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莉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和推进,乡村旅游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挑战,而乡村旅游业的特性有利于发挥女性的先天优势。文章结合上海郊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女性人才开发的实践,探讨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业如何吸引和留住女性人才,对其赋能和增权,为其开拓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助力乡村旅游业升级。
关键词:上海;乡村旅游;女性人才;妇联;女性赋能
一、前言
城市经济发展的定位和农业所占的份额决定了乡村旅游无法成为大都市旅游业的核心类型和业态。大都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多为都市旅游、文化旅游等,目标是建成国内著名旅游城市、乃至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一方面,农业在大都市产业发展的相对弱势地位决定了其乡村旅游发展所需的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不足,乡村旅游产品不够丰富。另一方面,大都市的游客群主要定位为吸引国内旅游者乃至入境旅游者,在大都市旅游业态发展和布局中,对于以区域内旅游者为主的乡村旅游的往往重视不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深入落实,大都市郊区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农业产业升级等方面有了显著成效。乡村风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民俗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其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国内大循环的经济战略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市场的消费和投资,农村社会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中最具带动性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类型,未来其业态也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二、大都市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人才挑战
长久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乡村产业化程度高,劳动力流向城市的机会更多、诱惑更大,大城市对农村人才“虹吸”效应显著,人才流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发展。比如上海市市郊农民实现非农化,2016年农业劳动力37.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23.7%,随着大都市农业人口的非农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而乡村旅游作为服务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对于大都市郊区而言,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员从业。是否具备一支充裕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目前大都市郊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主要是当地居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业态,三产所占的比重更大,其对当地经济带动性和产业附加值更大,能够更好地吸引当地农民参与其中。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市郊农民的收入中, 来自第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达到73%,远远超过第一产业。
但是从业人员的结构而言,问题非常突出。现在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农村更加严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的农村、镇和城市的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8.47%、14.53%和14.2%,上海市这一数据分别为20.18%,15.23%和22.64%,城市和镇的老年人口同龄人的比重明显低于农村,而大都市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条件好,导致大都市郊区的农村人流入城市,农村现在剩下的多是老弱妇孺,大都市郊区农业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而在性别比例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非农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承担起耕地种粮的重任,农村劳动力配置在性别比上已经或正在发生男性劳动力比重不断降低、女性劳动力比重不断增长的变化,女性都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农业女性化已经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客观存在的现象,大都市郊区也不例外。
三、女性成为大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的生力军
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业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兼具有第一产业农业劳作的辛苦、第二产业生产加工的精巧和第三产业接待服务的细腻的特点,而女性在吃苦耐劳、心灵手巧、亲和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了先天的性别优势。乡村旅游为女性就业提供了诸多机会,为女性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国农村妇女占据农村人口半数以上,大都市郊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妇女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主力,也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潜在力量。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75%的农业劳动力是女性,而上海农村妇女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的70%左右,无疑农村妇女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女性勤劳细腻的天性,使得她们在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等方面都超过男性。女性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起生力军乃至主力军的作用。她们用奋斗实践和在农业农村各领域创造的出色成就证明,女性人才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女性的参与程度非常高。因而,发掘、培育女性人才、打造助力乡村旅游的女性人才队伍至关重要。
大城市为女性提供的工作集中于以护理、餐饮、旅馆、娱乐、家政等为主的服务性行业,一般工资不高,发展提升的空间不大,女性在这些岗位具有一定优势。加之“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女性在传统职场上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与大都市工作的快节奏、高压力,乡村旅游相关工作,无论是工作节奏,还是工作环境,對女性都更富有吸引力。
近年来,涌现出很多乡村女创客、女乡贤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去,很多人原来都是大都市的职场精英,她们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拉力和推力包括:看到乡村旅游的前景、原有的工作压力过大、向往田园生活等。在调查访谈中发现,从事乡村旅游的女性员工工作满意度都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