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强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通过我国农业产业技术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本文通过中国农业技术理论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意义
前言:農业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学习以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创新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的良好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若要提高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力,就要积极引进创新技术,发展农业技术。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含义及特点
(一)农业技术创新概念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活动。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即通过应用技术来产生经济利益。因此,发展农业技术创新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市场开放、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二)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生物性、区域性和综合性三大特征,即主体性农业和服务性农业。农业技术创新的研究重点是具有生物特性的动植物。另外,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同于其他技术创新,在农业生产中还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二、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不理想,不仅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投资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投资的65%左右。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资金的相关职能,实行促进和合理配置的措施,使农业技术创新得到有效发展。
(二)小农影响
小农经济直接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没有认识到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当农民看不到收益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就会产生,这与农业技术创新的外延是相冲突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逐步全面发展,坚持促进农业技术的原则,帮助他们完成农业技术培训,逐步将农业技术创新融入农民群众。
(三)开展农业技术创新的地区较少
我国的农业实力很差,创新农业领域很少。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空间很小,伴随着大量农业工具的引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尽人意,技术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使我国农业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这种改革不是增资等项目改革,而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
(四)农业技术创新的营销少
我国农业科技城市发展缓慢,农业技术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明显加强。目前,农业科学技术市场尚未引起重视和发展,有关农业科学技术市场的信息还不完善,不能有效地联系农业技术的买卖双方,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高效及时交易,非竞争性技术消耗意味着无法充分利用产品的生产优势。另外,我国农民人数少,农业技术投资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机会成本高,使得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下降。许多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农业技术创新主体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创新收益,从而形成我国农业技术市场有效供求不足的尴尬局面,这极大地抑制了农业技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五)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研体制不配套问题所致。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体制在宏观层面仍缺乏实质性的改革进展。鉴于农业技术创新的来源和活力相对落后,农业技术创新基础研究不足,制约了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一部分认为专利制度有利于鼓励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作用不大重要的,另一部分认为专利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经济回报。
三、加强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业技术创新既是经济创新也是技术创新,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问题。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培养优秀的农产品销售人才。销售人员以农业信息化和创新成本为出发点,获取更多的市场需求信息,为农产品销售提供高性能的信息,有效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使农业技术创新得到认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大力推广农村实践人才
完善农民的职业培训,加快发展综合培训网络,以进行农村职业培训以及城镇和乡村的职业培训。高校应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贷款补偿政策,对农林类专业学生给予优惠待遇。农村义务教育的广泛普及,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公共资金和学校建设补贴的标准。另外,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群众的知识水平。在中西部地区,选拔和组织城乡交流,鼓励和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
1)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改善农村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关系,加强农村基层部门工作,加强创新思想;2)加强农村管理队伍建设。培训和选择以农民为首的村级组织的骨干,增加杰出村庄的数量,以评估和记录社区官员的工作,并选举社区领导人。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进一步扩大大型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机构的直选范围。4)完善农村事业单位治理机制,发挥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有效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互动管理和自主权。
(四)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面对国家对农业科技的巨大需求,增强农业科技的自主性,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增强主体创新能力。一是要从战略高度增加农业生产,加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可持续发展平台,建立稳定的投资机制。其次,现代农业新知识要学习新理论,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引进国外高新技术。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应引入技术组织模式,加强农业技术的整合与组装,突破农业技术的主要技术,构建优质、优质、高效的质量体系。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农业技术创新的逐步深入,我国农民已经能够很好地接受和应用农业技术。新农业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新农业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季焜.以数字技术引领农业农村创新发展[J].中国农垦,2021(05):7-9.
[2]李振仲,常洁,闫丽新.如何看待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J].农业发展与金融,2021(04):39-44.
[3]侯东东,朱锋.浅谈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J].花卉,2018(04):230.
[4]李铁链,邵文娜.浅谈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现实意义[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51.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羊角沟镇人民政府 辽宁 1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