影,大制作大场面的奇幻电影能够不断提升国内市场的票房体量,只有体量上去了,电影市场才有可能诞生出更细分和多元的选择。目前,银幕上继“西游”体系后,“封神”神话体系接力发威,乌尔善导演的顶级巨作《封神三部曲》成为近两年最受期待的华语电影。对一部好的奇幻电影来说,故事、特效、宣发缺一不可,只有创作者尊重创作、尊重市场、尊重观众,奇幻片才能不断叠加、迭代,最终享受到市场带来的福利。(文 斑马木笛)

猜你喜欢
奇幻
奇幻水世界
少女的奇幻漂流
奇幻塔罗岛之十二
奇幻塔罗岛之六
奇幻视力大体验
奇幻塔罗岛之二
奇幻塔罗岛之一
奇幻塔罗岛之二
奇幻塔罗岛之一
带电粒子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