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原来有这么多“牛”

2021-09-06 06:23金铃儿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8期
关键词:牛虻昆虫蜗牛

●金铃儿 编

无脊椎动物中的“牛”

提到名字带“牛”的无脊椎动物,大家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蜗牛”的名字。

背上略显沉重的螺壳是蜗牛的标志。它的壳是与生俱来的,并且随着身体的成长而长大。有趣的是,不同种类,甚至不同个体的蜗牛,壳的螺旋方向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右旋蜗牛,也有左旋蜗牛。无论左旋、右旋,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个壳就是蜗牛的“家”。据说,最早使用“蜗居”一词的人是汉朝末年一位名叫焦先的隐士。直到现在,“蜗居”仍被用来形容狭小的居所。

缓慢爬行是蜗牛的另一个典型特征。蜗牛的腹面有扁平而宽大的腹足,由肌肉纤维构成。腹足不断地做波浪式收缩,在爬行时向后方伸展成舌状。在足的腹面前端中央有一个腺体,叫作足腺,能分泌黏液,使足保持湿润,以免在爬行时受到损伤,同时也在蜗牛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

非洲大蜗牛一旦入侵植物园、农场或者菜园,一夜之间可能会将作物啃食得面目全非!

蜗牛多半是吃素的。蜗牛的嘴生在头部腹面,嘴上有两对灵敏的触唇,嘴里还有颚片和齿舌。颚片只有一个,是咀嚼食物用的。齿舌是一个长形的几丁质的带子,很像高等动物的舌头,不过在这个带子上还生长着很多排列整齐的小齿,其前端可以从嘴里伸出来刮取食物,如同人们所用的擦菜板一样,能将食物磨碎。

若论个头,我国所产的蜗牛都比不上外来的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硕大的长卵圆形的壳可以长到一个鸡蛋大小,而且壳质显得十分厚实,还具有光泽。

你能想到沙漠里也有蜗牛吗?而且其体内富含水分。例如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里有一种白蜗牛,它的体内就含有大量液体。白蜗牛栖居在矮小的灌木丛上,以地衣和露水为生。烈日当空、气温很高的时候,它就进入休眠状态,因此能在大沙漠中生存。

绿叶海蜗牛

另一类软体动物——海蜗牛则生活在海洋中。它们的螺壳退化得很小,呈杯状或耳状,或者完全无壳。背部前端两侧有一对指状嗅角,柄部明显,上部有褶叶,状如牛角,但能缩入其基部的袋状囊中。

还有一些软体动物的俗名带有“牛”字,如布氏蚶贝壳形似牛蹄,俗称为“牛蹄蛤”;青蛤则俗称为“牛眼蛤”等。

在环节动物中也有一些名字带“牛”的,如牛蛭。它是因常在牛身上吸血而得名。牛蛭共有8种,分布于印度和亚洲的东南部。其中中国有6种,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如菲牛蛭、湖北牛蛭等。牛蛭体色鲜艳,颚有1列锐齿,数目多达100个以上。颚上有许多大的唾腺乳突。吸饱血液后,有的后吸盘松开,就像葫芦一样悬挂在牛的肚皮下面。

牛蛭

昆虫中的“牛”

名字中带“牛”的昆虫最有名的是牛虻,这个名字其实是虻科昆虫的通称,它们还有牛蚊子、牛苍蝇、牛马蜂等俗称。

牛虻几乎遍及全世界,是个头较大的吸血昆虫,也是家畜的头号敌人。据报道,我国甘肃牧区每年夏季因牛虻叮咬使家畜的总失血量高达近120万升!南美洲的牛虻个头更大,其中雌性牛虻不仅危害家畜,也会吸人的血,是与蚊虫一样的“吸血鬼”。而且,南美洲的牛虻十分擅长飞行,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昆虫,有“快速飞行家”之称。

犀牛甲虫属于雌雄异形昆虫,不同种类的雄性犀牛甲虫具有长短和形状都各不相同的角,鞘翅的色彩也各有不同,可谓“争奇斗艳”,而所有种类的雌性都没有角,且体色较为暗淡。雄性犀牛甲虫不但体形大,而且举力惊人,这对它们争夺交配权十分重要。在交配季节,雄性之间激烈的“夺妻大战”随时都会上演,直到用角将对方掀翻在地为止。

牛虻

天牛

天牛因力大如牛,并善于在天空中飞翔而得名。它们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全世界有近3万种,我国有近3000种。毫无疑问,它们是以“牛”为名的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此外,名字中带“牛”的昆虫还有牛头巨蜣螂、牛头曦粪金龟以及善于寄生在天牛幼虫身上的天牛茧蜂等。

牛鼻鲼

鱼类中的“牛”

牛鼻鲼是为数不多的名字中带“牛”的鱼类之一,因其头部两边有像牛鼻子的构造而得名,隶属于鲼形目、牛鼻鲼科、牛鼻鲼属,共有10种,我国有2种:海南牛鼻鲼和爪哇牛鼻鲼。

牛鼻鲼属于软骨鱼类,均分布于热带及暖温带沿岸浅海区。它们的身体庞大,两个长长的、突出的胸鳍前缘与巨大的半球形头部连成菱形的体盘,体宽可达2米左右,接近其长度的2倍。圆形的眼睛位于头两侧;鼻孔距口很近,具鼻口沟;口宽大;还有一个背鳍和一个细长如鞭的尾,没有尾鳍。它们的背面为灰褐色带蓝色,腹面白色,头部及胸鳍前腹面散布有不规则的蓝色斑块。

角箱鲀

牛鼻鲼中有的种类以其大规模群体长途迁徙而闻名,最多时可聚集1万多头。

长角牛鱼是角箱鲀的俗称。它们隶属于鲀形目、箱鲀科、角箱鲀属,共有3种,包括角箱鲀、棘背角箱鲀和福氏角箱鲀,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它们的体长一般为10~25厘米,最长可达50厘米,身体被硬骨板包裹,大致呈五棱的箱形,在背鳍和臀鳍后方闭合,有发达的尾鳍。眼上方有一牛角状长棘是其俗称的由来。在尾柄下缘也有延伸的棘状突起。

角箱鲀的体色多变,但多为草黄色,腹部白色,体甲和尾柄上散布有褐色圆斑。它们属于太平洋、印度洋海域的近海底栖鱼类,通常用背鳍、臀鳍慢慢地游动,主要以多毛类等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甲壳类、贝类等为食。当受到惊吓时,它们的体表皮膜上就会释放出毒素。

在我国古籍中也提到过“牛鱼”。例如,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十称:“东海有牛鱼,其形如牛,引其皮悬之,潮水至则毛起,潮退则毛伏。”其实,这些古籍中所说的“牛鱼”指的都是分布于黑龙江流域一带的鳇鱼,而非海鱼。

牛蛙

两栖动物中的“牛”

牛蛙是最著名的“牛名”两栖动物,也叫非洲牛箱头蛙,因其体形硕大,而且雄性的鸣声嘹亮,很像牛叫,而得名。

牛蛙是最大的蛙类,体长可达20厘米。它的身体主要为褐色,有绿白色斑纹,外形大体上与其他蛙类相似,但十分粗壮。牛蛙的眼距比较大,不能形成双目视觉,所以对静止的物体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在自然状况下很少吃静止的食物,但对于活动的猎物却十分敏感。它多在夜间摄食,通常隐伏不动,待猎物接近时才突然跃起,用翻卷伸出的长舌将其捕获。它的后腿肌肉发达,能跳到1米多高,因此经常可以捕捉到飞行的昆虫。

牛蛙食量大,食性广,而且贪食,堪称蛙类家族中的“暴龙”,其猎物包括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螺类等软体动物,以及小型的鱼类、龟类、鳄类、蛇类、鸟类,甚至小型兽类等多种脊椎动物。牛蛙的原产地在非洲东南部一带,由于其捕食、繁衍等方面的特点,作为外来入侵物种是极其危险的,故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种之一。

两栖动物中还有牛眼蛙、牛舌响蟾、牛顿石蛙和金牛卵齿蟾等“牛名”物种。其中,分布于马达加斯加的牛眼蛙和分布于中美洲的金牛卵齿蟾等都是因为眼大如牛而得名。牛眼蛙除了头部上方正常的两只眼睛之外,在它的背部两侧,也有着两个与眼睛一模一样的花纹。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防御办法。

牛蛇

蛇类中的牛蛇,如黑唇牛蛇等,是产于北美洲的游蛇科动物,栖息于平原、草原、沙土地、半沙漠和农田等地带。它们躯体粗壮,头小体长,典型体色为棕黄色或奶油色,也有褐色、红褐色的斑块。它们用自身大的鼻鳞来挖洞,或是利用哺乳动物的洞穴、树洞等处栖居。由于遇到危险时常发出与牛的鼻息声类似的声音,并将其尾猛烈地颤动,故它们常被误认为响尾蛇。

鸟类中的“牛”

在鸟类中,牛背鹭特别喜欢伴随牛群活动,有时还飞到牛背上,因此得名。笨重的水牛身上散发出的气味,能够招来嗅觉灵敏并以牛血液为食的牛虻等昆虫,而且牛在移动时把草丛内的蝗虫等也赶了出来,这些昆虫几乎都是牛背鹭的猎物。因此,牛与牛背鹭之间形成了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给双方的生存都带来了好处。

与牛背鹭的行为类似的还有很多鸣禽,如分布于中美洲的牛雀,分布于南美洲的牛鹂、牛霸鹟和分布于非洲的牛文鸟、牛椋鸟等。

此外,在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广泛分布的丝光椋鸟,在海南被叫作“牛屎八哥”。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俗称,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或许是因为它们经常围绕着牛屎捕捉昆虫的缘故吧。

牛背上的牛背鹭

水牛头上的黄嘴牛椋鸟

海牛

分布于我国东部一带的牛头伯劳的行为则与上述种类不同,它被称作是“雀类中的猛禽”。它的体长为18~22厘米,前额、头顶至上背为栗色,有黑色的贯眼纹。它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喜欢将昆虫、蛙、蛇、蜥蜴等猎物钉在棘上,因此又有“屠夫鸟”之称。它非常贪食,有时刚刚挂好猎物,或吃了几口,就会再去捕食,这些挂在钩上的猎物就慢慢地变成了树枝上的干尸。

哺乳动物中的“牛”

在哺乳动物中,无齿海牛是已经灭绝的物种。它曾分布于白令海峡一带,因此也叫白令海牛。1741年6月,俄国探险队的船只遇险,幸存者则漂流到了科曼多尔群岛,并发现了沿海生活的无齿海牛。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捕杀,无齿海牛于1776年灭绝,从发现到灭绝只用了短短的26年时间。

不过,无齿海牛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只是海牛的近亲。而隶属于海牛目、海牛科的有美洲海牛、非洲海牛和亚马孙海牛3种。海牛身体肥胖,耳朵、眼睛极小,嘴向下张开,上唇特厚,呈半月形的圆盘状,具有伸缩性,且从中分成两瓣,每瓣都能分别活动和取食。它们在温暖的热带海洋中到处游荡,一天要花费8个小时细嚼慢咽掉相当于6大捆麦秆的水生植物,这些食物需要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来消化。

当不进食也不睡觉的时候,海牛通常聚集到一起“嬉戏”,彼此用鼻子触摸、身体碰撞、亲吻。在嬉戏过程中,通常默不作声的海牛会发出一连串独具特色的“鼻息声”。

牛鼠也叫硬毛鼠,是分布于西印度群岛的10多种鼠类的通称。它们体形较大,身体粗壮,多为树栖性,有些种类有可以缠绕的尾,也有一些则为短尾,其中最大的种类体重达7千克。

犀牛虽然叫“牛”,但并非属于偶蹄类,而是一种奇蹄类动物,包括北白犀、南白犀、黑犀、大独角犀、小独角犀和双角犀,前3种产于非洲,后3种生活在亚洲。

犬类中有斗牛犬、牧牛犬和斗牛獒等品种,这是由于犬的腭力量很强,古时候在欧洲曾有用大型犬与公牛竞斗的娱乐场,但它们更多的是作为畜牧犬,保护畜群不受其他野兽侵袭。另外,在牛、羊等家畜转移途中,也需要用犬驱赶着它们走路,以防家畜群体的队列混乱。因此,这些犬都有较快的奔跑速度,有持久的行动力以及适应气候和环境的耐力。

猜你喜欢
牛虻昆虫蜗牛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蜗牛说
有趣的无脊椎动物
小蜗牛
昆虫产卵跟鸡生蛋一样吗?
蜗牛(共3则)
Smallest Flying Robot 会飞的机器昆虫
昆虫们来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