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晖
2020年10月末的一天,秋阳透过玻璃窗落在静谧整洁的房内。年近90的谢万丁拿起一本小相册,小心翼翼地、慢慢地翻看着。这是他极为珍惜的一本相册。相册里,有青春岁月的他,有出生入死的战友,还有黄继光牺牲后的遗照。他看着照片上的人物,慢慢走进了那段烽火岁月……
行军路上就着雪吃炒面
1931年4月17日,谢万丁出生于湖南省郴县新田岭村(现为郴州市北湖区安和街道新田岭村)。1949年,18岁的谢万丁参军入伍。两年后,他跟随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踏上了战火连天的朝鲜战场。
“那是1951年3月20日夜,我们跨过鸭绿江,身上除携带武器、大衣、雨衣外,每个人还带着10斤炒面,常常是一把炒面就着一把雪吃。”谢万丁回忆说。
经过风餐露宿的15天行军后,谢万丁所在的部队到达指定集结地点。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战斗打响。谢万丁随军进发,他们的任务是直取沙五郎寺,切断敌人后路。在向敌阵地隐蔽前进的途中,有战士踩中了地雷,暴露了目标,敌人炮火猛烈袭来,战士们奋不顾身勇猛向前冲,最终冲上了敌人阵地。战斗中,谢万丁被炮火击中负伤,被送往流动医院。
护送黄继光的遗照至军博
在谢万丁的小相册里,珍藏着一组与黄继光相关的照片复件。
照片一共6张。4张为黄继光遗照,其中两张为背部照片,黄继光双手高举,仍保持着趴在碉堡上的姿势;两张为正面照片,黄继光靠在树上,隐约可见胸膛被子弹打烂。其他两张照片,一张是两位女卫生员在给黄继光遗体包裹白布,一张是黄继光所在师在朝鲜阵地上为英雄镌刻的纪念碑。
在上甘岭战役中,谢万丁任前线四十五师指挥所秘书,负责接听电话、统计伤亡人数、保管慰问品和烈士遗物等工作。一次,他无意中发现黄继光的这组照片,内心受到巨大震撼。他觉得,这组照片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的英勇气概,便在照片背后写上“黄继光堵枪口时的照片”,悉心保存。
起初,谢万丁并不知道黄继光生前没有照片留下来。2000年,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收藏有黄继光遗照的消息。2000年8月25日,《解放军报》将他保管黄继光遗照的事公布于众。
2007年6月5日,谢万丁在夫人曾海萍的陪同下来到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拆开缝死的长裤夹层,从里面掏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黄继光遗照。他说:“军事博物馆想让我把照片寄到北京,但我担心途中出差池,便坚持护送英雄照片到京。”6月6日,这6张照片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收藏进馆。
革命史料捐给档案馆
谢万丁的收藏箱里,有个“珍品”——一个老旧破损的肥皂盒。
谢万丁说:“1951年2月,我所在的部队接到赴朝作战的命令,从贵州乘汽车至重庆,再乘船下武汉又转火车北上。当列车途经天津火车站临时停车时,我跳下车,在站台上买了一个蓝色肥皂盒,当时心情美滋滋的。”“我把肥皂盒装入黄挎包里,从此形影不离。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仿佛看到了祖国和人民,更坚定了我在朝鲜作战的信念。我受伤后,在医院治疗时,有次拿出肥皂盒看,被别的战友发现了,他们也一个个地传看。”
3年以后,谢万丁从朝鲜回国,仍把这个肥皂盒當宝贝一样爱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怎的,肥皂盒破了几小块,“我心疼得直掉泪。因为是它陪伴了我征战朝鲜的日日夜夜”。
由于在部队从事文书工作,谢万丁养成了收集保存红色史料、物品的习惯。他的收藏中,有部队战友及自己使用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配号、碗套、针线包、急救包、肩章、帽徽、纪念章等,还有在战场上缴获的美军军服防弹片、降落伞、尼龙避弹衣等。
2012年年底,谢万丁将保存的225件收藏品(包括他后期工作中保存的各种资料,离休后创作的手稿等)一并捐赠给了武汉市青山区档案馆,其中就有这个残损的肥皂盒。该馆对谢万丁捐赠的物品、资料进行了整理编目,对部分物品开设专柜对外展示。
“我有责任讲好英雄的故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991年5月,离休后的谢万丁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文学》《飞天》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至今已出版11部文学著作。
在《流金岁月》这本书里,谢万丁用凝重的笔墨,描写了在朝鲜野菜充饥、防空洞口被雪堵等艰苦卓绝的生活。在《火红的青春》这本书里,谢万丁收录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朝鲜岁月》《照片》《永不消失的思念》等数十篇作品。
谢万丁的作品更多的是对历史的书写。他说:“作为抗美援朝的亲历者、幸存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描述一些抗美援朝的亲身经历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离休以后,除了笔耕不辍,谢万丁还应邀多次在社区、学校、企业作革命传统报告,在电视台直播活动中宣扬革命精神。面对90后、00后甚至10后,谢万丁说:“学习英雄是不分年龄的!我们学习英雄,主要是学习英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气概。抗美援朝为什么能赢?就是因为有这种精神。新时代同样需要抗美援朝精神!”
2020年10月23日,谢万丁坐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他激动地说:“说得多好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我还没老,我有责任讲好英雄的故事!”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碧蓝的晴空,繁华的都市……这所有的美好,都与谢万丁和他讲述的英雄故事如此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