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摘要:在道路施工中,隧道施工属于比较常见的施工类别之一。隧道施工常用于道路施工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施工需要通过隧道开通时,从而为人们的交通通行提供便利。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隧道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提高隧道施工的整个质量。就此,笔者本文将对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隧道施工;施工管理;应用
由于我国地域特点导致我国部分地形的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在交通道路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常常受到地形影响,进而在隧道工程的建设上类型较多。通过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在提高隧道施工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施工管理质量。但是,由于隧道施工并不是相同的,在不同地形条件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管理方式。就此,在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更加实用的信息技术,尽可能扩大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优势,加强我国隧道施工的施工安全。
1、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绝大部分隧道工程的施工量较大,因此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同时施工,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隧道施工要求施工各环节技术较高,但是就当前隧道施工中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施工人员严重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从而导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较差。另外,部分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对信息化技术应用进行质量判断时无法给出准确的意见,进而导致信息化技术未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2)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比较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行各业在市场的竞争中都不断加大自身的竞争力度,避免被市场所淘汰。因此,部分隧道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获得该隧道工程的施工资格,在投标时会自动降低报价,最终导致行业中存在恶意竞标。与此同时,在面对恶劣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自动降低企业利润,加入到恶性竞标的行列中。随着企业利润的减少,企业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增加效益,降低项目的建设资金,从而导致信息化技术的投入资金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不少问题。
2、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a) 超前钻、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超前钻、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属于隧道施工管理中常用的技术,其在使用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监测隧道施工周围的实际环境,比如:山体、水文以及岩石等结构情况。只有在保证十分了解周围施工环境的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才能够非常准确地下达相关命令,确保隧道施工的正常进行。
首先,在超前钻探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要對比施工图纸,布设好相应的测量控制点位以及控制网,及时、准确地将放样结果反馈到现场监控管理人员处。在获得施工人员的认可情况下,继续开展下一阶段的隧道施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放样,由此才能够有效实施施工全过程的监测工作;
其次,TSP超前地质预报的使用就是利用振动波的反射,对隧道施工部分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与掌握。由此可见,振动源就是直接影响反射数据是否准确的直接因素。就此,在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隧道内不存在其他的振动源,同时观察前方是否存在阻碍进一步作业的问题,一旦发现问题,施工人员应立即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
b)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在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中,属于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通过定位技术的使用,可以准确掌握隧道内施工人员的具体位置,实现施工人员位置的实时监控,及时、准确地掌握隧道内施工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监控,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外部的人员无法准确获得施工人员实际位置, 无法及时进行搜救。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定位技术的使用,将每一位隧道内施工人员的具体信息传入到信息系统中,由此,隧道内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将实时的传达到管理监控处,一旦发生意外,管理监控处便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信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c)语音双对讲技术
由于隧道施工的特点,导致隧道施工的整体工期较长,再加上隧道工程的长度较长,隧道内施工人员与外部管理人员往往需要在很远的距离下进行沟通。由于隧道内部信号并不是十分的良好,传统的通信设备容易受到限制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通讯设备得到了更好的升级。语音双对讲技术的应用,给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语音双对讲技术的使用,实现施工现场的无障碍沟通,大大提升沟通效率。在该技术的支持下,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施工人员及时反馈的施工现场情况,准确给出下一步的施工指示,大大减少施工错误的发生,积极推动隧道施工项目的进程。另外,当隧道施工内发生安全事故时,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语音双对讲技术,有序的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撤离,大大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
d)有害气体监控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改造地质结构的情况,然而由于自然地质结构中存在许多的未知性,在施工前,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无法得知结构内部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地下有害气体泄露情况。再加上隧道内部空气流通较差,有害气体一旦泄露短时间内无法消散,同时施工人员撤离需要一定时间,导致施工人员中毒情况频发,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甚至当其他因素与有害气体发生反应时,施工现场还有可能发生爆炸,从而危及人员生命。通过有害气体监控技术的使用,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一旦监测到有害气体,该技术会及时地发出预警,避免人员伤亡,保证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
e)现场视频监控系统
在隧道施工管理中,通过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能够对施工中的重点部位以及重点工程实施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在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事故。当事故发生后,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地了解与掌握事故原因,此时通过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可以对之前施工画面进行回访与调取,从而帮助施工管理人员更加准确的分析事故原因。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支持下,项目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的对现场施工时的音频、图像进行查询,全方位的实现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大大提高隧道施工的进度、质量与安全。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项目施工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完成,同时为了不断提高隧道施工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在隧道施工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大大提高了隧道施工的管理质量,尽可能地降低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另外,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从而实现了隧道施工的全方面管理,积极推动我国隧道施工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勃. 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14):192-193.
[2] 王绍科. 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274.
[3] 王辉. 基于BIM技术的隧道施工信息化协同管理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2):145-146.
[4] 韩超. 论信息化技术在特长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2021,6(2):145-146.
[5] 杨阁. 信息化技术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科学技术创新,2020(3):107-108.
云南滇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