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亮
最近有位妈妈遇见了烦心事。她说,自家儿子从小就对各种新奇事物感兴趣。假如身边小伙伴要是多了什么玩具,他就总是想靠近看看。逛商场要是看到各种玩具,他就拉着妈妈的手,不让她走,非要买。
有一次,五岁的儿子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买了一个泡泡机。便和她说:“妈妈,我也想要那个泡泡机。你给我买好不好?”她当时没多想,就直接拒绝了。看得出孩子很失落,但也没哭闹。可是她没想到,第二天,带着儿子在小区玩,一不留神自家孩子竟然抢了邻居家孩子的玩具。而且,还把人家打哭了。她说,我本想着不能事事都满足他,想让他学会克制。可没想到,他竟然学会了抢别人的玩具。
她很困惑:“以后他要是再想买啥东西,我都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满足他了。”
其实,当孩子说“妈妈,我想要”的时候,买或不买,看起来就两个简单的选择。但这背后,却藏着关乎孩子成长的大学问。不同的“拒绝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去截然不同的影响。
看见孩子的需要,巧妙回应孩子的需要
在我女儿两岁上托班时,我经常会在下班后去接她放学。有一次,我听到了一场两岁孩子之间的对话。一个小女孩对我女儿说:“我家很有钱呢。”然后我女儿也忍不住了,说:“我们家也有很多钱。”别的孩子问她:“你家有多少钱呢?”
我的孩子思考一下,冒出一句话:“反正是用大箱子装的。”不用怀疑,2岁的孩子们其实就会“比较”了。
这其中原因也没有这么复杂。表面看是“比较”,但本质却藏着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想和大家一样。其本质,是渴望友情。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社交后,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诉求:“别人有漂亮的小皮鞋,我也要。” “她有这个小裙子,我也想有,可以吗?”如果是合适的需要,我会适当满足。但如果需要并不合理,我也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拒绝。
这是第一点,面对孩子的需要,要懂得巧妙回应: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到底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其次,引导孩子想一想这个东西是否真的需要。先共情,再否定,孩子才不会受到伤害。因为,他会明白“父母是爱我的”。
父母足够强大,孩子才不会有匮乏感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时,身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更应该思考:即便不能给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我们可以给什么。
当我们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代表自己也是缺乏生活的勇气和动力的。
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的儿子是典型的“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睡过地铁里的厕所,也和流浪汉们争夺庇护所的名额。但在爸爸的教育下,他从不为自己的条件感到羞耻。他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起看球赛,自信交谈,不卑不亢。他的自信、阳光、乐观,都能在他父亲身上找到答案。爸爸克里斯从不会吐槽抱怨生活,对孩子的每一个梦想都给足了支持和关注。
即便在艰难的时候,他也会对儿子说:“别让别人告诉你成不了才,即便是我也不行。”
这是第二点,即便是经济条件很一般、无法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父母,也可以试着坦然告诉孩子:“我们不够完美,但在努力变完美。你永远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未来。”
父母不嫌弃生活,孩子才懂得珍惜生活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们班级谁谁谁,为什么总能学那么好?” “其他孩子都会这个才艺,你也应该学习。”
其實,攀比的现象最早是出现在家庭里。我身边也有朋友,每天回家就和老公愤愤抱怨:同事A又住上了大别墅了,老友B又开上了豪车。直到某一天,孩子开始向他们抱怨,某个同学的手机已经到了几代,某个同学穿的衣服很好。
她们开始发现:怎么孩子学了比较这些外在的东西了?怎么孩子开始嫌弃家里穷了?
如果父母只从外在物质上来比,孩子也就更容易学会片面地追求外在的物质需求。
但是,如果我们和孩子比一比,看跑步谁能坚持得久?看看谁最能够见义勇为?
告诉孩子,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快乐是什么,自己是谁……那孩子就会往更为健康、阳光、独立的方向上去成长。
这是第三点,父母要知道:要想孩子对自己的需要有节制、懂克制。那就要我们先以身作则,对生活有热爱、懂感恩。
不含敌意的坚决,帮孩子建立现实感
朱迪斯·维奥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中说道:“成长,意味着放弃童年时期最珍贵的狂妄梦想;成长,意味着明白这些梦想的不可实现;成长,意味着增长自己的智慧与技能,从而在现实所设下的限制中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面对孩子的需要,做父母的,并不是总要满足孩子一切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孩子的现实感,让孩子更有自我力量感地面对生活。
这是第四点,面对孩子不依不饶的“需求”,父母需耐心接受孩子失控的情绪。
用爱滋养孩子,自然会弥补物质上的需求
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花钱是孩子的天性,做父母更要懂得用智慧的方式去满足孩子。”比如,正能量、尊重、坦诚、用心陪伴、共情,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时,不必回避,也不必哭穷。
当父母建立一个爱和陪伴的氛围,当父母有着坚实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自然会跟上来。
关于“欲望”的答案,孩子也终究会有自己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