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十三五规划背景下的重要内容,因此,对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建设进行推进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济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中包括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含义、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新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引言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应着手于提升环境保护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提升;多样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要素,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给予农业环境一定的保障。
1持续发展农业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经济方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为了保障农业经济水平的稳定和持续性发展,我国提出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生产、经济以及生态三个方面,保障这三个方面平衡发展,需要把我国以往的农业经济模式跟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综合起来,在科学运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技术,实现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而且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以此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带领下,我国的农业经济慢慢的开始往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模式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之间的协调关系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在新的经济背景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了世界不同国家相同的历史选择,所以我们需要将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转变工作落实到位。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的污染对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由于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为此,对土地产生相应的破坏,土壤结构受到影响,使得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质量逐渐下降,产量也有所降低,农作物的存活率逐渐降低,因长期环境恶化致使农业经济得不到充分补给,致使后期发展发无法得到保障。不科学的生活、生产方式,会使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水平失衡。河流、山川、土地等自然环境受到影响,酿成农业经济后期发展缓慢的结果。部分农业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家畜粪便、化学农药、化学药剂等对农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业化学药品如未及时清理残留于农作物,继而造成农业的经济损失。
2.2生产效率比较低
尽管我国的土地面积非常广阔,但是人均种植面积是非常小的,特别是对于我国南方来说,不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占地比较广,是以用来种植的面积比较小,同时,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以往的家庭是手工进行生产,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不够了解,同时也没有很好的运用,这种情况造成农业生产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待提高。
2.3结构配置缺乏科学性
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整体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农业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农业的主要引导力是市场,以至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市场的契合点过于关注,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条件。这就导致农户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目光盯着市场需求,而不顾本地区的土壤情况、地质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而盲目种植。因此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推动的过程中,应该保护生产条件,让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尽可能减少不合理种植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出现。
3改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
3.1加强环境保护
由于过于注重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致使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为解决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应从根本增强各级政府对环境的保护措施,并予以重视,不应为发展农业经济而损伤当地生态环境。因此,在农业的发展中,应当避免对农药的过量使用,影响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同时,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需加强对田间的管理,做好当地生态环境工作,防止由于环境问题,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环境的保护,可有效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长,并有效提高其生产效率,加大农作物的产量,以此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生态型循环的农业经济模式
生态型循环的农业经济模式主要含有沼气池能源循环利用模式以及农牧渔业综合生产模式。农牧渔业综合生产模式是对农、牧、渔进行综合种养,把人工饲养下的动植物群跟微生物群组合起来。利用物质能量在农、牧、渔三个产业系统食物链中,对能量进行逐级的使用,使得营养物质的能量利用率能够实现最大化。沼气池能源循环利用模式是将沼气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把农业生产过程中剩下的家禽粪便等有机废物实施反复的使用。使用沼气池不但能够把上个过程中的农业生产出现的有机废物实施处理,产生沼气作为下移过程所利用的物质,还可以优化农民生活条件以及生产条件,让农民能够运用到安全可靠的清洁型新能源。与此同时,沼气池内产生沼气之后,所剩下来的残渣中富含无机盐,所以这种残渣能够代替化肥,将其运用在农田土壤中,可以增加肥力,而且能够降低农田化肥的使用。这种模式做到了废弃物跟能源之间的循环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的农业生产的成本,而且还优化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及生产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3.3集约产业链条型农业经济模式
建设农业产品的加工处理以及农业产品的保障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是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基础,在这个链条中,是将每一个不同的过程进行融合,并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站在整体角度进行发展,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也即是生产、加工等其他环节的发展。整个产业链可以被划分为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将上游产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质运送到下游生产环节,对生产原料进行反复利用,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例如下游产业种植甜菜,然后上游产业将甜菜进行加工,制作成糖,然后再传送到酒精制造业。这一整条产业链的形成,就是集约化生产的缩影。对于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实施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地区的人力和物力,增强产业的集中性,减少分散度就是減少不必要开支的流出,提升了经济效益。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农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历史选择,传统的农业经济不再适应社会主义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技术革新和科技研发,消除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历史性飞跃。新经济背景下的农业经济模式拥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生产效益高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无比正确的战略选择。实现农业经济模式的转变需要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鹏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战术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9(01):14-19.
[2]李博.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4):635-636+640.
[3]王丹阳,李景保,叶亚亚,等.湖南省农业经济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的动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39(01):83.
[4]司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东平县东平街道农业生产综合服务队 山东省泰安市 2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