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曲也能弹新调

2021-09-10 07:22卜小娟
关键词:岳阳楼杜甫诗人

卜小娟

自《诗经》以来,诗歌流传了数千年。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很多经典作品。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内容和主题是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每首诗并不容易,但是有一些规则可以遵循。诗歌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并且考试范围一定,与其他类型的问题相比,得分很容易。有些人将诗歌的形象与藏在口袋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只要您愿意就可以了。因此,在审查时期,诗歌审查应放在重要位置。

一、知人论世

“认识人”是为了深入探索诗人的生活和行为,充分理解他与诗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环境等都会反映在诗歌中,并形成独特的风格,这一切在诗歌创作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世界上”是要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和处境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通过将诗词和写作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理解他写作的环境,文章的思想内容必定会与时俱进。

例如,笔者在教授《登岳阳楼》时,第一步,详细介绍了杜甫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更深了,并且知道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这对以后再学习杜甫的诗歌也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教《水调歌头》时,先介绍苏轼的仕途波折,对于这样一个身世坎坷的词人,学生一下子就能把握好感情基调。

二、诵读感悟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可见,诵读对于深刻地理解诗歌,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举足轻重”。在教《登岳阳楼》时,笔者采用了多种诵读方式,如第一步“不求甚解”地朗朗出声地读,让学生首先读准字音和读出音韵、节奏,进行整体感知。第二步自由读,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在读中培养语感。第三步低声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反复地读占了很大比重。

其次是感悟,就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歌的情境之中。《登岳阳楼》有一句写景的句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让学生想象壮阔而生动的洞庭湖气象。

三、品评赏析

对诗歌的欣赏可以有很多切入点,例如语言的使用,图像的表达,情感的表达和艺术特征……但是,如果这些都被教师涵盖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该步骤实际上主要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让学生在阅读时圈出并标记难点,然后将问题带给研究小组进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在可操作的欣赏点上及时提出要求。例如,在欣赏《登岳阳楼》的“情感”部分时,笔者问了一个主要问题:杜甫为什么要“凭轩涕泗流”?然后让学生自由地提出有效的次要问题,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给出修辞和表达方式的使用技巧。这些是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诗人写作技巧的分析。当遇到诗歌时,潜意识将形成一种固有的欣赏方式。

四、探究体验

鲁迅说过:对比,是认识事物的好法子。同样,要能够更好地发现诗歌的特色,挖掘出詩歌蕴藏的内涵,在教学中就要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从诗歌的主题、表现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所以,这个环节笔者把它设计成诗人其他作品的延伸或者是同类型作品的拓展比较阅读,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去思考和联想,这也是培养他们对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整合能力。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这两首诗歌情感的抒发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可以从诗人的创作风格、表现手法上去探究体验异同点。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是复习的意义。实行“四部分复习”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以有效提高课堂复习的有效性。首先,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认知规律复习和巩固知识,动态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其次,在设计复习和练习程序时,教师必须体现从简单到深入、从容易到困难、从单一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的等级原则。这样做一方面具有学习学科理论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具有教学方法论的意义。

猜你喜欢
岳阳楼杜甫诗人
孙高华
登高
诗“画”岳阳楼
“诗人”老爸
愤怒
观五朝岳阳楼
绝句
不经意诞生的经典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