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明
(丹东市第一医院腔镜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乳腺增生症是女性多发疾病类型,是乳腺癌高危因素,不同程度上影响女性健康状况[1]。此类疾病患者有乳房疼痛表现,部分患者有乳头溢液现象。分析导致疾病原因,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等有关,需及时进行诊治[2]。结合乳腺增生症疾病治疗经验,纤维乳管镜治疗是主要方法。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治疗预后[3]。本文就我院乳腺增生症患者为例,评价辅助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乳腺增生症患者,共计94例,时间选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纳入标准:①签署纤维乳管镜治疗知情同意书。②病历资料完整。③患者依从行为良好[4]。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阶段患者。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合并传染病患者。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n=47):患者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50岁,平均(34.50±6.50)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2.50±4.50)个月。观察组(n=47):患者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8岁,平均(34.80±7.20)岁;病程2~23个月,平均(12.20±5.20)个月。乳腺增生症患者分组后年龄、病程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检查、了解病史、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检查治疗室情况、选择合适体位、积极配合主治医师、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命体征,术后术区消毒、协助患者穿衣、保持患处干燥清洁。
1.2.2 观察组患者辅助优质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乳管镜诊疗前很多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态度可亲,耐心回答患者提问,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介绍乳管镜诊疗价值,予以患者心理疏导。②切口护理。术后创口加压止血,避免因绷带过紧所致的患者胸闷、呼吸不畅、憋闷等问题,嘱咐患者3个月后佩戴运动胸罩上托胸部。③饮食干预。尊重患者病情、饮食喜好的基础上制订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摄入高纤维、蛋白质食物,禁食油腻、辛辣食物刺激肠胃。④疼痛干预。根据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针对性干预,轻微疼痛者以音乐、冥想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痛感强者遵医嘱进行药物镇痛。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情绪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情绪状况,总分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乳腺增生症患者的情绪越明显[5]。自制百分制满意度问卷调查,根据评分划分满意度等级,即>95分的非常满意、80~95分的满意、70~80分的一般、<70分的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6]。
1.4 统计学分析 基于SPSS19.0软件包建模导入组乳腺增生症患者观察指标,以例(n)、率(%)描述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均数()描述SAS、SDS评分,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t值。P值<0.05,表示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1 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后,两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乳腺增生症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2.2 情绪状况比较 护理后,两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
表2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
乳腺增生症是女性多发乳房类疾病,发病率递增与女性工作、生活压力以及心理压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状况,甚至有乳腺癌风险[7]。纤维乳管镜可以清晰观察患者的病灶,提升检测准确率,利用纤维乳管镜治疗乳腺增生症,通过乳管缓解患者病症,以冲洗灌注促进结节消失,可以减轻女性患者疼痛[8]。但是,基于疾病症状、位置特殊性、患者对疾病与治疗方法了解的不足,导致患者有明显的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9]。所以,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治疗。优质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除疾病护理外,注重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舒适性,满足患者护理需求[10]。用于纤维乳管镜治疗中,通过为患者提供治疗全程的心理干预、切口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可以稳定患者心理、提升患者依从行为、提升患者安全性[11]。相关研究指出,纤维乳管镜治疗乳腺增生症期间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具有推行价值[12-14]。
本文结果与韩利娟[15]研究接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辅助乳腺增生患者治疗,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助于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