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生活视角下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建成环境影响分析*

2021-09-08 14:06杨东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买菜菜市场体力

魏 越 杨东峰

0 引 言

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水平与其健康生活程度密切相关[1],提高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是实现其高水平体力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2]。通过对建成环境的有效干预,可优化菜市场空间质量,进而提高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买菜作为生活必要性活动出行之一,在城市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出行行为模式中的地位不可忽视[3]。发挥菜市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使用菜市场行为的积极效应,促使老年人主动从事买菜活动,可成为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的关键环节[4]。在建成环境层面,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可达性和吸引力两个方面,可达性为活动的发生提供机会[5-6],吸引力为活动的发生提供动力[7]。目前,城市菜市场规划建设趋向规范化,但对建成环境的系统性研究和对老年人需求的深入探究较缺乏,场所可达性降低或吸引力不足,而这恰恰成为老年人使用菜市场的主要障碍。

近年来,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既有研究在可达性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可达性是影响老年人日常购物、休闲锻炼等出行活动的关键因素的结论已得到广泛证实[8-9]。研究多聚焦于街道条件对老年人时空间行为的影响[10-12]。就影响因素而言,由于目前分解建成环境的方法缺乏系统性,除可达性之外,有关建成环境的吸引力方面的探究相对薄弱;根据陶栋艳对上海居民买菜行为访谈数据的研究,发现买菜空间具有弹性化多层次的特点,可达性并非影响买菜活动的唯一因素[13]。值得提及的是,鲁斐栋和谭少华将建成环境要素分为空间要素(通达性)和场所要素(设计性)两方面[14],这是国内探究建成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的重要进展,可能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特征和活动性质来具体探讨建成环境要素。总之,我们依然不清楚造成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差异的建成环境关键因素是什么,究竟建成环境可达性和吸引力哪个方面对老年人买菜活动的影响效应更大。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老年人健康生活视角出发,试图提出系统性分解建成环境的方法,结合可达性和吸引力两个层面,将其分解为空间接近度和出行适宜度以及自身规划要素和外界环境特征两个维度。理论框架结合实际案例,依据大连市老城区内的老年人买菜活动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综合探析建成环境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能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的菜市场空间布局和特征品质优化建议。

1 理论、方法与数据

1.1 体力活动与健康生活的关系

体力活动水平与居民健康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适量的体力活动对其身体和心理健康均有积极作用。规律性的日常体力活动对健康有很大益处,不仅包括改善心肺、肌肉、骨骼等身体机能,还能降低抑郁症和认知能力下降风险,帮助形成有利于健康的习惯化行为方式。可见,相对于被动地接受医疗救治和特殊性关照,主动参与体力活动能够更有效地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维持在健康水平[15]。

大量研究指明,定期参与体力活动可以有效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和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16-19],且日常体力活动对心理健康有益,可以提升参与者的幸福感。通过主动干预与体力活动相关的环境影响因素能有效改善居民的健康状态[20-21],但不同属性的环境因素对活动出行的影响有较大差异[14];如住区的街道网络特征和土地利用模式是影响老年人休闲活动出行的关键空间要素[22],针对老年人步行特征差异,设施网点布局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应[23],而空间形态、绿地与开放空间等因素同样与健康密切相关[2]。综上所述,通过改善建成环境来提升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的方法有利于维护其健康的生活状态,对建设“健康城市”也有重要意义。

1.2 测量方法

针对本文探讨的买菜这项日常体力活动,需要量化菜市场建成环境和使用者活动水平相关指标,以便完成后续的定量分析研究。

菜市场的空间条件便捷程度和环境品质共同决定了其使用结果,通过可达性和吸引力两个层面,可以清晰化、结构化地反映菜市场对使用者的影响效应(图1)。凯文·林奇(Kevin Lynch)提出:可及性的价值是在能够接近的资源上有选择的程度[24],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用街区公园案例表达出,设施场所的目的是吸引尽可能多的日程、兴趣和目的各不相同的人[25]。一方面,为准确反映菜市场布局方面的选择丰富度和服务便捷度,本文将可达性分为空间接近度和出行适宜度,充分考虑客观环境的潜在可达性条件和主观选择的实际可达性结果;另一方面,针对菜市场独立空间,从规划调控角度将吸引力分为自身规划要素和外界环境特征,全面分析个体设施特征和整体规划环境。在此需说明,菜市场作为经济活动发生的场所,除本文研究的空间层面因素外,其商品质量与价格等因素对使用者亦会产生重要影响。

为控制非建成环境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调查样本和活动场所进行了有条件的筛选:一、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可支持独立完成买菜活动,且出行方式为步行;二、家庭经济水平适中,排除较低和较高收入样本;三、控制菜市场等级,排除购物商场内置超市等中高档买菜场所,排除诸如住区内菜品种类少的不成规模的小商店。然后设置关键性指标,对每个维度进行测量(表1)。体力活动水平的主要测度为持续时间、频率和强度[26],为简化研究工作,本文以每周菜市场使用频率作为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测量指标。

采用访谈问卷法对老年人活动链条、场所选择与活动次数等数据资料进行数据收集。研究变量、调查数据与问题选项之间的匹配关系如表2所示。利用谷歌地球标注老年人出行起止点,根据问卷内容绘制活动出行路线。对菜市场使用频率按次数进行等级划分:每周出行1~3次为低频,每周出行4~5次为中频,每周出行6次及以上为高频。

1.3 分析方法

图1 分析框架图Fig.1 analysis framework

表1 要素测量方法Tab.1 method of element measurement

表2 数据获取与问卷内容Tab.2 data acquisition and questionnaire contents

图2 大连市区菜市场空间分布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od market in Dalian City

图3 调查样本空间分布及活动结果统计Fig. 3 survey sampl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results statistics

借助ArcGIS软件分析变量的空间特征,设施网点的空间布局特征采用核密度分析法,菜市场周边研究范围确定采用缓冲区分析法。借助SPSS软件将菜市场建成环境的可达性和吸引力具体指标要素与老年人使用频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规定,首先,根据p值大小,将结果分为“显著性强(p<0.01)”“显著性较强(0.01<p<0.05)”和“无显著性(p>0.05)”,其次,根据|r|值,将结果分为“高度相关(Ir|≥0.2)”“中度相关(0.1≤|r|<0.2)”和“低度相关(|r|<0.1)”。为分析本文全部相关变量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共同影响程度,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将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和标准化回归系数作为比较影响力大小的主要衡量标准。

1.4 数据描述

为避免因城市空间组织肌理差异造成的影响,选择大连老城区为研究区域,具体包括中山区、沙河口区、西岗区北部、甘井子区中部。根据研究区域和筛选条件,提取菜市场共323家。大连市多山地丘陵地貌,菜市场空间分布的聚类特征比较明显,呈稀疏型分布,不同类型菜市场之间的空间特征差异明显;农贸市场空间分布密集区集中在区域中南部,超级市场和果蔬商店在空间分布上有多个密集区,而集市和开放型市场密集区分布明显偏向区域西侧且较分散(图2)。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有效样本共210个,数量上为自变量个数的21倍,基本符合统计学分析要求;其中男性102人,女性108人,平均年龄71岁,样本空间特征呈多密集区分布,根据空间规模确定各区域样本数量,做到尽可能减小偏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个体活动结果选择的菜市场一共有81家。从选择结果来看,菜市场距离并非越近越好,且老年人对菜市场的使用有较强偏好性,样本空间分布与活动结果统计如图3所示。调查样本的每周使用频率最大值为14次,最小值为2次,平均值为5.4次,属于中频体力活动,其中使用频率为7次的人数最多,占比52.4%;数据频数分布的偏度值为0.235(标准误0.181),峰度值为0.656(标准误0.360),峰度略偏高,但Z-score均在±1.96之间,可认为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先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多个片区,实地走访各片区内的主要居住区,采用问卷和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随机询问老年居民买菜活动的场所、时间、频率以及个人属性等相关问题。该方法可在保证各个区域样本的数量和分布均衡的基础上,将老年人对菜市场的使用偏好作为研究内容。

2 研究发现

针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差异性与建成环境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从可达性和吸引力两方面入手,采用相关检验、均值检验、子样本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以下主要发现。

2.1 可达性与使用频率

总体来看,空间接近度和出行适宜度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均有显著影响;空间分布密度促使老年人买菜活动的发生,空间最小距离、实际出行距离和交叉口数量的增加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产生负面影响,而步行设施满意度与使用频率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检验。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但从进一步的分析来看,相较于出行适宜度,空间接近度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影响效度更大。利用偏相关分析发现,控制实际出行距离变量,空间分布密度与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之间的相关性为较强显著,呈中度正相关(p=0.019<0.05,r=0.162*),相较于双变量分析,其相关系数降低,说明出行适宜度会影响空间分布密度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作用效应,影响程度较弱;控制空间分布密度变量,实际出行距离与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呈中度负相关(p=0.064>0.05,r=-0.128),相较于双变量分析,其相关系数降低且显著性消失,说明出行适宜度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作用效应受到空间分布密度的较大调节。

表3 可达性相关因素与使用频率的相关性Tab.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cessibility related factors and useage frequency

综上,可达性层面,空间接近度可相对独立地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产生显著影响,出行适宜度的影响效应则明显受到空间接近度的干扰,控制空间接近度变量后,出行适宜度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影响被严重削弱。一方面,空间接近度表示居住点周边可供的买菜活动机会的大小,就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身体特征来看,丰富活动机会可为老年人提供多种选择,良好的潜在可达性可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另一方面,在步行可达范围内,老年人对出行距离和街道环境的敏感度较弱,且城市空间布局对其出行活动感受也有影响。与其他学者的观点类似,空间可达性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标准[5],是居民使用便捷性和资源分配公平性的重要体现[27];对于老年人而言,买菜是兼有事务性和锻炼性的多层次体力活动,因此其活动空间范围有较大弹性[28]。

2.2 吸引力与使用频率

总体来看,自身规划要素和外界环境特征均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有显著影响,类型与用地性质会造成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均值的显著差异,相较于街道功能丰富性和土地使用混合度,设施网点多样性能显著促进老年人买菜活动的发生。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吸引力相关因素与使用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Tab.4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ttraction-related factors and useage frequency

进一步分析上述显著相关因素,控制自身规划要素相关变量后,外界环境特征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影响效应被明显削弱;唯有非居住用地菜市场的设施网点多样性对老年人使用频率有显著影响(表5)。选取样本中非居住用地中有代表性的菜市场对比发现(图4),在1级设施网点国亿生鲜市场使用频率中,高频仅占17%,远低于2级设施网点中山公园智慧菜市场75%的高频占比。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受居住区域特点的影响,相较于非居住用地,居住用地菜市场周边设施网点种类差异不明显;另一方面,多种设施网点与菜市场可以共同构成老年人的出行活动节点,提升菜市场的吸引力能提高老年人的使用频率。

控制外界环境特征相关变量后,自身规划要素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影响效应同样被削弱;唯有单一设施网点菜市场的用地性质能使老年人使用频率均值产生显著差异(p=0.005<0.01)。选取样本中0级设施网点菜市场代表对比发现(图5),在位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大商机场前市场使用频率中,高频仅占29%,远低于位于居住用地的黑石礁早市的高频占比(67%)。这表明当菜市场外界环境特征条件不佳时,用地性质成为影响老年人买菜活动的重要因素。相比非居住用地菜市场,居住用地菜市场更加便利且实惠。距离和价格对于老年人的买菜活动至关重要[7],因此合适的距离与价格有利于提高老年人使用频率。

表5 控制自身规划要素的设施网点多样性与使用频率相关性Tab.5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versity and frequency that control self-planning elements

综上,吸引力层面,自身规划要素和外界环境特征都会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产生影响,可将二者视为互补因素。非居住用地菜市场的设施网点多样性有助于促进老年人买菜出行,单一设施网点菜市场的用地性质对老年人使用频率有显著影响。卡尔森(Carlson)等学者在研究老年人体力活动时提出,老年人由于机体衰退,往往倾向于选择在住区内部活动[29],当菜市场外界环境特征不具优势时,场所区位成为影响老年人使用频率的重要因素。可以看出,自身规划要素与外界环境特征对老年人买菜活动发生的影响效应是相互调节的,一方面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时,另一方面的作用便会凸显。

图4 设施网点多样性与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关系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ersity of facilities and frequency of food market use for the elderly

图5 用地性质与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关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of land use and frequency of food market use for the elderly

2.3 建成环境要素与使用频率

相较于可达性,吸引力成为影响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主导因素,其中集市与设施网点多样性是促进老年人买菜活动发生的关键因素。由表6可知,多元回归模型(只保留显著相关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解释力(p=0.002),各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5.0,不存在明显多重共线问题。集市的解释力最高且达到显著水平(0.231,p=0.035),其次是设施网点多样性,解释力为0.146且达到显著水平(p=0.040),两个显著变量均为吸引力相关因素。这说明对于老年人而言,菜市场自身规划要素中菜市场类型是影响其使用频率的关键因素,且集市对其买菜活动出行的促进作用最强;外界环境特征是其买菜活动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设施网点多样性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

为进一步验证结论,选取2个含有不同菜市场类型的典型住区,分别比较各住区内老年人不同类型菜市场的使用频率。发现凌水住区内有7位买菜活动参与者,平均菜市场使用频率为5.6次,其中4位老年人选择集市且使用频率均为中高频率;北京街住区内有6位买菜活动参与者,平均菜市场使用频率为5.5次,其中2位老年人选择集市且使用频率均为中高频率(图6)。可见,与其他菜市场类型相比,集市对老年人使用频率的促进作用明显。集市的经营时间以5:00—9:00为主,该时段是老年人户外活动高峰期[8],且集市不仅为居民提供新鲜、便宜食材,还为老年人提供沟通交流场所;王硕在对老年人社会交往的研究中发现,老年人对购物空间的社会性建构使购物场所成为交往空间[30],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有积极作用。

表6 建成环境要素与使用频率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结果Tab.6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usage frequency

统计调查对象的出行活动过程,发现92位老年人买菜活动出行过程伴有其他活动(以家为起止点),活动以锻炼、接送孩子和小坐为主。对比结果如图7所示,有伴随活动的样本使用频率均值为6.1次,使用0级设施网点菜市场的个体为9位,所占比重为10%,使用2级设施网点菜市场个体有35位,所占比重为52%;无伴随活动样本使用频率均值为4.8次,使用0级设施网点菜市场个体为18位,所占比重为15%,使用2级设施网点菜市场个体为35位,所占比重为50%。可见,相较于无伴随活动样本而言,有伴随活动样本使用的菜市场设施网点多样性条件较好,且有伴随活动个体的菜市场使用频率均值高于无伴随活动个体的菜市场使用频率均值。由此可言,设施网点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的买菜活动链条以及提供伴随活动发生的机会,从而提高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

3 结论与讨论

图6 住区内菜市场类型与老年人使用频率的关系Fig.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ype of food market and usage frequency ror the elderly in residential areas

图7 设施网点多样性与有无伴随活动个体菜市场使用频率关系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ersity of facilities and frequency of individual food market usage with or without accompanying activities

图8 建成环境相关的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影响因素识别Fig.8 identification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ood market usage frequency for the elderly related to built environment

对于老年人而言,买菜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务性行为,它是兼有锻炼性和交往性的综合型体力活动,非结构化分解建成环境的方式易造成菜市场“可达非可用”或“可用难可达”的不健康局面;本文通过可达性与吸引力两个角度,有效区分了各因素的影响效应与程度,从根本发掘了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图8)。具体结论如下:一、可达性方面,相较于出行适宜度,空间接近度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干预程度更高,良好的菜市场空间分布密度对提升老年人买菜活动的出行频率有直接的强化作用,而实际出行距离的影响效应受菜市场空间分布特征调节,可以说适宜的出行距离对增加老年人买菜活动出行频率有间接的促进作用;二、吸引力方面,自身规划要素和外界环境特征均与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显著相关,且两者的影响效应相互补充,如果菜市场类型和用地性质特征对老年人“拉力”欠佳,设施网点多样性可作为补充因素,对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菜市场周边设施网点分布不足,居住用地则会发挥“拉力”作用,从而促进老年人买菜活动的发生;三、在建成环境方面,相对于可达性而言,吸引力是造成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差异的主导因素,建成环境相关要素与菜市场使用频率多元回归模型明确指出了集市和设施网点多样性对老年人买菜活动的巨大影响。

基于以上全面研究建成环境影响老年人菜市场使用频率的结论,笔者认为,促进设施场所形成“可达亦可用”的特性并支持老年人形成积极的体力活动模式,是老年人健康生活需求下城市菜市场精细化改造的重要方向。为此,笔者试图从可达性/吸引力层面对菜市场规划建设提出以下建议。一、场所空间布局层面:“边界与弹性”(border& elasticity)。考虑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的趋势,菜市场空间布局要保证服务范围对居住区尤其是老年社区的全覆盖,以距家500 m半径作为菜市场服务边界,并确保范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菜市场供老年人选择;灵活对待活动出行距离,建议有意识地提高买菜出行距离上限,以600~900 m为宜[31],形成老年人买菜活动的弹性空间,进而引导老年人提升体力活动水平[10]。二、场所特征品质层面:“共生与交融(coexist & blend)”。在“非正规”菜市场改造方面,应结合老年人偏好进行空间优化和管理政策调整,可利用城市“灰空间”设置固定场地的时限型菜市场,实现“正规”与“非正规”场所的共生状态,此举在为老年人保留集市特征的同时,对增加城市人文气息和提供就业机会均有重要意义[32-33];建议将菜市场与老年人所需的其他设施网点(广场、公园等)交织布局,形成系统性老年人出行活动链条,将事务类设施与休闲类设施进行功能嫁接,如在菜市场内部或周边设置桌椅和绿化,在广场或公园的适当空间定时举行集市活动等;不建议设施网点出现布局过于独立和功能单一的情况,避免中断老年人的出行活动链条,从而对其参与体力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买菜菜市场体力
买菜记
买菜
买菜
热闹的菜市场
买菜
热闹的菜场
买菜记
菜市场的早晨
人类的收留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