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的有效性信息化实践

2021-09-10 07:22谢艳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践有效性信息化

谢艳萍

摘  要: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可以运用信息化资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并通过信息化技术促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更高的美术技巧。本文主要对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图像识读进行分析,首先阐述图像识读的概念,其次对当前图像识读能力培养方面的信息进行分别阐述,最后分析了如何在美术核心素养下对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进行信息化培养[1]。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有效性;信息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2

在社會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美术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掌握绘画技巧,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美术核心素养,促使其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以图像识读技巧为例,阐述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帮助学生提升美术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能力。

一、图像识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第一,图像识读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学生为了获取图像中的信息,就需要运用图像识读能力对图像进行分析,了解图像的具体内容,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图像中的元素进行联想与思考。

第二,图像识读能帮助学生提高图像阅读能力。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实际上是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的,任何人都能进行图像阅读。另外,图像识读一般不是个人现象,不同的人对同一图像会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在图像识读学习的时候,需要学生多倾听其他人的见解,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空间进行拓展。

第三,图像识读的时候,需要学生对图像的细节进行观察与分析。在观察细节的过程中,能对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除此之外,在图像识读的过程中[2],教师还会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深入体会到图像的意境,更深层次地对图像进行分析与观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还能对学生的听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一定提升,促使学生全方位进步,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图像识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对美术画作的创作背景、作者、该作者的代表作品等进行分析[1],以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为根本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法为主。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虽然是绘画赏析,但是学生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只是在模仿教师的绘画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创作作品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美术教学课堂只能进行形式上的教学,不能深入发展。还有一些教师不注重视觉形象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1],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造成阻碍,同时也影响了美术课堂目标的制定与完成。

三、信息化实践策略

(一)应用图像识读,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

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对各种图像进行简单分析,同时也能通过情感认知对图像含有的情感进行深入探索。当前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能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美术作品,从各种名画大师的经典之作到被世人普遍接受的通俗美术作品,各种美术画作应有尽有。不仅为教学过程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同时还能为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料[1]。

为了通过图像识读训练提升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展示大量的绘画作品,其中既包括经典的美术著作,又包括大众化的美术作品。美术著作在美术界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有重要作用。大众美术作品是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作品,能够被更多学生接受,教师引导学生对大众美术作品进行图像识读,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还能将这两种绘画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其视觉感受能力。教师还应让学生分析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因为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各有不同[1],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绘画判断的时候,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3],能帮助其对该民族的文化进行一定了解,从多个角度感受文化作品中的差异,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最后教师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1],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与内容,为提升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二)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储备与学习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图画的内涵进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的时候,要具有初步的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在此阶段运用图像识读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4]。

与视觉感受能力不同,审美能力是在学生已有社会经验以及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对视觉形象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逐渐形成的思维是进行审美能力训练的基础。为此教师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利用各种方法增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5],促使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利用音乐进行教学

音乐与美术都是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可以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引导,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音乐能改善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克服自身的消极情绪[5],促使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向上地接受教学知识。同时音乐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对学生的不良情绪有抑制作用。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选取更加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进行图像识读的学习。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选取与图像有关的音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图像中的内涵。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展示少数民族绘画作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的音乐对学生进行启发,讲解该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与民族风俗,让其对该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图像识读、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

学生拥有更好的视觉识读能力,能更好地了解图像背后的文化特点,获取更加丰富的文化信息,更有效地找到文化共同点。当前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世界各地文化不断碰撞,文化形式逐渐呈多元化发展。在这一时代发展背景下,对我国的传统美术文化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继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分析与探讨,了解民间美术画作中的思想内涵,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对学生的视觉识读能力进行提升[1]。

(五)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美术图画。这些美术图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同时也在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美术图画不全都是有益的,一些消极有害的图画危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学生对美术图画没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很有可能受到不良图画的影响,阻碍其发展。

教师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不仅需要考虑如何为学生选择有益的教学图画,还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让学生自主对不良图画进行辨别,就是美术教学的关键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与判断能力,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作品赏析,通过视觉形象对学生形成正面引导。教师要在教學过程中进行视觉形象的引入,让学生主动判断其优劣,分成小组进行探讨,小组成员之间交换意见。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其他人的思维观念,对于学生的判断能力有一定提升。学生拥有准确的判断能力,才能够有效选择图像素材,也能更加方便教师应用正能量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促使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目标。图像识读是进行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美术教师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美术教学,就需要适应当前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社会[3],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找到更加合适的教学素材,并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的能力,促使学生进步。教师还需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视觉识读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通过音乐等道具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美术教学知识,取得全方位进步[1]。

参考文献:

[1]佘翩翩.初中美术核心素养之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5):142-143.

[2]符英赛.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2020(8):64-65.

[3]曹静.论美术学科教育教学方法的特殊性[J].科技资讯,2020,18(5):187-188.

[4]方维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J].新智慧,2020(3):79.

[5]陈春萌.浅析儿童绘本元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142-143.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实践有效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