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群斌
【摘要】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主动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本文提出福建高职院校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开展优化专业群战略布局和升级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对接数字福建战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索思路。
【关键词】 数字福建 信息化智能化 专业群 升级改造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正在加快孕育兴起,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信息化将从技术创新、网络普及和信息扩散向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和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方向转变,步入加速深化、深度集成、融合转型的发展新阶段。为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面向不同行业的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形态等,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从专业名称到专业内涵的全面“专业的数字化改造”是职业教育“一盘大棋”中的关键落子,也是高职院校为数字福建战略提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必须必然。
一、数字福建战略背景下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数字福建建设的高速发展,产业正发生着急剧的数字化变革。这种背景下,福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福建省“产业数字化”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严重不足,职业院校专业群布局与“产业数字化”人才需求对接不紧密;二是传统专业群转型升级缺乏融入“信息化、智能化+”课程和平台资源的有力支撑;三是当前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教学环境还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
二、专业群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总思路
契合福建省经济结构“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学校专业群布局、建设及动态调整,构建特色鲜明、具备良好信息化与智能化基础的数字化专业集群。通过精准定位服务数字产业群链,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特色鲜明的数字化专业群链;开设数字化课程或者在课程中增加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模块,建立具有数字化特色的专业课程链,赋能数字化专业集群链,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字化素养,为地方数字产业群链提供优质人才。
三、主要建设路径
3.1优化专业群战略布局,服务区域数字经济
1.调整专业群布局,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标数字福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汽车、物流、高端装备等传统产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模式,通过顶层设计,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遵循“契合产业设专业、产教融合建专业、凝练特色强专业”的办学思路,整合构建以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为核心,交通技术、现代商贸、机电技术等专业群联动发展的专业群战略布局。通过优化升级,学校专业群布局与福建产业群布局高度协同,并围绕福建数字经济发展主轴,建立专业群间课程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享、实训场所共享机制,七大专业群同频共振,发挥聚集效应,促进产业群链与专业群链的有效衔接,共同服务数字福建岗位人才需求。
2.实施精准化调研,分析产业数字化人才需求。各专业从生存环境、市场需求、培养规格等三个维度继续开展精准化调研。把握区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对工作岗位的影响,通过分析企业、行业、社会对人才信息化、智能化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呈现行业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各专业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调研报告》《岗位工作内容对应专业课程体系图与课程体系构建设计思路报告》等调研报告,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的设计提供依据。
3.引入第三方专业论证,为专业诊改提供数据支撑。主动服务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开展产业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调研,委托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从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吻合度、在校培养与就业发展满意度、服务贡献度等维度开展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论证,为学校层面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数据支撑。从人才需求、专业布点、生源需求、培养质量、培养结果五个维度开展调研,分析学校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专业层面诊断及改进提供常态监测数据。
3.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应产业数字化变革
1.实施“信息化、智能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构。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职业岗位需求的改变,实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构,奠定学校信息化、智能化内涵建设提升基础。所有专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职业岗位群的改变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在“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平台课程体系中,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基础知识与技能共建共享。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与职业行业标准共制定课程标,制定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实施设计方案,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
2.探索“信息化、智能化+职业岗位”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段递进,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践、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课程实训与专周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着力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达到65%。全面落实各专业以描绘专业技能递进培养路径图为切入点,明确实践教学培养进阶目标,构建“信息化、智能化+职业岗位”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3.3强化课程教学建设,提升新信息技术技能
1.加快传统课程转型,推进“数字+”课程建设。围绕产业集群链,面向岗位群需求,开发模块化“数字+”课程资源池。传统专业课程主动吸收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内涵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升级为“数字+”课程。强化教学资源建设,升级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职业院校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持续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开发专业拓展课程资源。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拓展课程资源,供全校学生选择,开发专业第二技能,培养互联网新思维。核心课程探索实践“一课双师”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共同执教同一门课程,在项目、案例等教学中融入企業真实生产环境,加强教学实践性职业性。2/3以上课程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云班课等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开展线上自主交互学习、线下实训操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引入“智慧树”优质慕课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实施通识课改革,《信息技术基础》融入新信息技术技能。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融入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升级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基础课,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出版相关教材,配合开发电子资源,以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进行信息技术知识介绍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训练。引入行业企业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并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学习手段,为本专业后续各课程的学习和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4.加强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优质性、规范化和实用性为重点,进一步推进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微课视频、动画、多媒体教学软件、三维仿真教学软件、虚拟现实教学软件等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每年立项建设的校企共建优质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教改项目要求将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作为重点建设与验收内容。建设“课程拍摄中心”,引导教师制作视频课程、微课、企业案例和课程知识点等教学资源,使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师教学活动常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3.4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
1.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教学能力。从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等方面,全面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每位教师每学年须完成8个课时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以赛促建,以赛促用,积极转化大赛成果并廣泛共享。
2.充分利用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推广信息化教学应用。促进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空间、多媒体软件、新媒体、资源库、移动设备等信息化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积极开发基于职场环境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通过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解决技能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
3.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所有课程均开展“一课一混合”教学改革,根据课程内容,选择2个以上知识模块,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在线教学软件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视频公共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并且开展线上答疑讨论、在线测试、课程作业等教学互动,线下教学以操作为主,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实训项目编写实训指导书。
4.优化教学环境,满足师生信息化智能化需求。加强数字媒体制作室、智慧教室、数字化实训室等教育信息化硬件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供统一认证、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高效满足全校师生信息化教与学的需求,支撑专业升级改造的教学实操。
四、保障措施
4.1强化机制保障
建立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健全学校→教务处、实训中心等行政教辅部门→二级学院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政校企三方协同。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办学,优化三方协同育人环境,成立数字化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以及数字化专业群建设办公室,建立“政策保障”“共建共享”“互兼互聘”等政校企协同长效育人机制。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顺利实施。
4.2强化规划管理
建立规划机制。各专业负责人要把全面贯彻实施专业发展规划作为重要职责,做到“思想、组织、措施”三到位。各专业应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工作分类指导,及时解决规划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规划内容分年度具体实施。将落实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具体到人。每年还应根据规划执行情况对规划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保证规划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4.3强化资金保障
发挥政府对职业院校主渠道投入作用,积极争取专业建设经费,增加建设专项经费拨款。力求社会各界支持,拓宽办学经费筹集渠道。改革校内资金管理模式,按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提高资金预算的科学性、审批使用的规范性,引入效益分析机制;加强资金运作和监管,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和整体办学效益,确保学校专业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顺利推进。
五、结束语
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使命,只有全面提升专业数字化改造的认识,从“新一轮科技革命专业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改造”和“职业教育教学技术数字化改造”全方位实施专业群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才能提升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这也是积极响应数字福建战略,持续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必由路径。
参 考 文 献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三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政办〔2016〕71 号)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号)
[3]孔庆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优化研究[J]. 2012.(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