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燕
【摘要】“画配话”是低年级写话训练的一种形式,一般是纸张的上面为画,下面为写话。画可以是学生自己画,也可以利用剪贴画等现成的图画,主旨是以“画”促“话”,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话服务。本文拟从课内和课外训练两个方面对“画配话”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画配话,语言训练,课内,课外
“画配话”一般是纸张的上面为画,下面为写话,画可以是学生自己画,也可以利用剪贴画等现成的图画形式。学生通过绘画、看(张贴)图,根据图意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画配话”的主旨是以“画”促“话”,画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帮助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话服务。“画配话”是一种语言训练方式,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让学生做到有所思、有所想、有所画、有所写,最终完整表达,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流畅地写出来,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多写、勤写,提高自己的语言思维及主动写话的能力,养成自觉写话的习惯,为整个小学阶段的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内方法采集
所谓课内方法采集就是以课堂为载体,教师教给学生写话的方法。方法的指导一般放在语文园地中的写话环节进行。
1.抓住特点描写事物。方法是:说事物一画事物—根据特点写事物。以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写话练习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可以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接着画出玩具,再抓住玩具的形状、颜色、大小、玩法等进行写话。
2.抓住特点描写动植物。方法是:说动植物一画动植物一根据特点写动植物。以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写话训练为例:“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可以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养的小动物及理由,当出现部分学生表达不清楚理由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画出动物,再引导学生看着自己画的动物,从动物的颜色、声音、本领、爱吃的食物等四个方面先说后写,这样的设计打开了学生写话的大门。
3.先看图再写话。方法是: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编故事—学生写话—分组评议。以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写话训练为例:“看图,想一想: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它們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把它们这一天的经历写下来吧!”这四幅图展现的是小虫子、蚂蚁和蝴蝶一天的经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按照图画顺序观察,小虫子、蚂蚁、蝴蝶用鸡蛋壳做了哪些事情?他们有什么有趣的经历?体会小虫子、蚂蚁、蝴蝶丰富的想象力。然后,展开想象编故事。教师可以重点指导第一幅图,先让学生根据图画选出与之相吻合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指导学生用上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图编故事,如早上,小虫子、蚂蚁、蝴蝶把半个蛋壳做成了跷跷板,一起开心地玩。作为故事的开头,编的故事中可以让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开口说话,可以写写它们的动作、样子等,然后让学生看图二、图三、图四,继续编故事。在学生自由练习的基础上,分组交流或者同桌交流,把故事讲好。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可以分自然段写,也可以写成一段话,注意书写的格式,如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写后展示学生作品。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评议,在评议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注重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二、课外生活再现
课外生活是指学生的闲暇时间,指学生所享有的除正规学习、活动和满足基本生存活动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当于中高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这项训练法就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画配话。阅读画配话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理解能力低、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特点设计的训练力式。阅读画配话就是让学生先阅读,再开展写话活动。方法是:推荐课外书阅读,根据文本主要内容,选取主要人物、场面等,配上图画,根据画面内容写话。画面可以为单幅、两幅、多幅不等,画面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进行安排,但画面内容必须与文本的主要内容相吻合。更提倡孩子们在画的下面写上几句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这便是课程标准中的“个性化阅读”。这样,遵循“阅读—配画—写话”的流程就完成了“阅读—整理内容(配画的过程)—深化感悟,发表见解”的严谨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为高年级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课程标准要求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将“画”与“话”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把“话”写得更具体、更生动的同时,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阅读书目大部分有插图,图片也非常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先开展单幅图配话,当学生对单幅图配话失去兴趣时,适当地加大画面的难度,把单幅图改成两幅图或者多幅图,这几幅图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多幅图为例:有学生在读完《十万个为什么》后,画了三幅图,一只用四肢行走的古猿,一只直立行走的古猿,一个现代的人,从这三幅图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人类的进化过程。然后,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现在,我终于知道我们人类是怎样进化来的了,在几亿年前,地球上生活着古猿,因为生存的需要,他们才慢慢地直立行走,最后进化成了人。人类的进化真是漫长啊!”引导学生将“画”与“话”结合起来,学生在把“话”写得更具体、更生动的同时,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生活画配话。生活画配话,就是结合孩子的生活实践,加入画配话元素,充盈学生写话的内容。方法有两种,一是观察生活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获取写话的题材,再进行写话;二是先贴画,再写话。
(1)家庭生活。如春天来了,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孩子到野外走一走,观察植物、动物的变化,观察人们的穿着、活动、表情,将看到的画下来,再抓住画的内容,写出自己看到的美丽春天的特点。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花儿开了,有黄的、红的、绿的、紫的……小草发出了嫩绿的小芽,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小女孩在草地上唱歌,小男孩在向着天空呐喊。春天真美呀!我喜欢春天。”当然,素材还有很多,全家人在家庭中举办活动时,与同伴玩耍时,都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再配上几句话。这些形式多样的家庭活动,就让学生有了诉说的欲望,写起话来也生动、流畅。这样做就是通过观察,以图画再现隋境,引导学生获取写话的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同时,把“画”作为学生写话的源泉,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学生在不尽的“求异”想象中进发创造力。
(2)社会生活。如儿童节到来了,孩子们一定会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这时,可以让孩子把怎样过儿童节的情景画出来,然后写下自己想说的话。有一名学生画的是节目歌伴舞《拾稻穗的小姑娘》,他画了八名小演员,小演员的脸上还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画下面写着:“今天,我观看了八位同学表演的舞蹈《拾稻穗的小姑娘》,她们不仅唱得好,舞蹈跳得也好,赢得了观众、评委的阵阵掌声。以后,我也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展现我的才艺。因为我也想得到掌声。”学生的切身体验,往往是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画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再让他们写下想说的话,他们的思绪就会不断地打开。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画配话”的语言训练形式,让学生喜欢上了写话课,学生对写话充满兴趣。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一个层次,语言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能够做到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写,完整表达,养成了良好的写话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全面地提升了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