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10 12:58居晨浩王晓晓李茜茜张浩成冷志伟
健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医养慢性病

居晨浩,王晓晓,李茜茜,张浩成,冷志伟,郭 清

(1.浙江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2.杭州师范大学 医学部,浙江 杭州 311121;3.浙江中医药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4.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数据显示[1],截至2018年年底,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省总人口14.3%,浙江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99%,上海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95%,均高于全国11.9%的平均水平。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以及老年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导致社会和家庭对老人照护服务的负担逐渐加重。医养结合是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举措,能够将医疗护理、康复理疗、养老照料等多方面服务相整合,有效缓解当前的养老压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焦虑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之一[2-3]。本研究调查江浙沪地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焦虑状况,以期为进一步发展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9年11—12月在江浙沪地区随机抽取11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对机构内36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在养老机构内生活3个月及以上且年龄≥60周岁。排除标准:①目前正在接受心理治疗者;②存在认知或言语听力障碍不能正常交流者。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28份(90.6%)。其中男性153人(占46.6%),女性175人(占53.4%);60~69周岁30人(占9.1%),70~79周岁120人(占36.6%),80周岁及以上178人(占54.3%);未婚33人(占10.1%),已婚143人(占43.6%),离异或分居29人(占8.8%),丧偶123人(占37.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3人(占31.4%),初中107人(占32.6%),高中/技校/中专80人(占24.4%),大学专科及以上38人(占11.6%);每天锻炼88人(占26.8%),每周锻炼一次以上71人(占21.6%),偶尔锻炼117人(占35.7%),不锻炼52人(占15.9%);有同伴一起入住100人(占30.5%),无同伴一起入住228人(占69.5%);与子女联系紧密133人(占40.5%),一般133人(占40.5%),较少62人(占19.0%);每日睡眠时间>9小时72人(占22.0%),7~9小时150人(占45.7%),5~6小时94人(占28.6%),<5小时12人(占3.7%);患慢性病数量0~1种81人(占24.7%),2~3种203人(占61.9%),≥4种44人(占13.4%);经常参加老年社交活动102人(占31.1%),偶尔参加163人(占49.7%),不参加63人(占19.2%);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的照顾32人(占9.8%),需要他人适当帮助137人(占41.8%),能自理159人(占48.4%)。

1.2 调查工具 ①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锻炼频率、社交活动等;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用于评定受试者的焦虑主观感受。由自评者结束评定后,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得出粗分,再经过公式计算后取整数部分即为标准分。根据评分标准,<50分的为无焦虑症状,50~59分为轻度焦虑,≥60分为中重度焦虑。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录入问卷数据,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老年人焦虑症状发生程度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老年人焦虑程度与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方法。纳入老年人焦虑症状发生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症状情况 被调查老年人SAS得分为25~75分,平均(45.64±10.8)分。根据SAS评分标准,328人中存在焦虑的有115人(35.1%),其中轻度焦虑77人(占67%),中度焦虑35人(占30.4%),重度焦虑3人(占2.6%)。

2.2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症状的单因素分析 根据SAS评分标准,分析不同焦虑程度老年人间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锻炼频率、有无同伴一起入住、与子女联系频率、睡眠时间、患慢性病数量、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11个因素的差异。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锻炼频率、患慢性病数量、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活动为老年人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均P<0.05)。见表1。

表1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n(%)]

表1(续)

2.3 老年人焦虑程度与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将老年人焦虑程度分为三个等级:无焦虑症状、轻度焦虑、中重度焦虑,分别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锻炼频率、患慢性病数量、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活动)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焦虑程度与文化程度(r=-0.190)、生活自理能力(r=-0.205)呈负相关(P<0.01)。

2.4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以焦虑程度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模型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锻炼频率(P=0.008)、婚姻状况(P<0.05)与老年人焦虑程度相关。SPSS将婚姻自动转化为3个哑变量,分别为婚姻(1)、 婚姻(2) 、婚姻(3),代表未婚、已婚和丧偶,参照组为离异或分居。婚姻(2)、婚姻(3)的回归系数检验P<0.05,提示已婚、丧偶老年人焦虑发生风险均低于离异或分居老年人。见表2。

表2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发生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中,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5.1%,低于刘立珍等[5]、郑海等[6]对一般养老机构老年人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其原因可能包括:①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较为全面,使得老年人患慢性病所致的身体不适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而本研究中患慢性病数量与老年人焦虑症状发生程度有关,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7],因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年人的焦虑情况;②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江浙沪地区的老年人,且样本量相对较小,样本代表性不如基于全国范围内的调查设计研究,老年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养老观念等可能会与其他地区的老年人存在一定的差异;③本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了正在接受心理治疗以及存在认知或言语听力障碍不能正常交流的老年人,而这类老年人的焦虑状况可能更加严重。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焦虑程度与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呈负相关,与国内研究相一致[8-10]。提示要多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保持老年人的认知程度,增加老年人的文化素养。医护人员要根据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老年照护人员要视情况对照护的老人予以适当的帮助,尽量保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加老年人对自身生活的参与感。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锻炼频率、婚姻状况与老年人焦虑症状发生相关联,与国内研究结果一致[11-14]。提示要针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此外,未婚、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有更高的自杀倾向,而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护作用[15]。这提示要对离异或丧偶的老年人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的测验,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

有研究[16-17]发现,饮食习惯可能与焦虑状况有关,老年人的能量摄入越高,其焦虑水平也越高,不良的饮酒习惯会加重老年女性的焦虑症状。本次调查虽未开展对这两个因素的研究,但也应当予以重视。要倡导老年人形成健康饮食习惯,尤其要注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的老年人。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研究结果,应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第一,在线上利用志愿服务相关的平台,寻求心理健康相关的社会组织、院校师生提供志愿服务,如通过电话联系、当面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进行有关老年心理方面的健康宣教等方式,提高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第二,在线下机构内老年照护人员要加强老年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对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评,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尤其要注意离异分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等特定老年人群,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由专业的心理医生、顾问进行干预;第三,从老年人自身角度出发,要倡导老年人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织社交活动,并引导其进行有规律的、适度的锻炼,尽量保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医养慢性病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医养当兴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