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涧河水库溢洪道优化设计刍议

2021-09-06 11:53:12赵培越
山西水利 2021年4期
关键词:挑流净宽洪水位

赵培越

(山西小浪底引黄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垣曲043700)

1 工程概况

板涧河水库位于垣曲县毛家湾镇板涧河村下游约1.5 km处,为小浪底引黄工程的调蓄水库,系黄河一级支流板涧河干流上的一座中型水库,距垣曲县城约21 km。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47.2 km2,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 396万m3,总库容3 336万m3,兴利库容2 626万m3,设计洪水位535.5 m,校核洪水位538.53 m。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泄洪洞等。大坝设计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长167 m,坝顶宽8 m,坝顶高程540.0 m,最大坝高85.0 m。

2 溢洪道工程现状

2.1 溢洪道布置

溢洪道布置于水库左岸,轴线方向为S61.67°E,控制段采用无底坎宽顶堰,距左坝头约50 m,堰顶高程530.0 m,设3孔,每孔净宽8 m,泄槽底坡为1∶3.2,出口挑流鼻坎的顶高程为469.0 m。最大泄量973 m3/s,设计洪水时只开启一孔,泄量为168 m3/s。溢洪道总长253.5 m(桩号Y0-038.0~Y0+215.5),由引渠段、闸室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段组成。

2.2 溢洪道工程地质

溢洪道沿线地面高程455~573 m。出露地层上部为震旦系下统云梦山组第二岩组(Z2y-2)石英砂岩,岩性坚硬,厚度35~100 m,岩层产状为N15°~43°W/SE∠24°~37°。强风化层厚度一般1~3 m,弱风化层厚度一般5~10 m。其下为震旦系下统马家河组第一岩组(Z1m-1),岩性为暗褐色、紫红色、灰绿色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厚度大于100 m。上部石英砂岩与其下安山岩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接触带处安山岩顶层存在古风化壳,古强风化层厚度3~4 m,古弱风化带厚度15 m左右。

2.3 原溢洪道泄槽段设计

经综合比较,溢洪道泄槽底坡采用1∶2.95。桩号Y0+023.0—Y0+207布置泄槽段,泄槽净宽28 m,包括抛物线连接段和陡坡段。桩号Y0+023.0—Y0+030.567为抛物线连接段,抛物线y=0.022 4x2(m)将闸室段和陡坡段连接,桩号Y0+030.567—Y0+207为陡坡段,底坡为1∶2.95,下游接挑流鼻坎段。

泄槽长184 m,为矩形槽,净宽28 m,边墙底板为分离式,底板厚0.42 m。边墙高6~3 m,为L形,顶宽0.5 m,底宽1.5 m,基础深1.0 m,墙后直挖,墙顶以上开挖坡度1∶0.3~1∶0.5。

2.4 设计变更的原因

2016年3月,施工单位对泄槽下游段开挖后发现:桩号Y0+159.0~Y0+215.5段的右岸边墙处基岩面偏低,如维持原设计尺寸,则会造成工程量增大、投资增加,且右边墙失去了墙背后的基岩支撑,其稳定和强度也存在问题。

3 优化设计

3.1 溢洪道泄槽布置优化

此时,溢洪道泄槽底板混凝土已浇筑至Y0+087.0。为使结构基础全部直接坐落于基岩面上,对泄槽尺寸进行调整,将右边墙从桩号Y0+087.0处开始,将泄槽段右边墙向内收缩,至桩号Y0+207.0处,泄槽净宽为由28 m渐缩至23 m,边墙偏转角为2.39°,直至挑流鼻坎段边墙,按此角度顺延。

3.2 水力学计算

校核洪水位为538.53 m,校核泄量为973 m3/s;设计洪水位535.50 m,泄量Q=503.75 m3/s。

(1)水面线计算

按校核洪水工况考虑,依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附录A.3.1之规定,溢洪道泄槽水面线应根据能量方程,用分段求和法计算,计算公式:

式中:Δl1-2——分段长度,m;

h1、h2——分段始、末断面水深,m;

v1、v2——分段始、末断面的平均流速,m/s;

α1、α2——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取1.05;

θ——泄槽底坡角度,°;

i——泄槽底坡,I=tgθ;

J——分段内平均摩阻比降;

n——泄槽槽身糙率系数,取0.015;

v——分段平均流速,v=(vi+vi+1)/2,m/s;

R——分段平均水力半径,R=(R1+R2)/2,m。

采用A.3.2公式计算掺气水深:

式中:ha——掺气后水深,m;

ζ——修正系数;

h、v——不掺气时计算断面水深、流速。

(2)泄槽边墙高度确定

在考虑掺气水深后,再加上0.5 m的安全超高,即为泄槽边墙的高度,不同桩号泄槽边墙的高度见表1。

表1 分段求和法计算水面线成果表

(3)泄槽边墙收缩角度复核

泄槽收缩段从桩号Y0+087.00开始,至出口桩号Y0+207.00处结束,泄槽净宽从28.0 m缩窄5.0 m,至23.0 m,边墙的偏转角为θ=2.39°<6.0°,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的3.4.4条,可不进行冲击波的验算。

优化后的掺气水深,较原设计的计算成果略有上升,但边墙高度仍能满足要求,泄槽尺寸满足泄流能力要求。

(4)挑距和冲坑复核

依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00)附录A.4.1、A.4.2之规定,挑距和冲坑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溢洪道挑距和冲坑计算成果表

消能建筑物在校核、设计洪水位敞泄时,能够满足要求。

3.3 泄槽右侧边墙优化设计

因泄槽右侧基岩面过低,右侧边墙基岩的支持力消失,挡墙变为悬臂结构。为此,改变边墙尺寸:泄槽段右侧边墙厚度由500 mm变为600 mm,墙基础宽度由1 500 mm变为3 600 mm,其余不变;挑流段右侧边墙厚度由500 mm变为600 mm,其他不变。按照拟定的尺寸对结构进行计算,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

4 结语

溢洪道泄槽段,沿轴线方向一般情况下宜为等宽,本溢洪道工程在平面布置时也遵循了这一原则。但是桩号Y0+159.0—Y0+215.5段的右岸边墙处基岩面偏低,若按原设计方案,势必要增加基础混凝土630 m3。设计者因地因时制宜,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改进设计,达到了经济、安全的目的。新设计溢洪道在桩号Y0+159.0—Y0+215.5段建基面较原设计低了3 m左右。通过平面优化设计,不仅节省了工程量,而且溢洪道的各项指标也满足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挑流净宽洪水位
跨越通航内河桥梁净空尺寸选取探析
基于欧洲标准关门力的软件控制研究
湖南陵水某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方法研究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消力池挑流鼻坎试验优化设计研究
浅析闸孔宽度确定的影响因素
河北水利(2016年5期)2017-01-10 12:54:57
戽流与挑流联合消能工在狭窄弯道河段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西北水电(2016年1期)2016-05-25 08:26:39
斜鼻坎挑流消能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沙雅河护岸工程防洪堤设计洪水位的确定
研究分汊河口新建桥梁通航净宽的取值
珠江水运(2015年12期)2015-07-25 15: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