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尧
接受乳腺B超检查后,女性朋友常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如:“乳房虽有肿块但不痛不痒,就不用治?”“乳房摸到肿块,难道得乳腺癌了?”“听说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
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女性都会受到乳腺增生的困扰。那乳腺增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与乳腺癌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结构的紊乱,临床上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因为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有卵巢功能的妇女,其乳腺组织在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下都有周期性增生复原的组织改变,这就是生理性乳腺增生。简单说,生理性乳腺增生就相当于垒墙,女性每个月月经来之前,乳腺会垒一堵墙,而月经结束以后,要把这个墙拆了,有的人垒多高的墙就会拆多高的墙,而有些人可能垒得多而拆得少,这样日积月累乳腺就会出现片状增厚,甚至有人感到疼痛,这就是乳腺生理增生的过程,这不是病,也不需要治疗。
对于病理性乳腺增生症是指本该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得不到复原或复原不全,从而出现无规律的乳房胀痛、乳腺结节及溢液等相关症状。对于病理性乳腺增生症则应积极寻找诱因,治疗原发病,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很多女性担心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实际上,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乳腺增生也不是乳腺癌的早期,其癌变的可能微乎其微。但部分病理性乳腺增生有恶变的倾向,所以应及早干预、定期观察,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目前,乳腺超声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是用于筛查乳腺癌、诊治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常见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国际上为规范乳腺超声检查的标准形成了统一的BI-RADS指南,该指南针对乳腺内各种占位性病变作出了系统的分类。关于国内超声报告中多见“乳腺增生症”的结论是否准确的问题,我国专家在《乳腺超声若干临床常见问题专家共识(2018版)》中指出,超声诊断不建议提示乳腺增生症,因为乳腺增生症可表现为多种影像学改变:包括单纯性囊肿、腺瘤样结节、腺病改变等,这些改变在BI-RADS分类中已经纳入不同类别。针对未发现占位的乳腺,无论患者有或无临床症状,超声结论可提示为:双乳未见占位性病變(BI-RADS: 1类)。所以,当你看到这样的超声报告时也不用过分担心了,因为并没有占位性结节形成。
其实,除了定期行B超检查,要想做到乳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不难,只要平时细心一些,经常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即可发现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所暴露的蛛丝马迹。
乳房自我检查的最佳时机通常是月经来潮后的第9~11天,方法有以下3种——
1.对镜自照法:面对镜子,两手插腰,先大体观察一下乳房的外形。接着双臂高举过头,仔细观察两侧乳房的形状、轮廓有无变化;乳房皮肤有无异常(如红肿、皮疹、浅静脉怒张、皮肤皱摺、橘皮样改变等);观察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抬高、回缩、凹陷,有无异常分泌物自乳头溢出,乳晕颜色是否有改变。最后,放下两臂,双手插腰,两肘努力向后,使胸部肌肉绷紧,观察两侧乳房是否等高、对称,乳头、乳晕和皮肤有无异常。
2.平卧触摸法:平卧位,右臂高举过头,并在右肩下垫一小枕头,使右侧乳房变平;然后将左手四指并拢用指端掌面检查乳房各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变化。
3.淋浴检查法:淋浴时,因皮肤湿润更容易发现乳房问题。方法是用一手指指端掌面慢慢滑动,仔细检查乳房的各个部位及腋窝是否有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