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太理
2020年12月8日,针对成都市郫都区出现3例新冠肺炎确诊者这一疫情,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该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成都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要求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模范生”的姿态,在四川得到最新的显示。
人们注意到,在这种高度戒备紧张的“战时状态”中,彭清华在对待一件“小事”的态度上表现出超常的认真,做出的指示特别耀眼。这件事与一位年轻患者有关。
在确诊的3名患者中,一位20岁的赵姓女孩是另外两例病患卢某、赵某的孙女。该女孩的工作是在酒吧负责调节气氛和营销,在近14天中曾去过好几个酒吧以及其他公共场所。
在赵姓女孩确诊后,包含有其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和详细行程信息的流调截图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被转发。接下来的遭遇,是她没有料到的。
作为一名患者,得了新冠肺炎已是不幸,更不幸的是,被确诊后,她遭受了汹涌的网络暴力,被一些网民“围殴”。有人给她打电话,发短信,谩骂她。她因工作辗转多个酒吧,便称其为“转场皇后”;又因其工作一般是深夜,她又被冠以“夜店咖”;因为她到过多个公共场所,在未得病前没有戴口罩,说她“有毒的女人到处害人”,诬其为“毒王”。
赵姓女孩感到相当委屈:“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攻击我。我当时也确实是不知道我奶奶确诊了,如果知情我肯定不会出来,谁也不愿意闹成这样。”
由抗疫衍生的这番舆情波涛,颇给人节外生枝的意外。抗击新冠毒魔,万众一心犹恐其力有所不逮,却还发生把患者视同病毒而恣意进行网络群殴的事件,更是让人忧思。人们担心,这股斜刺里杀出的网络暴力,除了对人权、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对病患人格尊严的践踏,与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格格不入……种种不是之外,它是不是一种潜藏的社会病毒?
在法治社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都必须严格依法办理,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
我国法律对于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有相应立法。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民法典将隐私权纳入人格权范畴。人格权编第二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明确定义隐私为“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同时,有针对他人个人隐私编造不实言论、捏造事实、公然侮辱辱骂、进行恐吓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或将面临拘留或罚款的处罚。情节严重,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诽谤罪、侮辱罪入刑标准的,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侵害人的刑事责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去年2月9日发布的《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第三项规定,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因联防联控工作需要,且经过脱敏处理的除外。
虽有法律条文,但面对汹涌的网络“群殴”,一个弱者能做什么?赵姓女孩几乎袒露于公众的聚光灯下,她无力分辩,没有丝毫力量招架,更遑论拿起法律武器问罪于虚拟的加害者。
近年来,网络“群殴”时有所闻,因其褒贬效应远超传统的“看客”现象,故不可小觑。传统看客喝倒彩,得亲临现场鼓噪;当代看客的褒贬,只需轻点手指,就可以把他的情绪一股脑泼向对方,而对方的真实处境如何,可以不管,也无须知晓对方的贫贱善恶。“群殴”后,他(她)还不想承担法律后果。这个虚拟空间,很难说不是“法外之地”。
赵姓女孩遭遇的网络暴力,看似小事,实则不小,既是关乎法治社会建设,也是关乎依法防疫控疫工作。彭清华对成都疫情防控的处置,对因之衍生的网络舆情中网络暴力的重视,体现了法治时代领导者的担当和头脑的清醒。正是由于此二者都指向对人的高度重视,即对人的生命权、人格权的尊重,在這个意义上,省委书记所关心的就不是日常小事,他强调的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坚决制止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都很现实,更应引起社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