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说《爱玛》的反讽特色

2021-09-08 06:52丁兰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爱玛奈特弗兰克

丁兰

《爱玛》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中运用了反讽手法。简·奥斯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冠以“反讽大师”这一称号,由此可见其反讽手法的高超。基于此,本文以简·奥斯汀的《爱玛》为例,分析小说中的反讽艺术特色,从而使读者对该作品及奥斯汀的创作风格有更深的了解。

《爱玛》是奥斯汀创作的第五部作品,主题是爱情与婚姻,是写作手法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在小说中,奥斯汀从泰勒小姐出嫁这件事开始讲述,以三件婚事为结局。爱玛是作者十分喜欢的人物形象,其性格与成长经历表现在为别人安排婚事与对待结婚的态度上,爱玛运用各种手段来逃脱错误选择,最后实现自我完善,步入成熟。奥斯汀通过反讽手法来刻画爱玛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使其达到跃然纸上的效果。

一、小说《爱玛》内容简介

《爱玛》中的女主人公爱玛是一名聪明、美丽且富有的姑娘,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幻想家。她十分热心地关注着身边的浪漫故事,但同时也固执地认定自己永远不会陷入该境地中。她自作主张地为孤女哈丽特导演了一次次恋爱,但当哈丽特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地方官奈特利后,爱玛才察觉到自己也爱上了奈特利。这虽然违背了她一开始终身不嫁的宣言,但坠入情网的她不得不放弃自己曾经天真的想法。

爱玛不喜欢被他人安排婚姻,却总帮他人说媒,这一性格特点使爱玛闹出了许多笑话。她在帮助别人相亲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最终改正错误,获得了圆满的结局。小说展现了女性成长史,在1815年问世之后,引发了大众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探讨。小说中叛逆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观反映了现实,这有别于温暖、传统的爱情故事。作者正是从现实出发,运用语言反讽手法抨击了婚姻陋习和守旧思想。

二、小说《爱玛》的反讽特色分析

(一)语言反讽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爱玛》的反讽效果,可以从意图表达类反讽与贬抑类反讽这两方面来分析。

其一,意图表达类反讽。简单来说,意图表达类反讽就是对某个事实进行自身意图表达,是小说中的常见语言行为。奥斯汀在《爱玛》的一开始便应用了阐述方式,简单介绍了爱玛的外貌与性格,用了这样一句话:“仿佛上苍将美好的恩赐集中施与她一身。”小说开篇阐述了主人公爱玛的情况,说明爱玛有着许多人羡慕的条件,集聪明、富有、美丽于一身,但该表达是否为作者真实意义的传达却是一個不确定的问题。读者之所以会产生疑惑,是因为该话中有一个词是“看起来像”,让人感觉到该描述并非作者所表达的本意。继续阅读后,便会发现爱玛的确很聪明,但却是自作聪明,而顺风顺水的生活造就了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因此可看出,作者开头的描述和希望读者了解的爱玛并不一样,当意图和语言意思违背时,便产生了反讽效果。

其二,贬抑类反讽。贬抑类反讽是通过道歉、感谢、欢迎等话语来对他人行为进行贬抑的反讽形式。例如:奈特利不愿意讨论爱玛和哈丽特的朋友关系,所以转移话题讨论应怎样做一位贤惠妻子。但实际上,奈特利夸韦斯顿夫人是位好妻子,侧面讽刺了她并非好家庭教师。同时,韦斯顿太太回答“谢谢”也为表达性反讽,她知道奈特利先生是对她进行讽刺,但因为礼貌问题,她只能表示“谢谢”。文中对话为,奈特利对韦斯顿太太说:“你做家庭教师一点都不适合……如果当初韦斯顿询问我谁适合做他的妻子,我一定会推荐您。”韦斯顿太太则回答道:“谢谢,给韦先生那样的人做贤惠妻子,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二)情景反讽

“情景反讽”为受讽者为达到目的,在对自己所处境地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自以为是的手段,其结果与愿望背道而驰。情景反讽是潜在现象,受讽者除自己眼前发生之事外,对其他事全无所闻。换言之,情景反讽需要借由观察者的眼睛方能完成,人们会觉得某个情景拥有反讽以为是因为受讽者对其表现得十分无知,反讽效果更加强烈。所以,差异角度、侧面的不同观察者对非语言因素导致的认识一定有多样解释,含而不宣的意义更为反讽增添了魅力。奥斯汀笔下的女主角大多有着一样的缺点,那就是过于丰富的想象力,喜欢依照自己的美学标准来对社会进行想象,赋予其传奇、浪漫的色彩,爱玛也不例外。

家庭教师泰勒小姐要出嫁,爱玛觉得“悲愁终于来临了”,她和泰勒之间类似母女般的幸福不存在了,但可笑的是泰勒小姐的婚事是爱玛自己一手促成的,所以即使她感到悲伤也无济于事。在珍妮与弗兰克回到海伯里后,爱玛的想象又活跃起来,她和弗兰克一起嘲讽和戏谑珍妮的时候,她并未想到珍妮与弗兰克之间的婚约,也未思考是谁送给珍妮钢琴。为使读者感受到谜底揭开后更戏剧的反讽效果,作者故意制造悬念来强化反讽艺术效果。弗兰克是对爱玛十分了解的人,同时也像爱玛一样聪明、自负,在他的面前,爱玛的幼稚无知更为凸显。爱玛用其想象力来揣测珍妮和迪克斯两者间的暧昧,却忽视了弗兰克与珍妮间的爱意,她盲目地猜想着弗兰克爱着自己,这因为嫉妒而导致的自欺欺人使其被弗兰克所愚弄,最终被弗兰克于自己的游戏中击败,成为情景反讽的受讽者。

爱玛结识了身世卑微的哈丽特后,开始热心地撮合哈丽特和牧师埃尔顿的婚事,她努力为他们俩提供机会,当她得知农民马丁向哈丽特求婚后,马上横加阻拦,连回绝信都要帮忙代写。但就在爱玛以为一切顺利时,埃尔顿先生却向她求婚了,爱玛不再认为埃尔顿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而埃尔顿在说着如果被爱玛拒绝便准备死掉后,离家出走四个星期后又回来了,还马上结婚,这可以说是小说的一个反讽小高潮。之后,在哈丽特认为自己爱着奈特利先生的同时,爱玛也发现自己爱上了奈特利,爱玛开始纠结,自食其果,由此,情景反讽达到高潮。当然,最后因为爱玛及时改正错误,正视自己的感情,最终还是收获了美好的婚姻。

(三)客观反讽

《爱玛》小说语言反讽的展现体现出客观和包容性,其和普通意义上的讽刺不同,其主要是揭露短处,从实质上来说就是否定。但是小说语言通过反讽以有趣的方式突出了矛盾处,超然但并不做出确实的判断。就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爱玛》为“关于生活在臆想和错觉中的人们的喜剧”。作品中,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理解或道德上的缺陷之处,在作者的笔下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反讽。例如:哈丽特的愚昧、埃尔顿夫妇的粗陋、贝茨小姐的絮叨等。但他们所受的反讽程度都远远比不上主人公自己,也就是爱玛。其中有许多处小说语言描述其为“高高在上、扬扬得意、缺少谅解、冷漠苛刻,并不断受到嘲笑与讽刺,直到引起读者的轻蔑”。当然,即使这样,小说仍旧是“怀有莫大的同情,相信其一定会觉醒,好变化一定会发生于爱玛身上”。小说最后的结局是:主人公最终察觉到自己错在何处,哈丽特抛弃掉其自身不切实际的攀附,伍德豪斯不再因为老年而忧心忡忡……似乎小说中每个人都获得了恰当的结局,而作品中受到嘲讽和讥笑最多的那位—爱玛却成了最快乐幸福的人。作者写作语言的使用,最巧妙之处在于,其架构了一个不符合情理的框架,蒙上了一层假象,通过让人羞愧之事来展现好风俗,展示典雅情调。简·奥斯汀从难看的闹腾场面中,为使大家深刻体悟当时的风俗,发掘了各种有趣事情。这段文字十分巧妙地突出了作者反讽的特点,具有包容性和客观性。

(四)结局反讽

《爱玛》中,爱玛撮合哈丽特与埃尔顿失败后,变得小心起来,不再随意撮合哈丽特和弗兰克在一起,但出乎她意料的是,这一次哈丽特却看上了奈特利。爱玛对这一结果表现得十分震惊和失望。这里,爱玛无疑是反讽的牺牲品。爱玛并不接受哈丽特喜欢奈特利的事实,她觉得奈特利只会和自己结婚,因此心中十分后悔。她原本是希望撮合哈丽特,结果却给自己培养了情敌,由此她也认识到自己以为了解他人是一种多么愚蠢的想法。这为下一个反讽奠定了基础。爱玛担心奈特利会接受哈丽特,而奈特利则担心弗兰克订婚的消息会让爱玛伤心。但实际上,奈特利不爱哈丽特,爱玛也不爱弗兰克,两人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这样的场景无疑是讽刺的,奈特利与爱玛都是反讽的对象。读者为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又不知晓对方的心意而觉得好笑,但这样反讽的结局,却又在爱玛和奈特利见面后烟消云散。后来爱玛接受了奈特利的求婚,结局圆满。可以说,奥斯汀的反讽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赋予了小说难以言喻的美感。

三、结语

总的来说,《爱玛》是奥斯汀运用反讽手法最娴熟的一部作品,小说女主人公爱玛从无知幼稚、自以为是一步步走向理智,从以自我为中心走向心智成熟的过程中,都穿插着作者的各种反讽手法,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爱玛的真实。由此,《爱玛》也成为一部语言反讽艺术经典著作。

猜你喜欢
爱玛奈特弗兰克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弗兰克先生是个女的
保险起见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想进监狱的蒙弗兰克
弗兰克与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