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型校园设计研究
——以合肥万科第四十五中学为例

2021-09-10 09:05周亚东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安徽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入口景观设计校园文化

周亚东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1 研究背景

1.1 校园景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迎来了知识经济腾飞的时代,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在社会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校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2 校园景观建设逐渐成为实现校园公平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育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校园景观设计,通过景观设计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学校的硬件,完备的校园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设施为师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阵地,使学生在校园求知、求美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的外部环境营造中,试图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孩子们在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学习。

2 校园景观空间解析

2.1 校园景观构成要素

2.1.1 校园边界

校园边界分为开放式边界和封闭式边界。开放式边界是与校园外部环境融为一体的非实体视觉形象,学校与外部环境没有明显的人为隔离特征,但一般具有山体、河流等自然隔离要素。封闭式边界以实体的形式限定校园区域,可以是通过围墙、沿街建筑、垂直绿化形成的边界视觉立面围墙。

2.1.2 校园入口

校园入口区是连接校园与城市(乡村)外部环境的通道,是展示校园风格面貌、文化特色的重要区间。在设计校园入口区时,要根据进出校园的车流量和人流量来控制入口区尺度,包括入口标志物大小、植物、灯具形状和布局等。如果能够结合当地地域文化,体现出校园文化内涵,更能给人以文化熏陶和美的享受。

2.1.3 校园建筑

在构建校园建筑景观的地域文化方面,重视校园文化与历史地域环境的结合,熟练应用尺度、比例、色彩、空间组合等设计手法,营造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教书育人环境。

2.1.4 校园雕塑校园雕塑常常是校园景观的标志物,能够在视觉上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还能反映相应的文化内涵,它是体现校园文化的主要人文景观之一,对提升校园整体意象有着重要作用。校园雕塑不仅能够美化校园环境,还能对学生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其所具有的文化表达力是打造中学校园景观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元素。

2.2 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2.2.1 整体性原则

①满足使用对象的需求。校园景观的使用对象是全体师生群体,师生对校园景观的需求不仅是美观可看性,也需要通过景观建设营造静谧的学习空间或是活泼的户外活动空间等。②符合校园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位置对校园环境有着不同的影响,景观建设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遵循生态的原则,尊重本地的历史文化。

2.2.2 特色性原则

在城乡均衡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学校园在硬件设施上的差别越来越小,校园建设趋于统一,造成学校独特性的缺失。中学校园景观不仅有别于城市景观(乡村景观),也有别于其他校园景观,打造具有独特文化意象的校园景观,才能引起师生们的情感共鸣。

2.2.3 持续性原则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容,在中学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上要有发展的眼光,将过去文化的精髓保留,加入对新的校园文化的理解,在整体性的原则下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景观,打造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新时代校园。

2.2.4 艺术性原则

如何利用校园景观这一物质载体表达校园文化,这就涉及造景,造景必须遵循美学原则。良好的校园景观所表现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够更加吸引师生的目光,引发人们的思考,才能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更容易被人们所领悟。

2.3 现代景观型校园营造

综合运用景观设计学、经济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原理,系统进行校园景观设计,增强学校师生的校园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和对外辐射力。

3 合肥万科第四十五中学校园设计解析

3.1 区位环境分析

合肥45中新校址位于万科森林公园项目B4区,总建筑面积约33000m,可容纳学生2400名。项目用地作为社区公共功能中心的一部分,东侧为社区商业,南侧为小学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场地南侧为贯通小区的主干道固镇路,有良好的城市绿带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在于考虑场地东南角作为社区公共中心及主要道路入口的城市形象,同时合理地解决内部功能要求(图1)。

图1 场地区位图

3.2 校园总体布局

常规建筑占地面积约5,800m,则实际室外开放空间面积33,292m,以48000m指标总用地计算室外开放空间面积应达到42,200m,常规建筑设计形成的室外活动场地难以达到标准的设计要求。通过底层架空以增加学校活动场地,但部分功能需位于首层,仍然会占据部分室外活动场地。将首层建筑以方便到达的景观绿地覆盖,以立体的方式最大化地创造多样的室外活动场地。基地面积基本可作为学校场地,室外活动场地基本达到标准要求。统一布置室内及室外功能要求,进一步整合建筑与景观在最大化室外活动场地的前提下形成最终方案(图2)。

图2 总平面图

3.3 校园详细设计

3.3.1 校园流线设计

如图3所示,位于建筑下方的半室外空间与室外操场直接相连,又有着不同的空间性质。两者间的高差形成提供丰富的室外楼梯作为休息活动和观演的场地,而有顶的室外空间也将更加方便的在不同的气候下使用。其中主入口位于场地西侧中央,提供了前广场以及岛式停车道方便学生接送。入口大厅及行政办公体量位于教学功能中心位置,与西侧主入口直接相连,同时也为老师办公教学及学生服务提供最便捷的流线。大厅二层向外悬挑,以下方大尺度的45字样作为入口的标识,引导人群进入内部的大厅空间。

图3 流线布局图

3.3.2 校园建筑设计

如图4~图6所示,空间内部的绿坡、平台、抬高以及下沉的区域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为各种的活动提供了不同性质的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不仅活动场地面积上的增加,更大大提高了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多样性,提供了各种有创造性的室外场地空间,成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最佳的交流场所。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同样注重公共空间品质的营造,以横向的空中连廊以及公共的活动空间打破单一长廊的固有空间形式,提供便捷流线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图4 建筑设计1

图5 建筑设计2

图6 建筑设计3

3.3.3 校园景观设计

屋顶景观以硬质铺地结合部分绿化为主,同时以景观植被及室外座椅家具定义不同的室外活动区域,结合相应的建筑功能形成丰富的室外活动教学及休闲空间。同时通过北侧食堂以及南侧图书馆和体育馆之间的内院,以及教学楼中的学生活动区域,也将公共开放景观的概念进一步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绿化屋顶、架空层以及内院的结合也从生态角度进一步提升了建筑自身的可持续标准,包括对于空气的净化和雨洪排水压力的缓解,以及半室外空间的营造和对于过大局部风压的控制。结合理性的室内外划分和立面及窗户材料细部的设计,将会显著地降低整体建筑的能耗。

4 结论与展望

方案以场地景观作为整体设计的核心,将建筑的首层与景观形成一体,在二层提供了大量的架空空间,作为半室外的活动场所,并通过缓坡及景观设计,与首层场地整合为一体,从而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最大化了室外活动空间的可能性,而绿化屋面的使用也会有效地改善建筑场地内部环境及降低能耗。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与设计原则,构建了时代性与文化性兼备的校园景观环境,提升了校园空间环境品质,营造了现代景观型校园。

猜你喜欢
入口景观设计校园文化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秘密入口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