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峰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过程。它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索以获取知识。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地理课堂教学;能力培养;自主探究
引 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老师为表演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主角,而学生则作为听众。以至于让作为以认知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同时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提升。而探究式学习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的学习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探究式学习,让地理课堂更加充满激情,我们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是可以结合学科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掌握基础知识。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较好的应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我认为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教材,设计问题,认真备课
就高中地理而言,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首要就是做好备课工作,熟悉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立足教材并结合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教学方法,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入新课。传统选择的教学一般是教师直接讲述,学生被动学习的填充式、灌输式的模式。这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塑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的塑造。
探究式学习的载体与核心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学习探究过程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以问题意识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问题的欲望。例如,在进行“地球上的大气”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大气圈作为地球圈层之一,对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如:“平均距离差别不大同样受到太阳辐射的地球和月球,月球昼夜温差极大而在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却极小,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联系生活,结合知识,构建情境
由于地理学科特殊们学科特点,学生在初步学习高中地理会有畏难情绪,认为高中地理知识点过多,难以记忆,而且离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性不强,从而容易丧失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样兴趣。
造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固是教师于授课过程中延续填充式的传统摸式,或者仅仅是围绕教材展开,缺乏趣味性,造成了知识与应用脱节的现象。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繁多的知识点,大部份学生在尚来理解的情况下直接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印象越来越差,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该将教村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探究式教学情境,将教材联系生活,从而创设探究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利用书本知识来认识地理现象。例如,在进行“气象灾害”的教学时,则可以联系近期实际的天气变化和一些典型的气象灾害来构建该课的探究式教学情境,如“近期(今年)哪些地方曾发生过较大的自然灾害?我们怎样来降低这些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三、重视互动,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互动程度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就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生生讨论,师生讨论的形式,按照提前分配好的任务,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之间既是问题探究的合作者,又是问题又是竞争者。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较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进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置下列探究性问题——举出身边的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怎样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引导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再生和不可再生中了解有哪些、有什么区别,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
四、积极引导,统筹全局
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以启发诱导为基本任务。学生作为探究者,是以通过探究、掌握知识为目的,然而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目标性或方向性,从而造成学习盲目,效率过低的后果。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展开探究式教学时过于“注重”学生主体的概念而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地把握“引”与“探”的关系,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牵引。例如在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可以逐步推进引导学生不断探究问题的本质,例如:“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发生在哪些区域?成因是什么?”“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怎样进行防治?”
总之,教师的教学要为了让学生能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形成和发展创新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參考文献:
[1]陈晨:国际探究式学习优秀范例集锦[M].北京: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版。
[2]汪权贵: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 南方论刊,200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