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
疫情被毫无悬念地控制住了!2020年3月1日,学校如期开学。清晨5:30,我习惯性地起床、洗漱、读书。不过,没有习惯性地读王中江先生的《老子》,而是重温起昨晚刚刚看完的苏步青先生的《神奇的符号》。这本“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为什么取名《神奇的符号》?书读完了,我还不知道答案,我仍在寻找答案……
夫人在微信群“华家议事厅”里提醒:“ 孩子们,今天最高温度才4℃,要多穿些。春捂秋冻啊!”并再次催我早些去学校,怕路上堵车。我本来想,夫人退休了,早晨我就不用着急下楼遛狗,可以多读一会儿书。可是忘记了今天是周一,又是开学日,路上会常态性地堵车。我赶紧打开“滴滴出行”App进行约车。我一边看着书,一边关注“滴滴出行”的订单信息,以往都是两三分钟就有应答,今天等了很久还没有应答,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儿媳妇在微信群“华家议事厅”里回应说:“嗯嗯,谢谢妈妈!外面下雪啦!”我到阳台一看,楼顶都被白雪覆盖了。昨天下了一天的雨,没想到夜里还会下雪。下雪后,上路的车会少些,我明白了为什么没有车应答了。记得朋友说过“‘高德打车好使”,我换了“高德打车”App,可是5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辆车应答。
已经6:42了,怎么办?要知道,平常7点钟我已经在学校用完早餐了。为了不添堵,孩子们周一都不开车,而是坐地铁上班。我应该向孩子们学习,于是我果断地坐地铁。从我家走到地铁口大概要10分钟,我赶紧出门,走到小区门口,看到每辆共享单车上都是积雪,特别是车座上的积雪有3厘米厚。拿什么擦雪?餐巾纸是不行的。我掏出备用口罩使劲擦,车座的上层是积雪,下层已结冰,我擦着擦着,擦出了美好的往事——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召开家长会,家长们都进入各个教室开会了,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操场上,家长们的自行车排列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李烈校长做好全校的家庭教育报告之后,各班接着开家长会。
我陪同李烈校长巡视各班。李校长看着雨中的自行车,问我:“小华,你觉得这会儿服务中心的老师应该做件什么事?”我看楼道里、操场上干干净净,没有一张废纸,那些自行车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我摇着头说:“校长,我不知道。”李烈校长说:“小华,你想象一下,家长会散了,家长们要骑自行车的话……”校长欲言又止。我有些木讷,还是不知道该建议服务中心的教师做什么。李校长继续说:“小华,通知服务中心的人,打上雨伞,给每辆自行车擦干车座,再套上方便袋。”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李烈校长提出并践行着“以爱育爱”教育思想。
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老实验二小的家人们,大概会回味起那暖心的场景——大雨中,满操场的自行车都戴着白色的“帽子”……那“帽子”就是物化“以爱育爱”的一个“神奇的符号”。
共享单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共享单车在大街小巷被到处乱停到整齐停放于指定区域的过程,大家有目共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希望小区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也能给共享单车戴上“帽子”。如果是那样该有多美好啊!可能有朋友要说:“那是乌托邦,那是桃花源……”其实,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和窗口,是会影响社会、辐射小区的,我相信并期待着。
1924年,夏丏尊先生含泪译完《爱的教育》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夏先生说的这段话值得当下的我们深思、细研。
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我國教育进入整体抓质量的新阶段,教育工作的重心又一次历史性战略转移,高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衡量标准。
一个国家“以爱育爱”,众志成城,可以展现出无穷的伟力;一个家庭“以爱育爱”,体贴入微,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温馨;一个学校“以爱育爱”,立己达人,可以缔造一个又一个传奇……
7:19,我走出地铁,校园内的学生像鲜花次第盛开一样地挥手问好,新的学期就这样幸福地展开了。衷心祝愿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以爱育爱”的幸福!无论接受爱还是施予爱,那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作者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