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东辉 常 红 刘美娜*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慢性鼻窦炎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疾病,其发病诱因为患者的鼻息肉疾病和中鼻甲肥大等[1]。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患者出现短期头疼、嗅觉衰退以及鼻塞等现象,不但会影响日常的生活质量,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脑膜炎并发症[2]。在临床治疗中常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医治,该种方法具有恢复快同时创伤较小的优点,但是在患者接收治疗的同时也会产生多种不良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出现不适感[3]。据相关研究专家表示,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4]。本文将通过对本院6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并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34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7.52±5.09)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4.88±1.22)年;其中18例患者单侧病变,16例患者双侧病变;试验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9.3±4.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2±1.0)年;其中12例患者单侧病变,22例患者双侧病变;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组成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术前身体检查[5]和健康知识宣教[6]等护理内容。
1.2.2 试验组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多数患者是第一次进行手术治疗疾病,所以不免会产生焦虑以及消极的治疗心态。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话语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将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主要流程和本医院相关成功治疗案例告知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耐心倾听,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综合治愈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术前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查,并嘱咐患者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切忌吃辣以及油腻的食物。针对患者的情况需要为患者简单介绍,本次手术治疗的相关医务人员以及手术前注意事项,使其能够做好术前充分准备。③术后护理:患者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将其送回病房,并观察记录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术后针对患者的张口呼吸、下颌放松及鼻部冷敷的行为进行指导与示范,可以减轻其术后由于鼻部肿胀压迫末梢神经的不适感,同时也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在患者术后需要对其手术部位进行观察和监测,查看是否存在出血现象,并及时做好预防以及处理工作,如果发现患者的咽后壁有出血现象,需要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在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间,尽量嘱咐患者不要大声说话、打喷嚏以及幅度过大的张口呼吸、防止震动而出现的再次出血现象。对患者鼻腔内是否出现水样分泌物进行观察记录,如果发现出现的水样分泌物过多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伴有头疼以及发热的症状,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出现颅内血肿并发症。④人文关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特长,针对患者的主要病历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人文关怀。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要诉求和问题,可以在患者术后休息的过程中通过播放缓和音乐来转移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也能够舒缓心情压力。由于患者术后48~72 h内需要对其进行换药处理,换药过程中会出现疼痛感,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告知患者术后换药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主动安慰患者并告知患者疼痛是暂时性的,使患者能够遵医嘱按时用药。
1.3 指标观察 观察6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其中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且采用窥镜复查发现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没有出现脓性分泌物,标为显效护理;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且采用窥镜复查发现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出现少量脓性分泌物,标为有效护理;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情况更加恶劣,窦腔黏膜上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标为无效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生理情况和心理情况,其中主要生理情况包括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以及健康状况和躯体疼痛,评分指数较高的一组患者证明其护理效果较为明显;心理情况主要包括患者的SAS评分和VAS评分,按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分数统计,分数较低的一组患者证明其心理状况较好。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进行表示,组间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和例数(n)进行表示,组间χ2检验;组间差异明显,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试验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常规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6.47%,常规组患者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2.2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生理情况比较 试验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以及健康状况和躯体疼痛等生理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生理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生理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心理情况比较 试验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S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8.12±8.58)分和(2.21±1.69)分,常规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S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37.89±8.88)分和(3.98±2.43)分,试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由于城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慢性鼻窦炎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7]。针对此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为鼻内镜手术治疗,其不仅能够在直视角度下实施手术治疗,还可以在术后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8]。但是由于术后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部疼痛症状,导致多数患者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9],针对此种现象,相关医学专家表示,在患者手术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理与心理的不适感[10]。综合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心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后,针对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通过相关数据以及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和检查,做好手术的准备性;手术治疗后对于患者的不适症状、并发症及预防术后出血进行系统性护理及观察,并对其术后并发症做好预防准备以及相关检查。
研究表明,试验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47%,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以及健康状况和躯体疼痛等生理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SAS评分和VAS评分等心理情况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理与心理的不适感,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