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地区公园建设中地被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2021-09-10 01:13王鹏云李卓韩娜娜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景观公园植物

王鹏云 李卓 韩娜娜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是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公园作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城市居民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习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以后,原有“以林为主”的生态格局和防护型街头绿地已不能满足地区生态景观建设的需求,各类公园建设随之大力开展。在介绍公园建设的众多文章中,很多业内人士均提出:公园在植物配置上是以原有片林为基础的改造,但由于改造难以一步到位,故植被总体仍较为单一,需要在竖向层次上进一步丰富。为改善这种现象,丰富植物立体层次和增加色彩,最大限度的减少裸露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地被植物便成为公园生态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植物材料,而选择与周边环境及公园主题定位相协调的地被植物也成为公园景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人通过多年来在公园建设、管理中的经验,回忆了北京公园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公园中常用地被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地被植物的概念,以及几种常用地被植物在公园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优劣性,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中的经验,总结出对应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公园;绿地;地被植物;乡土;生态习性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北京地区的公园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几百平米的街头口袋公园,到几百、几千公顷的郊野、湿地公园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从其在保护生态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然而,有关它的设计、施工、养护等建设工作均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因此需要通过实际工作和后期观察总结积累相关经验。

本文通过对北小河公园中常用地被植物的统计,结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的各类地被植物的栽植效果以及后期管理中表现,总结出北京地区公园地被植物选择与应用中还存在着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公园的概念及其在北京地区的发展

1、公园的概念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中的定义,公园一般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其按分类可以分为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郊野公园等等,比如北海、天坛公园、朝阳公园都属于市级综合公园,北小河、大望京公园属于区级综合公园。而近年以来,以北京市第一道隔离绿化带为依托,以提供更多的休闲、游憩空间为目的的郊野公园建设全面开展,并以体现其周边环境特点的形式陆续建成,如位于朝阳区常营的五里桥公园、位于通州区温榆河畔的通州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等等。这些公园以其环境幽深和清凉避暑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们,老人们,孩子们的共同圣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2、公园在北京地区的发展

例如颐和园、北海、天坛、圆明园等北京的公园,虽然他们的历史悠久,举世闻名。但在解放前,他们只是贵族的“皇家林苑”和“私家花园”,从来没有无“公园”一说。而在北京,真正意义上的公园也不过百年历史。1908 年,“京师万牲园”(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北京历史上的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公园”(如图1-1)。

解放后,颐和园、北海、天坛、圆明园等都对公众开放,并陆续兴建了东单公园、陶然亭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到了新世纪,随着人们对人居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加之北京市政府对于园林绿化建设的大力推动,公园的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本文主要依托本人工作的北小河公园以及参与施工建设的五里桥公园、赛洛城公园等介绍下地被植物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本文也是从地被植物这个角度探讨下这些植物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就地被植物在公园中的发展来讲,我认为大体趋势经历了从 “乡土地被”到“ 引种外国品种”再回归到“重新开发乡土地被”这样的一个过程。尤其由于历史性的原因,九十年代,我國曾掀起一场“广场”热、“冷季型草坪”热,但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应用冷季型草坪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这一类的草坪虽然绿期较长,但结构单一,层次单调,难以形成立体结构,生态效果极差;第二,病虫害严重;第三,维护成本太高,这种冷草间隔半月左右就需要修剪一次,一年浇水至少得二十多次,太过耗费资源(如图 1-2)。这与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系统严重背离。

3、地被使用过程中常见到的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过度使用冷季型草皮以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乡土植物品种应用较少。目前还很多公园绿地的建设中大量使用引种的冷季型草,除了前文提到的弊端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退化,并且大树长成后,其耐阴效果很不好。例如在北小河公园中,早些年的冷草早已经换了好多遍了,直到最近的改造中开始大面积使用一些乡土的、绿期较长、抗性较强的地被例如崂峪苔草、丹麦草、沙地柏等。但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品种应用太少,仅有10种左右,见下表(表一)。

二、种植的应用形式较为单一。地被植物配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常用的有花带、花丛、花镜、花坛,花坡等多种多样的种植形态,但我们在使用中大多只是简单的一条花带,搭配形式很是单一,整体的植物群落景观单调,空间结构层次少,群落结构简单,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达不到植物群落的合理分布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要求,从而造成景观的相似和生态群落稳定性差。

三、忽视冬季地被景观,虽然三季有绿,但一季萧条。一般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公园内有花、有叶,景观较丰富。但是到了冬天,除了一些常绿的乔木能有点绿色,地面的往往是一片萧条,枯黄一片。

四、忽视地被的生活习性,耐阴地被及藤本植物应用较少。我们在公园的建设中经常能见到将玉簪种植在烈日之下,将喜水的地被与油松这样怕涝的植物搭配,将月季与圆柏组合等等。

二、地被植物的概念及作用

1、概念和种类

陈有民先生对地被植物有过一个定义,他认为:“凡是能覆盖裸露地面的植物都可以称为“地被植物”,不僅仅限于草本,较为矮小的丛生、蔓生、藤本、木本植物,均可作为园林地被植物用。

文所述地被的范围仅涉及草本植物,不包括灌木。

2、地被植物的作用

丰富的地被植物品种是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优良的地被品种都具有很强的萌蘖能力,能迅速、有效的覆盖地面,可以在阴、阳、干、湿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且不需过多的养护管理,除了覆盖地面,其还有下列作用:

(1)水土保持:地被植物能够覆盖地表,也是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有效措施之一;

(2)净化空气:有些地被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和净化空气能力较强,高低搭配,形成复层结构,还能起到良好的隔音和降噪效果;

(3)景观美化:地被植物是构成整个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一个公园中只有乔灌木,地下一片黄土裸露是个什么样的景观效果。通过不同高度、线条的地被组合,往往能将上层植物表现得更加立体、美观,同时也弥补了草坪结构单一、难以维护的不足。

因此,地被植物在公园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北京地区公园在地被植物选择中的要求

北京地区现在的公园建设,无论是改造还是新建,都必须是节约型园林、城市森林式景观,这样的公园都具有管理粗放、自然野趣的特点,因此,在地被植物选择应用的要求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生长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覆盖地面,收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2)绿叶期长,能较长时间覆盖裸露地面;

(3)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干旱、贫瘠土壤、池溏、沟渠、林荫树下、坡地均能根据其自身特性生长良好;

(4)抗性强,较耐盐碱,生长期内管理粗放,不需较多养护就能生长正常;

(5)形态自然多样,色彩丰富,富有野趣。

四、几种北京地区公园常用地被植物特点及其应用表现

1、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淡紫色,花期3~4月,株高7~14cm,抗逆性强,喜冷凉,耐贫瘠土壤,耐半阴,适合林下播种,可自播繁衍,覆盖地面的效果非常好,北京地区可露地过冬,是早春开花的良好地被(如图 4-1)。

但我们在使用中发现,二月兰在盛花期后,往往一片枯黄,景观性极差,甚至还很容易引起火灾。

为发挥其优势,遏制其劣势,我们在五里桥公园的施工中采用混播的形式,坡地及林下以8-10g/平方米播种,均有良好的长势,且在生长期内迅速覆盖地面,林下播种时亦较其他品种表现出更好的耐荫性。

2、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

豆科多年生草本,叶片非常秀丽,花白色。较耐寒,不喜连续高温,有一定抗旱能力,是保持水土及护坡的优良品种(如图 4-2)。我们常与二月兰、紫花地丁等混合播种应用,在疏林下长势强壮,但是在郁闭度较高情况下往往生长欠佳,尤其不耐踩踏,践踏后影响整体观赏效果。

3、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Hand.-Mazz.)

扶芳藤是卫矛科常绿藤本,它生长旺盛,在林下栽植仍有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其他地被耐寒性较差,且在后期管理养护中相对较繁琐。

4、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Cav.)

菊科、秋英属多年生草本,花期较长且外形美观,颜色丰富,能极好的体现公园的野趣,自播能力极强,但他易倒伏,且生长期过后地面裸露,所以应与其他低矮地被植物混合播种,要及时处理枯萎杆茎。波斯菊抗病能力较差,易患白粉病及受红蜘蛛侵害,发现后需要及时防治。另外,近年来波斯菊还开发出了矮生的品种,也极好的解决了其容易倒伏的问题。

5、东方狼尾草(Pennisetum orientale)

东方狼尾草是狼尾草中较高的一种,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耐轻微碱性,亦耐干旱、贫瘠土壤。狼尾草生性及其强健,喜欢阳光,根系非常发达,固土护坡功能非常好,是近年来常用的观赏草类,其形态独特,能体现公园的野趣(如图4-3)。

结论

经过我多年的实践证明,地被植物在公园中的作用是不可以替代的,尤其是近年来经过驯化的乡土地被品种,虽有个别不足,只需稍加注意,即可扬长辟短,充分发挥地被植物在绿化建设中的优势,由此笔者结合上文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择多品种的地被植物

在公园的建设中要依据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空间环境尽量采用多品种的地被,并且要将乡土地被与新优品种搭配使用,充分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植物群落的合理分布,既形成稳定了的生态群落,同时也丰富了整个公园的色彩与景观。例如在五里桥公园的建设中我们在150亩的用地内,应用了大约30多种地被,将各种地被与乔灌木、台阶、矮墙、景亭,充分结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景观形态(如图5-1、2)。

2、采用多种形式的种植形式

丰富的种植形式将进一步丰富公园的植物造景,例如将花带、花丛、花镜、花坛等不同的种植形式结合总体的规划进行合理搭配,形成丰富灿烂的景观,但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从植物生长特性考虑:在林下郁闭度较高,光线不好处,选择耐荫且耐贫瘠的种类;在湿润湖岸周边,选择喜湿耐涝品种;在山林坡地,选择生性强健的草本类地被植物,以起到护坡的作用。从周边环境考虑:在距居民区较近处多选择开花品种,但仍应严格控制一、二年生花卉种植数量,以能自播繁殖、管理粗放的草本地被品种为主。

3、合理搭配,相互补充

根据地被植物的自身生长特点,选择单一播种或混合播种的种植方式,合理搭配,相互作用,以突出各品种优势,回避其不足。例如前文提到的二月兰,单独使用的情况。

4、粗放管理,适当养护,厉行节约

地被植物管理粗放,适当养护即可,但这不等于不需管理,应根据植物自身特性及应用地点的景观要求适当进行养护工作,做到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防治,发现空秃现象及时补救,从而保持植株生长健壮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5、建议适当保留天然地被

在郊野公园建设中,原有生长良好的地被植物自身具有良好的长势,且种类繁多,抗性极好,尤其在林荫树下,只须定期修剪亦可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包满珠,《花卉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2]杭程、孟祥彬,《2007~2008年北京郊野公园建设实践与分析》

[3]梁芳、白淑媛,《几种乡土地被植物在北京城市绿化的应用研究》

第一作者简介:王鹏云,1987年出生,男,北京人,中级工程师,本科,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

通讯作者:李卓,男,北京人,中级工程师,本科学历,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工作。

韩娜娜,1988年出生,女,北京人,中级工程师,本科,从事园林设计与施工研究。

猜你喜欢
景观公园植物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在公园里玩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开车去公园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