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贯穿我国历史发展始终的重要艺术形式,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构成了我国古典文学独具特色的发展谱系,现代文学在整体文学发展史上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它一定意义上与古典文学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同时也孕育着当代文学的某些重要基因,而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特定时代的环境密不可分,特别是随着清末民初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形式的兴起,现代文学的生产方式、传播路径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定意义上直接影响着现代文学的发展,而事实上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要命题,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多元化的。
由王龙洋所著的《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202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近年来出版发行的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理论性著作。全书紧密围绕清末民初社会语境下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的发展这一特定命题,以我国古典文学的现代转型为主题研究的焦点,从社会结构内部及外部环境两个层面上探究了大众传媒影响下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状况,是近年来出版发行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值得各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参阅。
《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关注的焦点是现代文学在特定时代语境下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随着清末民初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形式的风行,文学生产、传播以及文学接受的路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学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迅速进入到公众的视野,而读者的喜好作为一种对艺术作品必要的反馈,对文学生产者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清末民初特定的社会语境下,我国社会经历了艰难而漫长的现代化转型,在“西学东渐”潮流中,西方思想先后传入中华大地,这些外来思想涵盖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为当时正在探索国家与民族出路的仁人志士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君主立宪制政体、民权思想、分权制衡理念等都是这一时期传入我国并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直接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上述叙述语境中必须要重视的是,西方思想在现代中国的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特别是报纸杂志实际上成为启迪民智、传播先进思想、表达思想诉求的重要形式,一系列大众传媒形式为传播西方思想、推动社会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的学理基础实际上恰恰就在此处,一定意义上这也是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主题研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意味着主题研究的必要性。
《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的整体内部框架紧密围绕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而展开,以两者在现代中国历史情境下的互动关系为主线,着力描绘大众传媒影响下现代文学的转型轨迹,全书共分为四章,每一章的叙述焦点是相对固定的,而整体上服务于“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这一主题。
《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的导论部分共分为两节内容,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重点阐述现代文学史分期与现代性、传媒与文学现代转型的关系两个基础性命题,从概念剖析层面上系统阐述了现代性的理论内涵,同时纲领性地阐述了现代中国语境下文学转型与大众传媒的紧密关系。
第一章为“近代报刊的发展与文学传播方式的变革”,旨在展示以报刊为主的近代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景象,以及对文学传播方式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本章的叙述主題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探究了近代报刊的基本范式,从商业报刊、政治报刊等角度展示了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商业报刊旨在传教布道,实现市场盈利,而政治报刊则表达着特定阶级和群体的政治理想与具体诉求,具有鲜明的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意味。
二是作者以《申报》为例,探究现代中国文学与报刊这一大众传媒形式的有机结合,当时大量的报刊以刊载文学作品为主,一线报刊也及时地增设了文学副刊,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各大期刊也逐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文学稿酬制度,这在一定意义上促使职业作家群体的出现,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群体出现并壮大,也就意味着报刊和文学创作主体被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以共同开拓当时的文化市场,这是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上至关重要的步骤。
三是转型期的文学新媒介也是本节内容叙述的重点,作者从文艺报刊为文学提供了新平台、报刊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及报刊与文学场域的形成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叙述,而第四节即“近代报刊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影响”实际上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这里作者深刻剖析了大众报刊与文学制度现代化、大众报刊与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及大众报刊与文学体裁现代变革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大众报刊的兴起催生了职业作家群体的产生,他们以写作为职业,借助大众报刊的力量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报刊与职业作家群体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
第二章为“近代报刊与职业作家的出现”对此进行了专题式探究,作者从我国“士”阶层的现代转型为出发点,明确描绘出自先秦时期出现的“士”阶层在现代社会逐步转型成为公众知识分子大致路线图,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在社会中的持续渗透,传统“士”阶层趋于瓦解,其知识结构和价值理念发生了历史性变革,陈独秀、鲁迅等知识分子走出书斋,以多元化的形式走向现代大众媒体,用手中的笔向民众宣传近代化思想,实际参与社会运动,为启迪民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的叙述,现代知识分子职业身份与独立人格的形成在“士”阶层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是值得关注的主观因素,另外第四节即“现代职业作家的身份认同”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作者从作家身份的想象、作家身份构建的途径及作家身份认同的功用进行了阐述,值得参阅。
第三章为“报刊与作家交往空间”,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因为随着现代作家群体的出现和现代报刊稿酬制度的建立,某种意义上依附于报刊的知识分子就与特定的媒体形式具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意味着报刊在文人交往空间及文人迁移及作家群的形成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章的内容具体分为报刊与作家的交往网络、报刊与作家的交往时空的拓展及报刊与作家群的形成三个方面,在第一部分内容中作者重点阐述了现代社会语境下报刊在职业作家社会交往方面的影响力,城市发展基础上的报刊一定意义上直接影响着文人的整体流向,大众报刊在知识分子交往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需要重视的内容,而同时大众报刊也开拓了作家交往的时空范围,一个个报刊将散落各地的知识分子联系在了一起,使他们得以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关系,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空间,使他们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参与社会建设。
本章第三节即“报刊与作家群的形成”则系统阐述了现代社会语境下报刊与职业作家群体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著作整体的叙述中可以看到,大众报刊吸引了一大批当时的社会知识分子,使他们围绕着特定的报刊而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宣传新思想的中心,直接引发了民众的思想解放和国家的现代化转型,而大众报刊在这个过程中则实际上开辟了一个值得重视的公共领域,依附在其上的作家事实上成为最早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英,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章为“近代报刊与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着重审视近代报刊对文学观念的变革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以报刊为载体的现代文学作品对文学的现代化转型至关重要,对文学观念的更新、文学的转型以及小说叙事模式等基本要素都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这是作者利用大量笔墨着重体现的主题,整体叙述过程中附带着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事实上这样的叙述主题也是王龙洋老师一直关注的命题之一,在《论近代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性》(《编辑之友》,2013年第11期)一文中就曾进行过系统的阐述。
从整体上而言,现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独立单元,具有其特定的文学发展路径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大众报刊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对现代文学书写产生了直接影响,这是一个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命题,王龙洋老师的《传播媒介与现代文学史分期》一书在这一主题上进行了相对系统而全面的专题式研究,全书结构庞大,整体叙述多有独到之处,当是目前学术界重要的参考书籍。
[张蓬/博士,鞍山师范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文东/博士,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