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桂庆
摘要:农业机械自动化即利用机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工作,替代了人工劳作,释放劳动力,提升了农业劳动效率,可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增产増收,让人们渐渐认识到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分析探讨当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广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有效策略,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应用,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现代农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步实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逐渐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信息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技术为支撑的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和机电产品也已经逐渐深入应用到我国农业发展中来,形成了体系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对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的进展
农业发展过程当中,为了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农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顺应时代要求而出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出现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现有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除此之外,农业生产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农产品的质量会越来越高。因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有诸多好处,所以国家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时,国家都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二)當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存在的优势
首先,传统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业生产成本很高,同时农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农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其次,自动化机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如果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也不必太担心,因为机械设备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不会耽搁农业生产。最后,农业机械自动化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二、农业机械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制造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的农业机械很多都是模仿发达国家先进设备生产的,缺乏核心生产技术,部分机械性能也有很大差距,这是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与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地理条件、社会情况等不相符,很多农业机械只能在部分设备和功能上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情况进行改进,使得农机操作更加复杂,价格更加昂贵,也不便于后期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进程。因此,必须对农业机械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制造出更符合我国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设备,提高制造水平。
(二)农业设备较为落后
在我国,很多地区受限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人力资源等条件,没有形成合理的农业种植面积布局,只能依靠传统畜牧力和人力进行播种、灌溉、施肥、收割等作业,缺乏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很多先进农业设备和技术也无法有效实施,比如以色列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无法满足灌溉技术的用水需求,使该类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无法大面积实现推广。
(三)精准农业发展不够成熟
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中,我国精准农业发展还处于诞生初期,很多高新技术还未及时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包括GPS定位系统、动态控制和执行系统、传感器系统以及监测系统等,在农业生产和农机设备上的应用程度和范围都较低,推进速度也较慢,无法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准确性,导致我国精准农业发展不够成熟。
(四)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缺乏专业农业机械化研究人才,导致农业机械自动化科研进程较为缓慢,无法快速推动农机自动化获得重大进展,高等院校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时,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操作,导致部分专业人才缺乏操作经验;种植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缺乏足够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培训,导致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缓慢。
三、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模式
(一)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扶持力度
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和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服务和调控,首先,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支持、指引力度,综合考虑当地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农作物品种、劳作方式等差异性,制定出台适合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和推广措施。其次,推出相应补贴惠农政策,对农民购买农机进行补贴,鼓励农户购买农机;出台减税简政等优惠政策,扶持农机生产企业;开创科技创新奖,激励相关科研部门和农机生产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出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高精尖智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保证农业生产高效、绿色。
(二)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高精准农业发展水平,尤其是节肥和节水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与自动化控制的紧密结合,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精准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研究力度,不断加强与计算机技术的联合应用,对农作物质量进行监控,全面搜集分析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使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更加智能化、科技化。另一方面,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力度,借助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有效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壤贫瘠、气候条件恶劣等问题,进行针对性农业养护,满足不同阶段农作物养分需求和水分需求,或者借助农业气候观测自动化仪器,对当地农业气象进行监测,农业部门可以根据观测仪收集和传输回的气象资料进行实时调控,确保我国农业尽早进入自动化、智能化时代。
(三)提高自动化农业机械耐用性
农业生产的环境较为特殊,机械自动化设备较其他行业设备更易出现问题,需要经常进行养护和修理。近年来,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组成和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微处理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子设备,机械成本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护和维修的难度,因此提高机械设备可靠性和耐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面对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缺失的情况,相关教育部门需要明确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战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相关高端技术人才,打造院校、企业、社会科研机构一体式教育平台,为其增加更优质的实践机会,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不断为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注入活力。
结语
总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农业生产应当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机械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充分融合,促进农业高效发展,为农业地区的未来谋取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田小红.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业.2020(35)
[2]赵忠梅.浅析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3)
[3]李亚丽.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