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玲 吕旭明 莫子英
【摘要】养猪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但是,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养殖污染。养猪极易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损害了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键词】养猪;发展趋势;养殖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扩大蔓延范围,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圈地养家畜,其中养猪户也越来越多。经调查发现,许多人养猪的原因有:1、是因为能赚钱。2、是因为猪也相对好养。3、是国家也有相应补贴。4、是因为养猪比养其他家畜更节约用水。5、是可以节约劳动力。6、是生猪体内病原体较少,在治病方面投入较少等等。
一、养猪现状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养猪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显示,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养猪业正由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无论是养殖模式、区域布局还是生产方式、生产能力发生变化。我国目前有三种养猪方式,分别是传统养猪方式(一般每户饲养1-6头左右),专业户养猪方式(一般每户饲养规模在20-1000头左右),工业化养猪方式(一般每场年出栏在几千头至几万头)。贵港市三区两市农村主要的养猪模式主要为传统养猪方式以及专业户养猪方式。
(一)准入门槛低,环保压力大
传统养猪是庭院式养猪,以散养为主,准入门槛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不考虑猪场间的隔离以及与村屯、交通主干道的距离,随意兴建。几乎所有的小猪场都没有必要的环保措施,污水肆意排放,粪便随意堆放,污染河水,污染环境。
(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养猪业先进国家,从事养猪业是需要有资质的,一般需要有本专业文凭,还要取得从业资格。而我国从事养猪业的人,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猪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只凭经验猪,特别是在猪病频发,养猪日益艰难的大背景下,想提高生产水平难上加难。
(三)对病死的猪处理不当
让我们看看养猪人是如何处理病死猪的,当猪大群发病时,不是封锁猪场,而是紧急卖猪;当病猪失去治疗价值时不是深埋、焚烧,而是打个电话找收猪的卖掉;病死的小猪常常随意丢弃,常看到水塘边、河堤下、阴沟里有死猪;虽然防疫法规有明文规定,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却屡禁不止。
(四)猪场的基础设施问题
很多猪场选址不合理,比如建在山坳里的猪场,通风不良,整个猪场环境不好,影响猪的生长。猪舍设计不合理,高度不够,舍间距过小,隔热设施、保温设施、通风换气设备等缺乏或不达标,造成猪舍内环境无法控制,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长期超标。猪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不但生长缓慢,而且抗病力下降,易引发各种疾病。
(五)营养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的饲料工业发展迅速,技术上、配方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但原料质量,特别是霉菌毒素问题日益突出。霉菌毒素超标,损害了猪肝肾等实质器官的功能,降低了免疫力、脱霉产品的大量使用,也导致了维生素等营养素的缺乏与不平衡。
二、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一)饲料原料价格呈上涨趋势
近年来,饲料价格呈波浪式上涨趋势。全球粮食产量有限,又受自然气候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畜产品的需要量上升,粮食资源会成为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饲料价格不会下降,养猪成本也在增加。
(二)规模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上万头母猪的猪场,特别是养猪成功的企业都扩大规模,不少饲料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也延伸产业链,投入养猪业。行业外资金投入增加,在推进养猪业规模化进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养猪的现代化水平在提高
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猪场,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人员工资的提高,廉价用工时代一去不复返。不少有先見之明的从业人员开始向机械化方向发展,自动给料、机械清粪,包括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等都开始出现,最先进的已出现全封闭、全空调的猪舍,采用了养猪智能化控制系统。如此等等,都加快了养猪的现代化进程。
(四)执法力度加大
首先是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对于新建猪场,环境有一票否决权。对于已建成猪场,环保执法力度也在加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增强,使临近村屯、污染严重的小猪场难以生存。这对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疫情都有好处。其次是防疫执法力度大。
(五)养猪微利时代来临
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微利行业,但养殖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多数国家对养殖业都实行补贴政策。同时养殖业又是高风险行业,特别是在国内的大环境下养猪风险更高,疾病的压力更大。分析国内养猪形式,将来养猪成本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压缩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养猪应该进入微利时代。
三、养猪场周边环境问题
那么,养猪场对环境又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空气污染。废气,即猪场的恶臭味。特别是夏天,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如果处于居民区上风向,那是苦不堪言。
第二,废水:猪场的冲洗废水及猪尿等,现在一般采取干清粪工艺,也有的采取免冲洗工艺。但猪舍冲洗还是有废水产生,冲洗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如果直接排入水体,那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及水生生态环境。
第三,猪场排泄物的处理。猪场由于缺少对生猪粪便排放物基础设施的完善,大量的粪便放任缺少回收再利用,会导致其粪便的随意堆放、粪水也会天气阴雨任其流入下游的沟渠、池塘,特别是炎热的高温天气下,生猪粪便中大量的微生物和有害细菌繁殖快,更会孽生出大量的蚊蝇和有害气体,不容置疑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靠近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从而对人的身体健康也带来巨大隐患。
最后,猪的疾病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及利益。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它往往是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吃病猪肉一般会导致感染一些疾病的,比如传染病,寄生虫疾病等。
经调查发现,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养猪户对养猪场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养猪是他们自己的事,并没有考虑到附近邻居的感受。第二,养猪户对养猪场的投入不够周到。他们总是想着用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利益,所以,他们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建立健全的养猪场。第三,该地区的监管机制不到位。
经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当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在此,笔者提议:
一、抓好人员的管理是规模养猪场管理的基础。
二、搞好防疫、消毒和保健是关键。
三、营养全面的饲料是猪只健康生长的保障
四、根据生猪的市场行情规律调整生产
五、现在一般新建的规模化养猪场要求距离集中居民点、交通干道2㎞以上。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地方性化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B190)。
广西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 537100 广西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5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