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恺 黎云轩 郑觉醒
基于目前装备实战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装备的实战性能受到强烈关注,为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以及军民深度融合等核心要求,必须从导弹武器装备的特点和保障需求出发,深入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保障工作机制模式,建设符合导弹武器特点的综合保障体系。
一、存在的问题
1.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保障性要求落实不到位,保障性设计工作未完全融入项目研制流程。在武器项目战术技术指标论证过程中,一般重点关注与装备作战性能有关的主要战技指标,而对于影响装备使用性能的通用质量特性,缺乏可考核可验证的定量指标要求。在项目设计工作中对于装备作战使用模式研究不够深入,对装备使用、维修保障需求缺乏系统分析了解,支撑保障性设计工作开展的规范标准、工具手段亦不完善,装备保障性设计总体水平距离军方用户实战化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2.保障资源配置科学性不够,交付部队的信息化保障产品难以满足用户实战化保障需求。长期以来,项目研制工作中对于武器装备保障性分析不够深入,对于保障产品研制缺乏总体规划,备品备件等保障资源配置的科学化程度不够,交付部队的保障资源种类、数量配备不合理,对装备交付后的使用和维修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军方对于信息化保障产品研制开发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有限,保障产品研制工作滞后,部队急需的装备信息管理系统、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模拟训练装备等信息化保障产品还未实现与主装备同时交付,保障产品的信息化、体系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售后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有待提升,科学高效的军民融合保障体系亟需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保障管理与运行机制、资源保障模式尚未真正建立。装备问题处置链条长、效率低、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依然存在;售后保障条件明显不足,资源调配能力有限,装备配套单位售后保障与研制生产资源共用现象普遍。对于不同类型保障任务,还未建立起精细化的管理机制和实施流程,规范化的作业文件和服务标准有待细化,支撑售后服务工作开展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亟待建立。对于应急维修、巡检巡修、零散备件订购等日常保障任务军方经费支持渠道不清晰,军地之间综合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有待完善,需要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军民融合式保障模式和工作机制。
4.项目售后服务与保障性设计还未能形成有效的反馈联动机制,装备综合保障信息化管理手段有待建立完善。现役装备数据信息军地共享机制还未建立,对于装备交付后的使用和维修保障信息缺乏有效的采集和管理手段,装备信息获取渠道大部分依托售后服务任务及走访交流,对于获取的装备保障信息難以进行系统化收集分析,贯穿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综合保障大数据中心亟待建立。
二、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总结梳理的问题,考虑综合保障体系按照“一线一轴一支撑”的总体思路,横向以贯穿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综合保障业务活动为主线;纵向以支撑综合保障业务活动的全流程运行要素为主轴;通过信息化平台,为全周期、全要素综合保障工作提供能力支撑,建立综合保障总体框架,具体见图1。
(一)以保障性研制以及在役保障作为“一条主线”
保障性研制包括保障性要求论证、保障性设计与分析、保障性验证与评估、保障系统规划与研发等装备研制阶段业务活动,是实现武器装备“好保障”的核心要素。
在役保障包括维修保障、技术服务、器材供应、技术培训、延寿整修、退役报废等装备交付使用阶段业务活动,是实现武器装备“保障好”的关键要素,是提升用户满意的重要工程。
(二)以综合组织管理以及业务活动管理串成“一根主轴”
综合组织管理包括综合保障组织架构、管理模式、队伍建设等核心要素,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是综合保障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职业化的保障队伍为综合保障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其共同构成了综合保障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管理核心,为综合保障工程的科学高效实施提供顶层组织支撑。
业务活动管理包括综合保障市场开发、计划管理、经费管理、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技术管理等运行要素,是综合保障工程实施的主体活动,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和精细化的管理流程为综合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有效指导,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为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业务活动的规范化开展提供有效支撑,全面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综合保障工作高效进行的有效保证。
(三)以信息化平台形成“一个支撑”
信息化平台包括综合保障规划与推演验证优化平台、装备智能化保障服务运营平台等,为装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工程提供科学系统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满足支撑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综合保障技术与管理活动高效实施的信息化需求。
三、主线业务管理
围绕“一条主线”中的“保障性研制”和“在役保障”业务开展“领域—项目”的横向统筹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厂所管产品,领域管项目的两级综合保障管理架构。
(一)保障性研制管理模式
在项目研制工作中,将保障性设计工作纳入项目研制流程,在项目转阶段等重要节点开展保障性要求评审。按项目(或专业)设立综合保障副总师、正副主任设计师,设置保障性设计、综保产品研制等专业技术岗位,负责项目保障性设计、保障产品研制、综合保障共性技术研究等工作。保障性研制相关工作纳入项目研制成本,与项目研制合同统筹签订,合同、计划、经费、成本管理按照项目研制阶段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二)维修保障管理模式
1.建立面向产品的分级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院保障部门抓总作用和各单位技术优势,构建高效顺畅、无缝对接的综合保障工作网络,组织总装厂、分系统、单机单位协同开展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依托综合保障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通总体—分系统—单机产品维修保障计划管理链路,实现从接收用户需求、任务分析、计划下达、问题处理、反馈用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大幅缩短保障服务响应时间。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装备保障任务全流程、可视化监督管理,实时掌握保障任务实施进度,同时确保实施过程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要求,以此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质量,形成全时在线、全域覆盖、全程可视的维修保障工作体系,实现用户满意度的大幅提升。
2.建立面向用户的分域保障机制。根据各军兵种装备特点、部署情况及用户保障需求,探索研究定点靠前保障、分片区域保障、随动全域保障等多种保障形态,构建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差异化保障模式和工作机制,加强军地保障资源融合共享,推动装备军民融合保障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纵深发展。对于海军战略导弹基地,依托基地建立定点靠前保障中心,实现海军战略武器全时靠前保障;对于火箭军等基地部队比较分散的情况,可建立多个区域化保障中心,部署随时出动、实时响应的专业化外场保障队伍,形成全域覆盖的区域化保障网络。
区域化保障中心或靠前保障工作站可由工业部门保障人员长期驻守,或平时委托部队托管、有任务时工业部门保障队伍进驻等灵活运营形式,外场保障队伍由院保障部门及各单位人员组成,也可聘用部队退伍、转业人员。场地可利用部队现有厂房设施,由工业部门配套相应维修设备,具备对装备进行维修保障的硬件条件,外场保障队伍针对部队临修与抢修需求进行快速反应,尽量减少装备返厂次数,解决返厂维修时间长、问题处理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大幅提升用户满意度。
3.军地协同开展备品备件供应贮备模式优化。结合装备训练、使用过程中备件消耗频度,对于备件种类数量、贮备方式、供应模式进行优化,采取提前预投整修备件、建立工业部门备件储备周转库等多种模式,缩短维修备件准备周期,提高保障工作效率。将预备役人员管理纳入综合保障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军民融合预备役保障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明攀.水面舰艇舰炮武器综合保障发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93-194.
[2]唐毅,杜红梅.分析数据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和质量保障[J].电力系统装备,2020(6):132-133.
[3]石林国.电子装备综合保障平台在电路板诊断测试方面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26):195-196.
[4]孙鑫琦.综合医院电力后勤保障体系运行与电气维修运行保障研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2):84-86.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