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种味道来形容阿木仔,你觉得是什么味道?听到这个问题,木仔脱口而出:“咸咸的味道。”说完他自己笑了,说是开玩笑的,而事实上这么回答也没错呀!木仔是汕头人,把潮汕地区的咸梅加入到糖水当中,的确是咸咸的味道嘛。
提起潮汕小吃,苏州的年轻人几乎无人不晓阿木仔糖水铺,从最初的剪金桥巷,到后来的金门路,再到现在的养育巷,随着店铺面积的逐步扩大以及菜品的日渐丰富,阿木仔在短短几年内,从1.0版本成长到了3.0版本,这是最初的木仔没有料到的。很多人觉得他不像开饭店的,黄头发、刺青,但他觉得生活就是融合,尝试新的东西,才有机会碰撞出新的尝试,从糖水铺到餐厅,其实就是种尝试。
1万块钱,在苏州古城小巷开糖水铺子
木仔对生活有着执着的追求和坚持,开心会引导他去做一些事情。曾经的梦想是做一个记者,离家远一点,“大家都往广州、深圳跑,我不想往里面挤,所以来了苏州,在一家自媒体公司做美食编辑,接触过一家餐饮店想去潮汕找厨师,我介绍了当地的一家饭店,没想到阴差阳错,他们竟把我妈妈带来了苏州。”
据了解,木仔的妈妈在汕头是做餐饮的,她把潮汕卤味带来了苏州。彼时木仔又因工作不顺,索性跟着妈妈学起了卤味,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厨房。怎料合伙人不靠谱,经营不善,赚不到钱,心灰意冷之下,木仔离开苏州,去了厦门,在当地帮朋友开卤鹅店。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周围都是游客,一切都很假,突然一瞬间很想念苏州,所以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怀揣着攒到的两三万块钱,“杀”回苏州。剪金桥巷租了一间小店面,一个月一千塊房租,开始卖糖水,他直言自己喜欢交朋友,想开家小店,因为起步成本低,所以选择糖水铺。“我小时候喜欢把咸梅子浸在水里喝,所以把潮汕当地的咸梅加入糖水,喝起来甜甜咸咸,挺奇特的味道。”
刚开始一碗糖水卖6块钱,撑了一个多月,基本上都是朋友来捧场。木仔意识到光做糖水肯定不行,慢慢开始做点炒面和潮汕小吃,搭配糖水。收入从一天一两百、两三百,到后面能做到两三千。开了四个月,人气越来越旺,妈妈过来帮忙了。一时间,好多慕名找上来的人,都在传苏州古城的传统巷子里,有这么一家很棒的店,每天晚上,客人聚在一起聊天、唱歌、跳舞、办读书会,什么样的都有。木仔很喜欢这样的氛围,只是小店一直申请不到营业执照,他很怕突然有一天店不能再开,于是找了朋友在金门路合伙开了阿木仔2.0。
不按常规出牌,在潮汕基础上做创新
虽然糖水从过去的十几款,缩少到六款,但菜单上却多了很多“硬菜”,手撕鸡、卤鹅、潮汕海鲜、蚝烙、炒粿条、肠粉、鱼饼汤……陈晓卿说过,美食总是有乡愁的,它们身上总烙印着非常鲜明的地域标志。所以阿木仔可以代表潮汕菜吗?木仔直言这些并不算是传统潮汕菜,但都是妈妈擅长的菜,而且针对年轻人的口味,在潮汕的基础上,做了创新融合。有食客说“这家潮汕餐厅吃起来不是很正宗”“为什么潮汕菜里没有沙茶”,木仔认为没必要一定得规规矩矩,做好吃的食物,让来吃的人印象深刻就足够了。至于没有沙茶,只是因为自己不爱吃。
“我老爸会在潮汕当地菜市场买食材寄过来,香料、酱油、鱼露、淀粉,我们也会不定期推出新的东西,比如咸梅蒸鱼‘黑暗料理’,也会增加潮汕传统菜,再研发点糖水,比如咸梅甘露。”
妈妈喜欢做菜,木仔有空就跟着学。一天卤三十只手撕鸡,抓一把洋葱和香菜,舀一勺鸡汤,老师傅做菜全凭十几年的经验,坚持食材新鲜和独家烹饪方式。在木仔看来,好吃才是王道,太花里胡哨未必代表好吃。
借鉴学习,在喜欢的文化中汲取灵感
早上8点钟买菜备货,11点准备午市,下午2点休息,收拾完2点半,4点半开始晚市,7点半打烊,每周一店休,日复一日。现在阿木仔扩展为3.0了,事业越来越有起色,但木仔却无比怀念过去那段时光,他坦言一开始也想过搞加盟,但一想到做成模式去赚钱会很累,“趁现在还年轻,多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每天去认识有意思的人。”他很欣赏认真钻研的人,相较于美食匠人,生活匠人或许对他来说更为贴切。
木仔只有初中文凭,英文不好,看到数字害怕,但这并不影响他为了这份美食事业而去坚持不懈地实践学习。他把阿木仔当成是家庭大排档,从未想过起初为了养家糊口开的小店,竟会有一天被人模仿,“刚开始我的确很气,觉得抄袭挺没劲的,喜欢可以交流学习嘛,照抄特没意思。”
木仔表示自己很喜欢刺青、音乐和电影,这些美好的事物往往能满足个人创作欲望,他会从自己喜欢的文化中汲取灵感,运用到制作美食或者店铺布置中。比如他很喜欢五条人乐队,店里的氛围就会营造出充斥着“五条人式”的生活气息,对他而言,这就算是一种借鉴学习,但绝不是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