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文学的“再度经典化”

2021-09-10 15:24张燕郭嘉瑞
启迪·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特点意义

摘 要:经典文学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国经典文学的外译和外国经典文学的汉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传译经典文学,译者们一直在探究经典文学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经典文学的“再度经典化”为本阶段译者的译介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视角——成为经典的缔造者。本文主要从实现“再度经典化”的意义和特点两方面探讨经典文学翻译的“再度经典化”问题,以期为经典文学的翻译提供新的翻译方法,并为其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

关键词:经典文学;再度经典化;意义;特点

一. 引言

我们常说“经典”,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其实就是指那些在历史的浪淘中脱颖而出的经典文学,其中更负盛名的是那些世界经典文学。但很少有人思考,那些世界经典文学是如何走上世界舞台的,其中最重要的助推力就是翻译。翻译具有经典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翻译可以使原本“无人称道或少人称道”的作品从边缘走向中心,促使原本的非经典文学成为经典;翻译还能将一种文化环境中的经典著作翻译到译入语的文化环境中,使出色的译作被译入语环境中的读者视为经典,从而实现经典文学在译入语环境中的再度经典化。相比前者,将经典文学再度经典化对译者来说,应该是一个更有意义的选择。因为前者虽然也要求优秀的译文,但读者多享受原作的审美体验,下意识地忽略了译者或者译本的质量,译者的作用也被淡化。这类经典化的出现多是由原作的内在因素和时代背景等外在因素共同决定的,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本文主要从实现再度经典化的意义和特点两方面探讨经典文学翻译的再度经典化问题,以期为经典文学的翻译提供新的翻译方法,并为其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

二. 经典文学的翻译实现“再度经典化”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

“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旋律早已唱响,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愿望,必须通过翻译做译介,完成经典文学的外译,而翻译的再度经典化在当前的国家战略形式下,是一条更佳的路径。中国经典文学的外译起步比较晚,但在辜鸿铭、林语堂、杨宪益和许渊冲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下,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起初,典籍外译主要采用归化的方法,以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如辜鸿铭的《论语》、霍克斯的《楚辞》和《红楼梦》。这类方法曾红极一时,因为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文化的异质性,为译入语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契机,但是其缺陷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种翻译方式使中国的文化特色在译本中发生改变甚至消亡。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学者们又开始兼用“归化”、“异化”及一些其他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旨在尽量保留原作的滋味。时至今日,为了响应“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不少学者开始提倡译本的经典化。这种翻译的新范式旨在让中国的经典文学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所识的同时,让这些经典文学通过翻译被再度经典化,成为译入语读者眼中的经典,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二)新思想的“走进来”

在多元文化合作的今天,不仅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还应该让新的思想走进国门。经典文学的再度经典化可以让新思想更好地走进来。“如果一个国家在文学形式和内容上停滞不前, 翻译经典可以起着一种推动作用, 使该国文学朝新颖的经典形式靠拢”[1],莫言的作品正是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经典汉译中获取到了养分。如果译者可以将更多的外国经典文学“再度经典化”,读者会更容易接受外国经典文学,其受众人群也会更广,这也将加快国内文学创新的步伐。

(三)翻译的进步性

“志当存高远”,当译者有了更高的追求,翻译的整体水平才得以提高,翻译理论才会出现革新与进步,而“再度经典化”就是现下经典文学翻译的更高追求。再度经典化带来的进步基于翻译的“焦虑性”,翻译文学经典的“焦虑性”会给翻译活动带来竞争,一种译者之间的竞争,这对于翻译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2]。从早期简单的语码转换,到后来严复的“信、达、雅”、奈达的动态对等以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等,翻译方法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就是源于译者的焦虑,即译者的竞争。这种“焦虑性”是翻译事业生生不息的重要推手。现在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等要求译者的焦虑向完成经典的“再度经典化”迈进,这将是他们更大的挑战,也会促使他们完成更伟大的作品,成为更优秀的译者,从而带动整个翻译事业的进步。

三.“再度经典化”的特点

(一)动态性

原作和譯本是一对多的模式,如果将译本看作围绕原作中心而围成的圈,那这个“译本圈”将会无止境地不断扩大,“再度经典化”的译本也将参与这场无休止的活动。某部经典的一个译本,可能在某个时期实现了这部经典的“再度经典化”。随着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等的不断变化,契合时代特征和主流意识的新译本又会替代旧译本,成为新时期的“经典”。如此发展,“二度经典化”、“三度经典化”、“四度经典化”......都会出现,它们都是“再度经典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再度经典化”。如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问世之初,大受追捧,是当时毋庸置疑的翻译经典,而如今,已经淡出读者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涌现的新译本。因此,“再度经典化”是极具时代性的,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二)互文性

“再度经典化”的“互文性”,是学者们谈论的焦点。于辉和宋文智指出,“再度经典化”的译本有微观互文性和宏观互文性两种特征。微观互文性体现在“与原作在语言、结构、意义等方面高度契合; 注意体现原作与原语文化等的互文性关联; 在译入语的文学、文化等文本中选取实现这一目标的适当表达,并尽量规避不恰当的互文等”[3],即微观语言层面的互文或相通。而宏观互文性主要表现在:经典译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关注(包括读者、专业学者和评论家等),从而译本便与译入语环境的评议和研究活动产生了互文,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原作的经典性,还可以为译本带来了更多的读者;经典译本也会和译入语的文学文本形成互文性关联,促使译入语文学作品吸收经典译文的养分,从而具有经典译本的影子;翻译的经典译本也会与译入语环境中的社会文本形成互文性关联,进而推动译入语环境中社会思潮和政治意识形态等的变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再度经典化”的译本将原作带入了译入语语境,让原作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在译入语环境中延续生命,并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译入语环境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形成文本互文性网络的助推力。互文性网络的连接也将进一步促进“再度经典化”的建构。译入语读者阅读经典译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原作文化内涵与读者和读者环境形成互文的过程。就这样一个一个小的互文性就在原作文化环境和译入语文化环境和读者中不断结合,形成巨大的互文性网络,而这种互文性是“再度经典化”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前提。

(三)重生性

传统翻译观视译本为衍生物,而“再度经典化”强调经典译本的重生性。重生性源于译者的“再度创作”。译者可以将原作通过译入语再度创作出来,使原作在译入语环境中获得重生,即译本成为可以被译入语读者接受的经典。译本的重生性也有助于原作的文化和精神内涵通过译本融入译入语环境,与译入语环境的各方面形成互文性。

四. 结语

经典文学翻译的“再度经典化”为译者的译介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诉求——成为经典的缔造者。从这点出发,译者就可以摒弃消极的翻译观,追求积极的“再度创作”。这种“再度创作”是以“再度经典化”为目标的,无论是对原作,还是译本或译者,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当然,这种方法也不应局限于经典文学的外译,对经典文学的汉译来说,它同样也能产生巨大效用。经典文学翻译的“再度经典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无止境的过程,“道阻且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译者共同努力,秉持屈原般的赤子之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刘军平.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2(04):39.

[2]于辉.论翻译文学经典的经典性[J].语言教育,2016,4(02):72.

[3]于辉,宋学智.翻译经典的互文性解读[J].外国语文,2014,30(05):136.

云南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 张燕 郭嘉瑞

猜你喜欢
特点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诗里有你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