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建
摘要:目前初中生数学已逐步进入由低阶段衔接高阶段的时期,在这期间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数学学科的特性主要有知识点相对复杂抽象,随着知识点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得到更进一步的跟进,为学生的理科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合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多角度分析调动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课堂;主动提问
初中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经验,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虽然能够逐步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到数学知识领域中的核心内涵。学生如果不能够将数学知识点进行透彻地理解,而只是进行机械化地记忆,那么学生在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并不会在脑海中迅速建立起相应的解题思路。因此,初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思路的更替,让学生能夠自主发觉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教师耐心的提问和解答,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具备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需要与本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探究精神,逐渐寻找到自己学习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获得提升。
一、 教师应该分配学习小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师在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时候都应该明确学生才占据着课堂的主要地位,教师进行任何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教师切忌将自己的思想理念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但是,由于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教师所具有的有效教学时间也是极为有限的,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并不会将过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知识点讨论,导致学生并不能够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明显问题,也无法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数学问题。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无法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学生的潜在能力无法在新的教学背景下被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积极使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讲述数学课程,将更多宝贵的数学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发现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2]。随后,教师可以逐步加大题目的难度,让学生共同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极为相似的,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也不会产生任何的隔阂。不仅如此,学生也能够在共同的商讨过程中发现他人思维当中的闪光点,还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具有较高效率的,学生也能够对因式分解公式运用得更加游刃有余。
二、教师应该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几何知识的学习在数学领域中一直都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几何图形种类的繁杂多变,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公式数量也会逐步增加。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几何图形公式加以记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原有的教学策略,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根据数学知识点的特性以及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发觉更多的数学问题,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加以解决。比如,教师在讲授不规则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知识的时候便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拥有更加深入地思考[3]。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对一些不规则形状的花坛或者绿化带数据进行测量,学生可以利用纸笔将花坛形状粗略地绘制在草稿纸上。很多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般的计算方式并不能够将此种图形进行精确计算,此时学生便会产生疑问,学生会考虑是否可以运用分割的方式将不规则的图形分解成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面积后进行数值的相加便是不规则图形整体的面积。另外,学生也会借此机会将经常运用到的几何图形公式加以区分和记忆。这样,学生便可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对计算公式加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被很好地挖掘。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也能够利用更多的精力研究数学问题。教师需要将让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提问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乐趣。
参考文献:
[1]王祥萍.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122-124.
[2]刘黎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教育,2020(03):26-27.
[3]杨丽.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求知导刊,2019(5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