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宋扬燕,1997,女,汉族,浙江人,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影视传播专业。
【摘要】人工智能进入新闻领域之后,智能新闻写作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本文试图分析智能新闻写作在新闻内容生产包括新闻采集和新闻编辑两个方面的特点与优势,并通过反思智能新闻写作的技术瓶颈,推断人的新闻写作尚且不能被机器新闻写作所替代。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新闻写作;数据挖掘;内容生 产
1 人工智能与智能新闻写作
1.1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最早能追溯到13世纪欧洲哲学家拉蒙·柳利(Romon liull)提出的“逻辑机”的设想,随后1955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 Cathy)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Art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并开始探寻将制造一个能模拟人类的智能化机器。从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著名论断来看,人工智能是科技时代发展中必然的产物和趋势。
1.2智能新闻写作
人工智能进入新闻领域,从狭义层面看,人工智能的技术所赋予的智能化新闻写作可以被称为“自动化新闻”、“机器新闻写作”又或“算法新闻”。智能新闻写作指的是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使用计算机软件或算法自动生成新闻稿件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通过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排序、分类、关联和过滤,并将整理过的数据适配和组合进相应的文章模板之中[3]。不同领域的新闻写作方式不同,智能新闻写作在财经报道、体育报道、天气报道、政治信息等领域因其能够提供可信的、明晰的、结构化数据已经有普遍的应用。
2 智能新聞写作的特点与优势
2.1智能新闻写作在信息采集方面的特点
智能新闻基于算法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新闻挖掘、过筛和分析能力,再加上广泛的大数据和多样化的渠道,在采集的过程当中比新闻记者搜集和整理的内容更加的精准和丰富。除了发现信息和线索,人工智能的技术还可以判断是否是真实且具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是否是垃圾短信等信息。除此之外,通过机器撰写的新闻消息在第一时间发布后,新闻记者可凭其精准的消息投入深度的分析和实地的采访,不仅仅将机器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合作。对于新闻行业来说,自动化新闻的出现免去了一部分通过人力采集新闻可能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消耗。
2.2智能新闻写作于新闻编辑的优势
机器新闻写作在体育赛事、财经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新闻领域有独到的优势,凭借篇幅短小的消息新闻,智能新闻写作已经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在新闻生产的数量上,已经可以辅助新闻记者初级的新闻采写。机器人高效的生产力可以将传统记者从单调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尤其是需要数据处理的新闻[7]。除此之外,新闻记者无法实现的是,智能机器可以全天24小时工作进行新闻写作,出产的海量化新闻稿凭借技术的依托还可以做到数据和信息的实时更新。
3 智能新闻写作的反思
3.1技术的瓶颈与反思
除了无法替代人的写作,未来随着智能新闻写作的技术和程序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同类的智能新闻写作如何展现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将是一大难题?如何找寻和区别每一类智能新闻写作的特点?如若不引起重视、不加以改善,标准化生产和同质性内容的新闻将越来越多,长此以往技术也会进入优胜劣汰的物竞循环。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是数据挖掘,这就意味着智能新闻写作不能脱离技术的依托。如若尝试没有固定的输入-输出模板的无监督式学习,机器新闻写作把新闻生产推向更深的迷雾之中,没有已知晓的系统和达成一致的规则,对于新闻的源头将不知从何而来且不明向何处寻找,对于事实也无法把握,对于真相更不敢妄下定论。
3.2智能新闻写作会代替人的新闻写作吗
从智能新闻的报道体裁来看,大多属于消息类写作,新闻消息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发布速度快,有限的文字编辑即可成为一篇新闻报道,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消息写作领域一时之间呈现出人手和人脑无法比拟的优势。凭借大数据挖掘和迅速筛选的新闻写作固然速度快、产量大,短时间内,智能新闻写作暂且能在消息写作占领一席之地,但依旧无法胜任深度报道、新闻特写和新闻评论等体裁的新闻稿件,更无法替代人的写作。
从报道内容和写作情感来看,智能新闻写作目前并不擅长人手和人脑协同写作表达的“深度”和“人文关怀”。
在掌握了事实之后,怎样理解和洞察事实需要深度的分析和专业的解释。这是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追逐的职业真理。新闻机器人本身并不具备人类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尚且不能做到扎实的采访和调查,只是被赋予了一套可以无限次套用和杜撰的写作系统,依靠对海量数据的搜索和挖掘、设定的程序和固定的模板进行新闻采集和加工,发布的新闻是堆砌的数据,无法对事实做深度的解读、无法展现独到的新闻见解。智能新闻写作的适用范围狭窄是为什么智能新闻写作至今没有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中涉猎的原因。
文献综述
[1]喻国明.“机器新闻写作”时代传媒发展的新变局[J].中国报业,2015(23):22-23.
[2]蒋枝宏.传媒颠覆者:机器新闻写作[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3):46+75.
[3]黄雅兰.从大众媒体到个性化媒体: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J].中国出版,2017(24):9-12.
[4]仇筠茜,陈昌凤.黑箱: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生产格局嬗变[J].新闻界,2018(01):28-34.
[5]喻国明,刘瑞一,武丛伟.新闻人的价值位移与人机协同的未来趋势——试论机器新闻写作对于新闻生产模式的再造效应[J].新闻知识,2017(02):3-6.
[6]何苑,张洪忠.原理、现状与局限:机器写作在传媒业中的应用[J].新闻界,2018(03):21-25.
[7]喻国明,兰美娜,李玮.智能化:未来传播模式创新的核心逻辑——兼论“人工智能+媒体”的基本运作范式[J].新闻与写作,2017(0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