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崴
摘 要:小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观察法对小学生科学实验课堂的表现进行调查,指出课堂秩序不佳、学生合作意识不足的问题,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对小学科学实验课堂进行设计,提出提升学生科学实验操作能力的方法,完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流程。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当下,科学实验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手段。然而,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当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潜能,影响了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效率。因此,科学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索改进实验教学的策略,促进学生在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享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学科,通过科学实验,学生可以在探究、合作、思考、总结的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然而,当下的科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实验课堂秩序混乱。小学生天性好动,很多学生将科学实验课堂视为玩耍的场地,在实验室内与同学聊天,与伙伴打闹,将学科实验视为游戏环节,导致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②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在科学实验课堂,教师通常会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然而,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与同伴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合作探究的低效性。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提升学生实验兴趣
提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可以有效解决课堂秩序不佳的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索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①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当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想要确保实验活动顺利开展,保持学生的实验热情,教师必须做好实验设计的准备工作[1]。在设计实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小学生的喜好和科学素养,设计合理的实验教学环节,通过提问、情境创设等方式,提升学生实验课堂的情感体验。②肯定学生实验结果。小学科学实验相对简单,通常来说,学生都可以通过思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成果。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内容,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肯定,保持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针对小学生合作意识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①介绍合作实验方法。小学生对合作和实验的认识都有所不足,因此,如何通过合作完成实验,也是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开展实验,如小组在实验之前应该明确分工,每一个成员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实验任务。②适当组织组间竞争。学生具有一定的集体榮誉感,适当的组间竞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思考,得出探究结论,有效避免学生不参与实验活动问题的出现。
(三)教师科学提供指导
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实验之前,需要制订明确的实验计划,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必须使操作方法、实验流程等符合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后,还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2]。对小学生而言,虽然科学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却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保障其实验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科学的实验指导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①观察学生实验过程。想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观察,了解其在设计、操作、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帮助。②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得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③培养学生的实验态度。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的目标不是为了帮助其完成某一个实验,而是培养其科学实验的态度,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完善细节,认真思考。因此,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态度,引导其注意细节,细致探究,实现教师指导的价值,提升科学实验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自主探究、人际交流、创新思维等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为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当下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保障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程概念体系建构与教学价值[J].教育探索,2019,320(2):51-55.
[2]张鹏利,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观察方法:基于感知觉特性的视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390(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