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体验式写生活动指导研究

2021-09-10 10:51周茹姗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9期
关键词:物体评价游戏

周茹姗

一、体验式写生活动内容的建构

1.依据幼儿经验兴趣,选择写生素材

体验式写生活动不以表现形的准确作为技法训练主要目的,所以不要根据物象形的繁简程度来选择和组织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生活中,游戏中感兴趣的事物。教师从生活环境,,参加活动,情感表达三方面入手,进行了写生课程的整合,将内容进行分类,大致为静物,人物,风景,动物。

2.结合主题背景,选择写生内容

主题活动是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学习活动,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提升他们在写生活动中的自主表达。主题活动的整体环境为写生活动做了渲染。将写生活动融合在主题活动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拓展儿童的认知和感受。如:开展“地铁”微主题时,幼儿通过搭乘,观察地铁等活动,在体验真实生活中积累高于生活的间接经验,感受到地铁的神秘快捷。在此经验上进行创造写生,形成生活记忆画。

二、开放性写生环境的创设

1.材料多元化,激发幼儿创作

在写生活动前期,教师会提供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自主绘画。但多元材料的使用和工具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各方面的培养。

2.场地多元化,扩展幼儿的创作空间

教室并不是幼儿进行写生创作的唯一场地,为了给幼儿创设多元的绘画空间,我们户外增设了涂鸦墙,让幼儿尽情的体验自然发挥创造力。此外,我们还将写生的场地延申到周边社区。其次,我们也重视家园共育,利用假期周末,家长陪伴孩子背上画架,进行写生。

3.区角效益化,尊重幼儿的作品

在写生区角创设时,教师会根据幼儿写生的内容,投放名师名画,绘本以及实物。如秋天时教师投放《一园青菜成了精》,孩子们通过一米菜园的实地观察,再通过欣赏绘本中每种蔬菜的插图,再写生时创作的蔬菜们活灵活现,还有故事情节。将环境进行美化,让幼儿感受美。如写生区与水培区相结合,利用网格进行悬挂各种水培的绿植,不仅使环境得到美化,也提高了幼儿写生的积极性,并进行跟踪试写生。

三、 “游戏化”指导策略生成

幼儿写生时由于个性心理的发展,在认知水平,感知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造型表现具有多种特点。如符號性,夸张性,主观处理表现性,装饰性等。其次,幼儿由于画不准形,写生时将错就错,随意描画形象。再次,幼儿写生的特点是局部观察,从局部具体描画,或依物象外形的起伏变化勾画轮廓。在实施课题研究时,教师针对幼儿写生特点,生成了指导策略,通过游戏式体验促进幼儿核心经验的建构。

1.重观察

体验式写生的基础是观察。启发幼儿观察注意从大处到小处,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分析,以便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可以多角度感知写生对象特征,对物体的质感,形态和性质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因此,写生时教师积极创设条件,提供各种机会激发幼儿运用眼,口,手,鼻等各种感官参与到观察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方式进行互动。

2.绘技巧

幼儿在表现复杂的自然形时总会无从下手,或者画面细节过多但大形不准。对物体的外形不能完整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化”的指导让幼儿掌握概括和简化的技能。例如: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牛》,让幼儿体验到简单的线条抓住物体的外形特征也能表现的惟妙惟肖。

3.识结构

写生绘画往往会要求幼儿基本画准形象,那就要掌握物体的基本结构。一件物体各部分的比例,结构构成形体的基本特征。教师可选择拼贴游戏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例如:《静物》写生,活动前,教师准备一些瓶颈,瓶口,瓶身的基本几何图形,幼儿先观察静物后再摆一摆,将自己观察到的瓶子的结构,位置和大小比例拼出来,再来进行写生,最后孩子的作品基本能表现出瓶子的结构特点。

4.识空间

在写生成组物时,由于物体的前后位置产生遮挡现象,幼儿往往容易忽视物体间的空间关系。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教师设计了《谁躲起来了》的游戏,让幼儿掌握了“透明画法”。如:在活动前,出示一些常见的物品,用写生板遮掉一部分,幼儿已游戏竞赛的形式进行补画。区角中也提供一些被遮挡的画面,让幼儿进行补充被遮挡的部分。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会了解遮挡关系,明白看不见的部分会藏起来,在写生表现时也会尝试利用“透明画法”。

5.增构图

幼儿在写生时受“自我中心”意识影响,处理画面空间关系时就不能根据物象的真实情景描画。常常不管从任何角度观察一组物体,表现的构图形式都是平面式的。为此,教师带领幼儿到幼儿园最高处,学做小鸟,从上往下看观察操场上的人,物。教师提问:操场上你还能看到小朋友互相遮挡吗?你还能看到很高的旗杆吗?把画纸当做地面,地上的景物互不遮挡的表现出来,掌握了鸟瞰式构图。

四、全面客观的性评价

1.评价主体幼儿化

首先,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成功的愉悦。在评价中引导幼儿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品,我们充分尊重幼儿写生创作的思维。通过自评提高幼儿对写生活动的兴趣,得到同伴和教师的肯定后更能激发有的创作欲望。如:写生《我的爸爸妈妈》,一名幼儿很自豪的说“我画的是我的爸爸,他是一名军人。”其他小朋友都很有兴趣,有人提出问什么边上有框,孩子回答:爸爸在北京,我是视频给他画的。孩子们有的开始鼓掌起来。

其次,生生互评,产生共鸣的乐趣。同伴间的互相评价,不仅能让幼儿及时关注他人作品的优点,提高观察力及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促进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进而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幼儿互评时,教师要把握住评价的指向性,引导幼儿全面评价作品,要将评价结果和幼儿的创作过程结合起来。例如:写生《玉米》活动中,教师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一名幼儿指着一张画说:“这一幅,因为它好看。”教师追问:“哪里好看?”“他的玉米很大,一面的玉米粒很多很齐。”幼儿关注到了画面构图的饱满,以及画面的细节处理。在接下来的互评中,幼儿各抒己见。

此外,在评价中教师还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美术活动的评价中。如教师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幼儿写生作品展等机会,引导家长参与评价。

猜你喜欢
物体评价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爆笑游戏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