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宇辉
自新中国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路走来历经艰辛,披荆斩棘,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的面貌也由此焕然一新。
第十二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取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带领全国人民以雄狮觉醒般的气势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一轮建设,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国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布局外交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骄人的成就,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是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牢牢立足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基本国策,团结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断地奋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新时代的思想和基本方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与努力。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政策,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政策,继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经济的房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在法治方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要求;在党政建设方面,要严明党风党纪,反贪反腐常抓不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肃清政治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领导,人民的团结,更需要新的正确的思想的指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是完成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阶段”的重大战略安排,绘就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蓝图,开启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学者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灵魂,其蕴含的统筹布局的战略观、治国理政的方略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党法统一的政治观、人民为本的主体观、宪法至上的权威观、全面推进的系统观、良法善治的治理观、于法有据的改革观、依法治权的监督观、民族复兴的强国观、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等新观点新理念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牢牢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前进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新的“两步走”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用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时间轴上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明确“两步走”的战略,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完整勾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裝全党,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这些新要求新部署,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党的建设探索的新成果,对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六点要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基本的经济政策,以自我为中心,不盲目效仿跟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相结合,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结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飞跃,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的理论指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牢牢坚持这一新的思想,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世界意义,对于坚持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具有重要意义。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