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措施分析

2021-09-10 07:22刘相霞
客联 2021年5期
关键词:臭氧环保大气

刘相霞

摘 要:大气环境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存。工业化建设、城市化建设均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尤其是在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却是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当下,臭氧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鉴于此有必要加大对臭氧污染的研究。现对大气臭氧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来源、特征、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气;臭氧;污染;治理;环保

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雾霾、酸雨等大气污染现象频繁出现,不仅威胁了人民的健康权益,还限制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引发社会各界对大气污染状况的广泛关注。中央及各个地方政府,应对大气污染问题颁布了诸多防治政策与法律法规。然而,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的特点,按行政区划的传统属地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高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区域大气污染。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针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要求各个重点地区探索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具体行动方案。现有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多数是关于政策法规设计、政府合作关系剖析、先进经验梳理等内容,缺少对于区域协同治理系统的形成要素与实施维系过程的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将探索新时代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措施。

一、大气臭氧污染的危害

(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存在于大气环境之中的臭氧,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内后,便 会导致人们出现胸闷气短、头疼、咽喉肿痛等症状。 同时也会对 眼睛产生刺激、造成一定的损害,容易引起视力下降。 此外,臭氧 增加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臭氧会破坏 人们免疫系统功能,孕妇在受到臭氧的影响后,容易出现胎儿畸 形;臭氧会损伤皮肤,加速衰老。

(二)对环境的危害

臭氧不仅会影响大气环境,还会污染土壤,降低土壤中的营 养物质含量,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大气环境中臭氧浓度 较高的情况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严重影响,叶绿素的 合成量大幅度降低,导致叶片发黄。 对于农作物来说,光合作物 效率较低,势必会影响产量。 同时,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后,生成的 氧气也大幅度减少,势必会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三)对生活的影响

作为一种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臭氧能与多种有机化合物产 生化学反应。 人们日常生活中,许多家用物品、建筑材料,会由于 与臭氧接触而出现破坏。 如,汽车轮胎老化、颜料褪色等。 可见, 臭氧的破坏性较强,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二、大气臭氧污染的来源

臭氧(O3)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其并非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由其他污染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之后转化而来。

目前,大气 中的臭氧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自然来源,即在一定的条 件下,存在于低空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及其他物质,产 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臭氧;其二是人为来源,人类活动中,也 会产生大量的臭氧,如石化生产中产生的气体、机 动车尾气中, 均存在各种类型的有毒有害物质,经过相关化学反应之后,便会 形成臭氧。

三、大气臭氧污染的特征

(一)时间特征

诸多研究指出, 大气臭氧污染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 变,即存在时间特征。 在近地面,通常情况下臭氧浓度与温度密 切相关,而且呈线性关系。 具体来说,在温度的影响下,大气环境 中的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即温度较高的夏季,臭氧 浓度最高,温度较低的 冬季,臭氧浓度最低;同时也有着月变化 特征,即六月份温度较高的时候,臭氧浓度也比 较高,一月份温 度较低的时候,臭氧臭氧浓度也比较低。 与此同时,在一天时间 里,近地面臭氧浓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周期变化,即每天清晨、夜 晚时分臭氧浓度最小,13:00~15:00 的时间段内臭氧浓度最高, 且随着地域不同,最高浓度时段也有一定的差異。 臭氧是由氮氧 化物经过光化学反应之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因此其具体浓度 峰值时间点一般情况下是在 NO、NO2 等氮氧化物产生之后的 2~ 5 小时左右。 此外,臭氧浓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天气的影 响。 诸多研究指出,雨天、阴天时臭氧浓度较低,而晴天臭氧浓度 较高。

(二)空间特征

诸多研究指出, 大气臭氧污染会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发生改 变,即存在空间特征。 我国北方地区按照年度来看,臭氧浓度一 般情况下呈倒“V”字状,即臭氧浓度在每年 6 月份到达极 值;而 我国南方地区按照年度来看,臭氧浓度一般情况下呈“M”形,即 臭氧浓度在每年 5~6 月份 到达极值;然后缓慢降低,至 10 月份 左右,再次进入高峰值。 从整体上来说,与北方地区相比,我国南 方地区不仅浓度值更大,且超标时间跨度也比较大。 同时,受到 各种因素,尤其是经济发展条件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东 部地区的臭氧浓度也有一定差异。 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区 域,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工业企业集 中、车辆较多,因此大气臭氧污染比较严重,臭氧浓度较高。 而我 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区域,人口密度较小、工业企业较少、 车辆较少、植被较多,因此大气臭氧污染相对较轻,臭氧浓度较 低。 此外,以一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臭氧浓度进行分析的时候, 市区、郊区的臭氧浓度较高,尤其是城郊区域,污染更严重,臭氧 浓度更高。同 时,上风向臭氧浓度较高,也会使下风向的臭氧浓度增加。 由于 臭氧这种物质的活性较高, 因此城区内大气污染物不断增多的 情况下,会使臭氧这一污染物质被短暂性地化解,从而产生其他 污染,有风的情况下,这些污染会飘向郊区,然后在郊区缓慢的 发生反应,重新形成臭氧,这也是导致郊区臭氧浓度较高的一个 主要原因。

四、大气臭氧污染的治理

(一)建立预警系统

对于大气臭氧污染治理工作来说,应坚持“预防大于整治” 的原则。 为实现对大气臭氧污染的预防,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预 警系统。 在我国,2016 年初,全国空气质量预报发布系统便已经 正式上线。 借助这一系统, 可向全社会发布大气污染方面的信 息,借助其空气污染监测及信息发布功能,可以为空气污染治理 提供有效指导。 为实现其预警功能的优化,必须借鉴国际先进技 术、 成功经验, 对空气质量预警系统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与改 进,并要在不同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空气质量预 警、 空气质量预报之间的有效配合, 重点预测大气臭氧污染问 题,为社会大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充分发挥预警系统的作 用,控制大气臭氧污染的危害。

(二)建立应急预案

应结合大气臭氧污染的时间特征, 建立有针对性的应急预 案,并根据臭氧浓度值、臭氧浓度变化趋势等因素,建立分级响 应机制。 同时,应明确指出企业减排预期,尤其是对于重污染行 业、重污染企 业,针 对 NOx、VOCs 等 污 染 物 质,制定季节性排放 标准,并在生产许可证中标明,从而实现这些行业、企业的绿色 生产,从源头上控制大气臭氧污染。 此外,对于高污染企业,也可 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 采取间歇性生产、 限产甚至是停产的方 式,来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改善大气臭氧污染的问题。

(三)控制污染源

大气臭氧污染的治理,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的源头。 首先,应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其次, 加大对车辆尾气污染的控 制。同时,应严格限制汽车制造商,要求其加 快技术创新,对尾气排放标准进行改进,或加装尾 气净化装置, 从而实现尾气排放的降低,控制大气臭氧污染。 最后,加大对燃 煤污染的控制。此外,也可以通过对燃煤机进行 技术改造,来降低燃煤污染。 结语 综上,大气臭氧污染具有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会对人体健 康、环境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 鉴于此,应加大对大气 臭氧污染的治理力度,可以从建立预警系统、建立应急 预案、控 制污染源等方面入手,来防治大气臭氧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祎鹏;协同视阈下地方政府跨部门环境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謝茜;协同治理视角下智慧政府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孙乔乔;基于SFIC模型的网约车协同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姚芸;城市社区协同治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5.杜丽娜;基于协同治理的管办评分离后的本科教育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6.关静雯;协同治理视角下京郊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7.苏洪震;区域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8.敬爽;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动态演化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9.童志阳;流域水污染府际协同治理中的监督约束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10.王达新;上海港排放控制区协同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猜你喜欢
臭氧环保大气
揉以成器,大气悠远
双面臭氧
大气光学现象
微趣图
“保护伞”变成污染物了?臭氧污染是怎么回事?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臭氧分子如是说
大气的小“壮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