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霞
摘 要:作为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化系统直接影响发射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发射机的维护也会直接受其影响。文章简单分析DF100A广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的构成,深入探讨DF100A廣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方法、典型故障及处理,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广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自动调谐
0 引言
DF100A广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在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维护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有着出色表现,但该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应被忽视。为保证系统的效用最大化发挥,本文围绕该系统运维开展具体研究。
1 DF100A广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本文研究的自动化系统可细分为软硬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各种板卡节工控机,如数/模转换卡(PCX-3008)、模/数转换卡(PCL813)、数字输入输出卡(ISO-P32C32)、串口转换卡(RS485),具体功能涉及发射机模拟信号采集、8路马达控制、状态监测、信号输入输出等。此外,还涉及控制和调谐功能的外围板卡。软件主要负责备份,构成简单。系统可基于接口转换板实现对发射机各开关量的实时监测,信号调理板能够将8路马达位置传送给工控机,调谐可获得依据支持。自动化下位机可实现所有实时状态的每秒上传,在异常或故障发生时,可自动化报警。系统可通过一个开关切换手动和自动模式,操作较为灵活,具备故障监测等功能,且能够实时传送数据,如系统出现问题,值班人员可通过手动切换系统模式为安全播出提供保障,系统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1]。
2 DF100A广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方法
2.1 倒频调谐过程判断分析法
倒频次数较多的短波发射机很容易出现故障,因此可基于倒频调谐过程判断分析法解决相关问题,这一过程需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遥控接口板、调谐电位器等部件。以调谐电位器为例,倒频调谐过程判断分析法的应用需关注故障引发的允许调谐指示灯不灭,此时需对马达电源板进行检查,并全部拔掉8块马达板,随之观察±15V指示灯(马达电源板)的变化,如插上某一块时发现灭掉的-15V或+15V指示,即可判断问题源头。如发现末前调谐马达存在问题,需拔掉随动电位器马达插头,以此对电源板指示进行观察,判断故障源于调谐电位器还是随动电位器,随之开展针对性处理。以控制频道键继电器为例,倒频调谐过程判断分析法的应用需考虑开机时和检修后该处容易出现故障的特性,这类故障会导致出现频率不变的一单元后面频率预制板和手动倒频频率合成。在具体的故障处理过程中,需围绕射频连接线、频率合成器、频率预制板、遥控接口板等开展,通过逐一排查锁定故障并进行处理[2]。
2.2 自动化报警数据分析法
自动化报警数据分析法也可较好服务于系统运维,该方法较为适用于发射机异常且系统不报警情况,为保证播音安全,需考虑经常倒频催生的大量真空电容,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真空电容很容易引发真空度不足、漏气、耐压降低等问题,这类故障在初期往往无法快速锁定。在自动化报警数据分析法的应用中,需对自动化系统进行查询,基于异常报警记录,调用自动化每秒记录表值日志,以此分析表值变化情况,即可为故障点的锁定提供依据。对于故障率较高的调谐、负载电容来说,正调谐的发射机、基于最大化输出功率的负载调整会导致高末调谐电容、高末负载电容的频繁使用,故障出现概率将大幅提升。以高末负载电容故障为例,该故障属于阻抗失配,会导致寄生震荡出现,通过自动化报警数据分析法,即可在初期发现这类问题,有效抑制故障发展。
2.3 自动化弧光取样分析法
四路弧光取样安装于重点部位,包括平衡转换器、谐波滤波器、槽路、高末负载,弧光取样板可在这类部位出现打火或异常时自动发出报警信息,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处理即可获得依据。为规避误报问题,调试准确的弧光取样板极为关键,自动化弧光取样分析法需要在其中得到充分应用。对于打火轻微的负载,系统会提升弧光出现于负载小箱,打火严重的负载会存在反射功率、高末阴流过荷。基于相关故障的具体表现开展针对性处理,即可避免严重过荷、元器件烧坏等事故出现,故障扩大化的有效预防也可同时实现。
3 DF100A广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的典型故障及处理
本节将围绕3种典型故障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具体涉及调谐随动电位器中心抽头接触不良、调高压超时故障、高末调谐超时故障。
3.1 调谐随动电位器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接触不良的调谐随动电位器中心抽头很容易因长期使用出现,受人工手动调谐的精度影响,无法分辨的细微电流不会影响调谐点的寻找。但对于能够实现较小电流变化分辨的计算机来说,自动调谐很容易出现无法找到电流最大点或最小点的情况,谐振点自然无法确定,这与接触不良的调谐随动电位器中心抽头接点存在直接关联,自动调谐失败的计算机会导致自动倒频、开机操作无法完成,一般需要更换调谐随动电位器解决故障。具体故障处理需将马达转到高限位置,将随动电位器取下。基于伺服电机高限位时电阻值进行新电位器的调节和安装,随后将发射机恢复。此时谐振点仍无法由自动调谐找到,这是由于系统采用预置点调谐,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系统的“热播”功能,以此对随动电位器进行快速校正,以恢复正常的自动化系统。基于先手动开机的频率运行图的播音频率,“热播”功能在调谐正常后可将马达位置保存。热播频率保存好后,控制系统可在倒频或开机时让马达在自动调谐时运行到预先保存的位置,随后开展自动调谐,换频调谐时间能够有效缩短。热播频率保存好后,存在两条上位机的调谐马达位置,将故障电位器更换,打开发射机,人工进行自动状态下的半自动细调谐,手动调谐方式为主,以此调整发射机为最佳状态,此时调谐马达所在的位置与事先保存好的调谐马达位置差异较大,通过将发射机落高压,将随动电位器固定联轴节的定位螺丝松开,将随动电位器轻轻转动,保证二者位置基本一致,随后将随动电位器重新紧固,即可完成校正,故障将顺利解决。
3.2 调高压超时故障
自动开机时的短波发射机很容易出现调高压超时故障,始终处于低功率状态的设备会导致开机时间逐步增加,内部功率会逐步增加至额定工作标准,正常工作状态指示灯会随之亮起,但8 s左右该灯熄灭,同时存在逐步上升的内部电压,红色报警灯闪烁,“调高压超时”指示灯最终亮起。通过对处于何种数值偏高故障点的判断,针对性分析原因,如故障源于人为因素,可基于自动化数值表校对调节取样标准,以此得到“0”刻度状态始终维持的系统化运行。如故障与人为因素无关,则一般源于线路接触不良,此时需要将自动控制单元门打开,闭合总开关后保证设备始终通电,随后进行测量取样,如小接口端电压无显示读数,则标准该处不存在通过的电流,如存在读数则表明存在通过电流,此时需对线路接口通畅性进行检查,线路板卡也需要针对性检查,最终完成故障处理。
3.3 高末调谐超时故障
正常通电后的短波发射机存在逐步上升的功率及电压,逐步稳定于高压状态后,存在逐步正常的10kV谐波高压,此时观察系统仪表盘,如存在非正常指示状态的负载及协调性马达整体转动,即可判断出现高末调谐超时故障。高末调谐超时故障源于相关参数设置错误,这种参数错误在步长或力度较小情况下可实现马达正常驱动,但存在相对较小的每次整体驱动距离,既定数值的调整耗时会大幅提升,最终引发高末调谐超时故障。此外,负载马达或调谐马达线路故障也可能引发该故障,高末屏流如无法在既定的时间内有效调整便会引发该故障。这类故障需要通过重新设置马达参数解决,同时需要科学处理线路,及时校准屏流取样数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DF100A广播发射机自动化系统的运维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调高压超时故障、高末调谐超时故障等内容,则直观展示了运维工作路径。为更好发挥系统效用,基于软件与电源改进、数据服务器设置的系统更新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李金彤.DF100kW发射机谐波滤波器的改进方案[J].广播电视信息,2020(11):87-89.
[2]吕剑北.DF100A短波发射机调谐故障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136-137.
(编辑 王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