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意味着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带来的是艺术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同样体现在音乐当中。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家中比较独特的一位,他的练习曲《离别》是一首饱含浪漫主义色彩与爱国主义色彩的作品。斯拉夫民族的气质给予了肖邦这样的音乐气质,肖邦的创作中体现了个人情感与民族语言以及爱国情感的交织。
【关键词】 浪漫主义;肖邦;斯拉夫气质;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100-02
一、意识与观念
什么才是一个时期最本质的精神体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必然是艺术。
纵观西方思想史,不同的时代有着对事物的不同认识方式,西方哲学家“伯格森”认为,艺术是打破人性与自然隔阂的直觉的语言。文学、美术乃是具象的、存在与空间的艺术,而音乐则是高度抽象的、存在于时间的艺术。
当一个民族将其民族中最深刻的本质表现在文学和艺术中时,人们就将之称为“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是一个追求共性的时期,在音乐表现中,相似的观念与意识,铸造了具有共同精神内涵的古典主义音乐。
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则在追求音乐中的“共性”时,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二、浪漫的精神
19世纪胡塞尔的现象学是“浪漫主义观念”最为直观的体现。这一学说提倡一种称为“本质直观”概念,认为通过归纳、推理等抽象的思维方式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要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需要用个人的直觉去体会、感受。而这种认识,则是完全主观的。在音乐中,浪漫主义音乐中所追求的个人情感的抽象化表达,极大程度上是对个人情感的“本质直观”,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性音乐观念,使其与古典主义音乐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也正是浪漫主义音乐这种对“个性”的“狂热”追求,使浪漫主义音乐成为浪漫主义时期观念最为出色的“代言人”之一。
浪漫主义音乐与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在观念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举例来说,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的前两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分别由浪漫主义作曲家“罗西尼”和伟大的古典主义作曲家“莫扎特”创作成歌剧作品。但是同是出自一位剧作家的两部作品,却表达出了不同的观念。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不同的多个登台的角色皆有不同长度的唱段,使得这部作品将剧中的每个人物的性格都表现得十分丰满,将主角与配角间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平衡。而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这种平衡的观念完全转变了过来,作曲家高度追求表达主角的心理活动,从而将其他角色的个性有意地“抹杀”,体现出了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除了在歌剧中,在室内乐、艺术歌曲中也表现出了相同的特征。
而在这一时期,有一位相对比较特殊的音乐家。他的作品虽然仅仅是钢琴作品,但他在音乐中结合了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有着浓厚的戏剧色彩。
三、炮火下远离的玫瑰
肖邦虽然从1831年起就生活在巴黎,但却始终深愛着他的祖国波兰。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俄国沙皇统治的革命,革命失败后,肖邦来到了巴黎。在巴黎,很多同他一样的波兰侨胞们认为应当做一些对祖国波兰的革命有所帮助的事情,比如创作一部爱国主义歌剧等等。但是肖邦对此并不热心,他所期盼的是波兰美好的明天,所以肖邦的音乐中始终贯穿着“希望”。
肖邦创造了丰富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他的作品比起浪漫主义的任何一位作曲家,都更加与古典主义的形式对立。均匀、平衡、经济等因素都不是肖邦的艺术特色,他的音乐是幻想式的、任意的。肖邦崇拜伟大的古典乐派,他的音乐精神很多来自古典乐派,但这些传承到了肖邦的音乐中就被精神化了。
肖邦曾经创作了大量的练习曲,这是他为钢琴音乐所做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肖邦的练习曲并不是单纯的练习曲,这与之前作曲家的练习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肖邦的练习曲除了练习之外,还教会人们如何感受和表现音乐,使得钢琴练习曲这一体裁的作品从单纯的练习曲升华成为一种“艺术化”的练习作品。
由于祖国革命的失败,肖邦被迫离开祖国波兰来到巴黎,在这一时期,肖邦创作了很多表现对祖国思念的作品。练习曲《离别》就是其中的一首。
肖邦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创作不再受到传统形式支配,但他的作品中仍然有着比较严谨的一些所谓的“古典主义范式”。
在曲式结构上,《离别》虽然是一首练习曲,但非常“巧合”的有着很严谨的三部曲式结构,将忧愁的氛围与紧张不安的情绪合理地安排在曲式布局中,体现出极为强烈的戏剧性对比。
首部是一首由从E大调开始的悲歌,谱首被标记了“cantabile”的字样,在低声部连绵不断的切分音型铺垫下,高声部奏出歌谣般的旋律。尽管作曲家使用了四声部的纵向结构,但在和声的横向进行上,却显得异常质朴,初看十分复杂的纵向结构,仿佛黑森林一般深沉,衬托着作曲家对故乡的思念。
乐曲进行到中部,作曲家的心绪貌似被什么东西触动,情绪开始变得逐渐焦躁不安,对家破人亡的恐惧和外敌入侵的愤怒,化为三度和六度的和声下行,激动的情绪在和声进行中不断被释放,然而就在情绪稍微得到和解的时候,作曲家通过反向模进再度将焦躁的情绪挑起,通过连续的下行与模进,情绪的张力被不断的积攒,在最后的部分,澎湃的激情终于被释放迸发,焦躁、不安的情绪在踏板的渲染下终于与作曲家的心灵达到了统一。
在经历了“波涛汹涌”的中部之后,再现部的音乐开始逐渐静了下来,黑森林般深沉的声音织体再次出现,将对故乡的思念带回到音乐中。在经历了中部焦躁不安的情绪后,首部中始终无法释放的压力,仿佛也在歌谣般的悲歌中得到了和解。在作品的最后,作曲家使用了和声大调,在叹息般的降六音中,全曲结束。
另外,作品中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氛围”的塑造。作曲家用其独到的和声构建,铺垫出具有浓厚忧愁氛围的音乐“气场”,尽管看上去,这些和声结构中充斥着大量的临时离调以及半音化处理手法,但其核心框架仍然建立在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结构上。在肖邦的所有创作中,都使用了这种极具“个性化”的和声手法,从而塑造出音乐在感官上的浓厚氛围,法国的印象派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而生。
四、古典观念的浪漫主义“升华”
波兰是中欧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个国家的作曲家多样化的气质。北欧国家的冷峻、斯拉夫民族的神秘给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民族文化。“玛祖卡”“波罗乃兹”,这些在音乐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且至今仍常被人提及的舞曲,均来自这个国土面积仅有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舞蹈,是人的天性,在每个民族的这种肢体语言中,充斥着每一个人的激情、热爱甚至是愤怒,成为每个民族固有的精神体现,而这种精神内涵,在肖邦的音乐中被化为三拍子的节奏样式体现出来。波兰音乐中的三拍子有着其独特的形式,与大多数三拍子的节奏样式不同的是,在波兰音乐中,节拍的位置不再决定重音的位置,重音的位置取决于音符的时值长短,比如在波兰民间音乐中,就有一种叫“agogic”的重音,指的是两个相连的音符中时值较长的那个。
肖邦的民族认同感是隐晦的。如果欣赏肖邦的音乐,尤其是圆舞曲,会很自然地认为肖邦的音乐有着浓重的沙龙气息,有着巴黎社交场上甜腻的浮躁。但对肖邦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在他的音乐中听到一种来自灵魂中的民族气质,一种来源于骨子里的不屈的、神秘的斯拉夫气质。而肖邦音乐中所谓的浮躁,仅仅是表象,是对巴黎社交场上的一种“无奈的嘲讽”。
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氛,沸腾着波兰民族的战斗血液;他的玛祖卡中闪耀着辉煌的骑士般的姿态;而在圆舞曲中,又贯穿着柔情蜜意俏皮话一般的幽默气氛。
除了這些带有斯拉夫精神的音乐作品中,肖邦还创作了幻想曲、叙事曲和即兴曲等诸多体裁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同样贯穿着神秘的斯拉夫气质,有时像魔鬼一般的神鬼莫测,有时又像水一般的妖娆动人,斯拉夫民族的气质通过肖邦灵性的音乐语言,凯旋一般地闪耀在他的练习曲中。
越深刻认识肖邦,就越能在肖邦的作品中感受到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肖邦的创作核心是多方面的,他将自身鲜明的个性与其爱国主义精神交织在一起,在忧伤中不失顽强,在失败中不失希望。爱国主义这一主题贯穿了肖邦的全部创作。
人们通常称肖邦的音乐为“隐藏在鲜花中的大炮”。而这门“大炮”所发出的“炮弹”却不仅仅是打到了人们的心中,更是直击灵魂深处。
参考文献:
[1]雷达.西方音乐史纵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夏基松.西方现代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6]保罗·罗宾逊.歌剧与观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侯宇辰,男,汉族,天津人,硕士学历,助教,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