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摘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促进中日两国关系友好,日本方面于1950年成立了“中日友好协会”,中国方面于1952年提出了“以民促官”的对日外交方针。在中日邦交尚未恢复正常化的时期,中日在不断摸索两国的交流方式。尤其是1956年3月日本方面成立了“中日文化交流协会”后,中日间直接的学术文化交流从这个时期起越来越显著,日本文学者们也不例外加入了这一时期的访华团中。本文主要考察日本文學代表团在访华结束之后所撰写的有关访华作品,分析其作品中展现出来的中国形象。本文的研究内容对认识战后日本的中国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发展现代中日两国关系,也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1950年代 日本文学代表团 中国形象
一、引语
1957年10月26日,受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协会的邀请,由山本健吉为团长的第二次日本文学代表团访华。成员有井上靖、十返肇、堀田善卫、本多秋五、多田裕计、中野重治。一行七人由香港进入中国内地,29日从广州直接北上进京。日本文学视察团在北京停留十一天,于11月11日南下上海,在上海停留八天(期间杭州两天,苏州一天),山本健吉、井上靖、十返肇三人由于工作原因于19日从上海向广东出发,先踏上了回国之路。剩下成员堀田善卫、本多秋五、多田裕计、中野重治四人于20日早晨飞往重庆,去往重庆这组成员又去了成都再返回重庆后,沿着长江水路前往武汉,于12月4日踏上回国之路。堀田善卫一行此次中国之旅长达四十天,回国后各自都以此次访华的见闻创作了作品。例如堀田善卫写了《在上海》,本多秋五的《重庆印象》。
二、堀田善卫与《在上海》
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堀田善卫作为国际文化振兴会上海事务所的雇用人员被派驻上海,在上海前后一共生活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直到1946年12月回到日本。1957年堀田善卫作为日本文学代表团的一员第二次访问中国,在回国将近两年之后,他结合自己在旧中国的经历与在新中国的所见所闻,采用回忆录、评论和随感等互相交织的形式,撰写了《在上海》一书。
1957年的中国之旅让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上海这座城市。此前“万事混沌”是旧上海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堀田在书中这样说道解放前的上海:街上混杂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不仅仅是这座城市唯一的特征,乞丐、流浪汉、妓女、偷盗、帮派团伙等也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基本属性。(堀田善衛:P48) 1957年10月再次来到上海,关于新上海面貌,堀田评价道:如今的上海已不再是原来的上海,“万事混沌”的局面就像噩梦一般被完全一扫而空了,街头到处再也没有恶臭味,换个说法就是整洁、非常的清爽,完完全全变成了一座中国的城市,工业在稳步发展,朝气蓬勃、充满阳光活力的孩子们显得格外明显。(堀田善衛:P84)另外,在书的结尾,堀田说道:我这次中国之行,感受到的是革命解放同时给中国带来的复苏。如果将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到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秦王、汉武、唐宗、宋祖等各个历代王朝中来看,那应该被称为人民的王朝。(堀田善衛:P202)
堀田通过这次的新中国之行,惊叹新中国的变化,从内心深处表达了对中国的善意。并且高度评价了通过革命解放实现复苏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也由此同时不禁唤起他对“解放”的思考。
三、本多秋五与《重庆印象》
本多秋五是日本著名的文学艺术评论家,作为日本文学者也是第二次访华日本文学界的成员之一,于1957年10月26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0天的友好访问,代表团除了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停留以外,部分成员还对重庆和成都进行了考察。在重庆之行中,本多秋五详细记述了在重庆的见闻。“刚下飞机,映入眼帘的是长着茂密绿叶的芭蕉树、美丽如贝壳花纹的梯田、郁郁葱葱的农作物,南方温暖的初秋景色让我恍如来到了日本九州南部”。(本多秋五:P106―107)在乘车前往宾馆的途中,“越接近重庆市区,就越能感觉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气息。无论什么人,即便是女人和孩子,似乎都没时间说句牢骚话,都在努力地老坐着。” (本多秋五:P138)窗外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作者感慨“重庆似乎是一个勤劳者聚居的地方”(本多秋五:P139)在《重庆印象》一文中,本多秋五还介绍了朝天门、人民大礼堂、覃家岗乡等地的风土人情,所到之处看到的茂盛树木、繁忙的港口、干净整洁的街道、勤劳朴实的民众,彻底改变了作者通过茅盾的《腐蚀》一书所得到的暗淡、阴霾、破落的重庆印象。本多秋五引用托尔斯泰所改编的童话故事“傻子伊凡”,认为正如憨厚的伊凡识破阴谋诡计,在傻子王国最终找到幸福一样,“中国已经是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的发展道路”,并感叹道“此次重庆之外应该让更多日本人重新理解这种理想的可贵” (本多秋五:P111)
四、结语
从堀田善卫、本多秋五二人的访华记述中来看,他们笔下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在持续稳健的推进,社会恶相一扫而除,城市充满生机活力,走上了一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的道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务实、勤恳、热情,为国家建设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学生们充满活力,可以看到他们整个人都散发出了朝气蓬勃的气息。堀田和本多不仅高度赞赏新中国的现状,更表示通过革命来提高人民生活的新中国的做法值得日本学习。他们将正在稳步发展、走向上坡的新中国作为镜面,认识到并反省日本当前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本多秋五.有効性の上にあるもの[M].未来社, 1963年
(2)堀田善卫.上海にて[M].ちくま学芸文庫, 1995年(初版:1956年)
(3)章霞.作为战争反省的上海体验 -以堀田善卫的文学思想为中心-[J].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年
(4)谭建川.日本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
(5)谭建川.遥远的异域:日本文学作品中的“重庆”[J]. 外国语文, 2016年
(6)马场公彦著 苑崇利/胡亮/杨清淞译.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Awky2018006)
(安徽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