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锐
摘要:随着企业面临内、外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笔者根据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总结了近年来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油田 科研单位 体制机制 改革
油田地质科研单位是指在油田企业承担科学编制规划、寻找油气资源、实现原油稳产、推进技术进步的生产科研单位,是油田企业的“战略部、参谋部、服务部”。多年来,为油田的油气增储上产、持续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但随着国有企业大环境和油田企业形势的变化,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执行不力、经营理念不强、服务意识不够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为提升其创新内涵式发展水平,大力提高科研生产成果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中石化上游企业一流科研单位进程,根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总体思路,结合油田要求,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对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
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结合单位的职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单位机关部门机构设置及定员偏多,与企业规模的机关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机关部门职能重复、定位不清,机关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甚至出现推诿敷衍现象。
二是基层科研生产单位负责人作用发挥不到位,油田地质科研单位的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各自专业技术的骨干,受传统管理模式及机构设置的影响,基层单位负责人在管理事务方面牵扯了较多的精力,很难真正地扑下身子带领科研人员抓生产,搞科研,技术引领作用未有效发挥。
三是薪酬分配机制激励作用发挥方面未能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价值、贡献、效益”相匹配的薪酬考核分配机制,特别是尚未建立以油气储量、产量、科技创新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致使科研人员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激发。
二、体制机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油田地质科研单位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必须遵循国有企业总的改造发展思路,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结合油田勘探、开发发展规划纲要,以“激发企业活力,促进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支撑油田发展为根本,以提高科研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三贴近”要求,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改革体制机制,强化约束管理,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健康有效发展。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把破解制约研究院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改革突破口,精心设计和推进改革,改革体制机制,理顺管理关系,提升管理水平。
二是强化战略引领。围绕油田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把握科技创新内在规律,建立创新平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支撑力。结合油田中、长远发展规划,着重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加快技术储备,引领油田可持续发展。
三是重视经营管理。顺应油田“精益管理”发展模式的转变,回归企業本质,树立企业经营理念,提高效益意识,完善监管制度,加强风险防控。
四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突出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根据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结合单位所存在的制约有效发展的因素,需要把准正确的改革方向,分阶段形成改革要点,分步骤、分层次、分轻重缓急推进实施,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把改革推进的力度与干部员工的承受度统一起来, 保持稳定中推进改革,以改革发展促进大局稳定。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消除管理空白与职能重叠,提高管理效能,依照“合并相近职能、贴近科研生产、提升经营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推进机关部门改革,构建 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实现“强机关、大服务”目标;按照“创新发展、提升发展、转型发展、保障发展”的原则,通过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实现“基层单位”科学定位,突出核心业务,分类建设、分类管理、分类服务。在单位范围内统筹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资源配置等,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构建制度化管理体系。完善制度体系,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推进院规章的废、改、立。重点抓好岗位责任问责机制、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科研生产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专家工作考评机制等方面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效益意识、服务意识。
三是深化科研生产管理机制改革。以油田效益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紧贴生产、注重创新、引领发展”的原则,以解决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题为目标,以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以建设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强化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研究,为油田增储上产及提质增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推进科研生产一体项目化管理模式。创新科研管理与组织模式,以油田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以专家创新团队为平台,以“贴近决策、贴近基层、贴近生产”为导向,按照“项目管理,整体运行,成果共享”的原则,探索建立厂院联合攻关机制,针对现场生产技术难题,组建联合攻关团队,发挥各自优势,科研生产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油田增储稳产提供技术保障。
五是建立目标管理与综合考评机制。建立统一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考核与奖惩机制。细化机关部门、基层单位职责,完善岗位责任制,做到有岗必有责,上岗必担责,违章必问责。针对不同部门、单位的工作、业务性质,分别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使各项目标分解到位,落地生根,实施目标管理和整体绩效考核。
六是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完善思想和组织保障,健全党委决策规则、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党政“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党委会、党政联席办公会和会议纪要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理论建设、机制建设、阵地建设和载体建设。着力拓展新时期研究院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凝练企业核心价值观,支撑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体制、机制改革启动以来,通过几轮持续性地推进,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机关管理体系更加精干高效。通过合并重组,精简压缩,机关部门由7个压缩到6个,压缩15%,机关管理人员压缩20%。打造了一支职责清晰、精干高效、运行顺畅的机关队伍。
二是创新了基层管理模式。构建了基层研究所(中心)-项目组管理体系,强化了一线科研力量,实现了对多数基层负责人的“去行政化、去事务化”管理。有三分之一以上基层单位负责人通过竞聘走上项目组组长(副组长)岗位。
三是拓展了科研骨干人员的发展空间。有30余名技术骨干人员通过竞聘走上项目组挂职副组长岗位,进一步调动了科研骨干人员的潜心科研积极性。
四是完善了考核激励机制。核心机制建设更加突出业绩导向,更加聚焦储量、产量、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科研技术骨干”的激励,根据贡献大小,从院层面、基层室层面进行两级差异化分配,严格考核,精准奖励,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薪酬分配真正实现了向“科研生产一线和科研骨干”双倾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R)北京.肖亚庆,国资委网站
(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R) 北京 国资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