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时下,人们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向往日益深切,很多朋友外出旅游时都会选择参观当地的名人故居,特别是亲子出行的家庭,希望以此培养孩子的历史文化意识,这当然是值得点赞的好事。但更多时候我们习惯了步履匆匆走马观花,拍几张照片发在朋友圈权作打卡了事,旅行归来除了一点模糊的印象之外庶几一无所获。近日,笔者读到一部新书《江南文人的眼》,书中18篇长文对应着18处文化名人的故居,且由故居谈开去,探寻这些文化名人的生平轶事,钩沉那些湮没在岁月深处的民间记忆,有史料,有故事,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深感这才是名人故居的正确打开方式。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所,作者以浙江嘉兴为原点,目光聚焦江浙一带的名人故居,笔触所及的人物皆为一时之选,有清末大学问家王国维、沈曾植,有文学大师巴金、茅盾,也有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画家兼作家木心,英年早逝的翻译家朱生豪等等。这些名人故居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修缮一新已成为游人如织的知名景点,有的却门庭凋敝一派萧索景象,经由作者细致入微的描述,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故居内外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所展现出的独特风貌。故居主人一般都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如何写出前人所未言且富有价值的内容,是对作者眼光和笔力的考验。令人欣喜的是,子仪女士从大量史料中爬梳整理,时时留意与故居所承载的信息进行参证对读,书中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颖视角。譬如,书中写乌镇茅盾故居,就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茅盾的母亲陈爱珠,这位传奇女性不但知書达理,聪明能干,而且治家有方,在子女教育方面极有远见。茅盾十岁丧父,家道日衰,正是母亲力排众议让他继续读书深造,又在茅盾大学毕业后为他的就业去向出谋划策。在她的培养下,茅盾和弟弟沈泽民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仅如此,她还手把手教会儿媳孔德沚读书识字,此举对茅盾日后拥有幸福和睦的家庭生活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名人故居等老建筑的命运也引发各界人士的关注。书作者把名人故居比作“文人的眼”,既有借一双慧眼读懂名人一生的涵义,同时也在启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这些故居遗址。这样的文化担当意识在作者笔下时常于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或为故居的年久失修而叹惋,或为故居主人的藏书、文稿等旧物未能妥善保存而大声疾呼。当然,也有令人欣慰的时刻,那就是很多故居的保护工作已经提上议程,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些历史旧迹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非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指手画脚品头论足,而是把问题向阅读此书的读者开放,让大家都来贡献智慧,集思广益。例如,嘉兴作为巴金先生的祖籍地,目前仅存的一点遗迹就是位于嘉兴塘汇的李家祠堂,系清同治年间由巴金的二伯祖李忠清主持修建,十年浩劫期间祠堂被毁,如今有人设想重修李家祠堂为纪念巴金做些实事,也有人提议修建中国祠堂民俗文化博物馆,作者并未表明自己的意向,而是真心诚意地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留待读者自己去思考其中的答案。
合上书页,品茗静思。江南文化名人故居的胜景一一盘旋在脑中,与故居有关的那些人和事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想着待天气晴好,带上这本《江南文人的眼》,按图索骥,也来一次寻访江南名人故居之旅,才是真正的文化享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