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延柏(1975— ),男,山东昌邑人,高级统计师。主要研究方向:统计学。
摘 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将我国城镇化率提升到65%。我国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测算主要是参考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有多种,且各有利弊。本文主要以潍坊市为例,来介绍城镇化的概念,介绍什么是城镇化率,以及应当如何统计城镇化率,也就是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为我国各地区城镇化率的统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概念;城镇化率;统计方法
在党的15届三中全会上,城镇发展也曾被列入农村发展的战略之一。城镇化问题始终是乡村振兴工作内容的重点内容之一,城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城镇化的衡量依据便是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测算我国城镇规模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是衡量我国城乡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政策制定、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于是,如何精准测量、统计城镇化率便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篇文章主要研究探讨城镇化、以及城镇化率的相关概念,探讨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为城镇化率的统计与测算,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城镇化
(一)城镇化概念介绍
城镇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城镇化这一概念来自于国外,城镇化也可称之为城市化,两个概念差别不大,并无本质差别,我国以外的大部分国家均运用城市化这一称呼。城镇化这一概念在不同领域内定义不同,在经济学家眼中,城镇化是指经济由乡村经济转化为城市经济这一步骤;在人口学家眼中,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镇化,可以是人口的转变过程,可以是区域的转变、社会关系的变迁,也可以代表国家或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或地区技术水平的进步等。
(二)城镇化的意义
仅仅要求城市的发展而忽视乡镇的发展,这极其不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城镇化工作的进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发展的压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带动乡镇的发展,使得我国各个地方发展更加平衡。乡镇化的建设,使得小城镇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孩子教育、医疗等都有了保障,乡镇内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城镇来建厂、投资,为城镇内的居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小城镇的繁荣发展能够吸引更多乡村的农民,来到城镇中居住、工作和生活。提高、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城镇失业人口、降低失业率、并且能够提高百姓们的工作收入、改善百姓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
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谋生手段。有利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了新的生路,同时也为城市中的工厂、公司职位空缺较多这一困难的解决提供了解决方法。另外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农村的发展,并且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速度;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流正在不断加强、交流渠道正在不断地增多。
二、城镇化率的概念介绍以及意义介绍
城镇化率也就是城市化率,也就是城镇中的总人口数与全国总人口数作比的结果,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中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化率这一数据可以反映我国城镇化发展程度、发展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衡量我国城镇化水平高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同时,城镇化率也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活水平的高低,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贫富状况,判断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情况。城镇化率是测算我国城镇规模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也是我国政策制定、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三、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
(一)数据的采集
城镇人口数目的变动主要途径有三种:首先,城镇中人口的自然繁殖与人口死亡;其次,城镇中的人口在一定时期内的迁入与迁出情况还有人口流动情况,农村人口流动到城镇中工作、生活;最后,城镇区域的变动也会影响城镇人口的测算,比如城镇区域的增加,会使得城镇中的人口增多;而城镇区域减小,会使得城镇中的人口数量减少。另外,如若原先的农村行政区转变为城镇行政区,或者镇化为乡,也会使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或者减少。
以潍坊市为例,在进行城镇人口数据采集时,首先要搞清楚行政区的划分,防止人口数据统计区域错误;其次在非人口普查年份,应当对潍坊市人口变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这种方法较为常见,且比较方便,是用于人口数据测算的一个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用潍坊市人口普查数据建立抽样库,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在潍坊市的各大小区内进行抽样调查,在潍坊市共调查200个小区,在这个数据基础上,进行统计、推算,来计算潍坊市的城镇化率。
(二)统计方法
1.人口抽样调查
以潍坊市为例,从潍坊市总体人口中,随机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我们可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比如把一个居民小区作为一个基本单位,来进行随机抽取,再对居民小区内的人口数目进行统计。抽样调查方式节省人力、物力,也比较节省时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统计测算的误差,是一个不错的人口统计方法。
2.区域划分法
之前说过,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数的增多或者减少,主要来源有三个:首先,城镇中人口的出生与死亡;然后,就是城镇中的人口在一段时间内迁入与迁出情况,人口发生流动;最后,就是城镇行政区域划分变动,也會影响城镇人口数量。在计算城镇化率的时候,如果正好是人口普查的年份,可以直接使用人口普查的最终数据,来进行城镇化率的计算。如果统计城镇化率的时候,不是人口普查的年份,就可以从城镇人口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口流动情况,以及城镇区域发生变化,三个方面来统计、推测城镇化率。
首先,可以采用区域扩张重叠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综合以上三种因素,更加全面可靠。主要方法如下,在本次人口调查中随机抽取几个调查小区,然后在上次人口普查数据库中,找到这次选取的这几个小区。将两次小区人口调查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分别计算城镇化率。
对于城镇划分区域改变导致城镇化率发生变化这一情况,可以先找到城镇区域划分改变前的原始数据,然后按照新的行政划分区来计算当前的人口数目,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对,找出常住人口数,来计算城镇化率。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大致测算出城镇行政区域划分改变导致的城镇化率的改变。这种方式确实能够大致估算出城镇行政区划分改变导致的城镇化率的改变,但是这种方式太过于局限,只能用于城镇区域改变导致的城镇化率的改变,不能准确测算出人口流动带来的城镇化率的改变。
对于人口迁入、迁出、人口流动造成的城镇化率的改变,我们在进行测算时,先在此次人口普查过程中,标记几个小区。然后在上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库中找到这几个小区。计算上次与本次调查小区中人口的重叠率。两次人口普查的差值,就是人口出生,死亡以及人口流动造成的城镇化率的改变。运用区域划分法,我们可以直接测算出城镇化率为多少,省去了不少麻烦。
3.线性插值法
在计算城镇化率的时候也可以采用线性插值法,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整理官网上历年公布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排序整理好,把这些数据用作线性插值法的插值点。将所有收集到的数值插入其中,构造函数,那我们所得到的线性插值就可以近似与原函数等同,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得到我们收集不到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原来的数据直线外推,推算之后的数据,近似地得到我们想要的某一年的城镇化率。
比如说我们在统计,潍坊市城镇化率时,我们可以收集2015~2018年官网中发布的数据,绘制图像,然后将这些数据外推可以得到2019年和2020年的数值。线性插值法可以在一定误差允许的条件下,近似地代替原本的函数,可以通过插值的方法来得到我们整理表中没有的数据。但是线性插值法也有一定的缺点,线性插值法讲究近似估计,准确度不高,恐怕难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精确度。
4.增长曲线预测法
首先可以利用联合国模型,以城乡人口增长率没有发生变动这一假设条件作为前提。利用以往普查年份的统计结果所得到的城乡人口数据,来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导,预测未来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线性回归法来预测、推算城镇化率。运用以往年份人口普查所得数据,采取最小二乘法来进行回归方程的运算,最终得到自己所要预测年份的城镇化率。但是这种方式不够精准,误差较大,不够理想。
5.人口比重指标法
人口比重指标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的城镇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的比重。首先我们需要统计出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城镇中人口数量,然后统计出这个地区或者国家总人口的数量,将两次统计所得数据作比,最终结果就是我们所要得到的城镇化率。这种方式比较简便易懂,操作也较为容易,我们在进行统计时比较方便,易于统计。
但是人口比重指标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有关镇的划分标准不明,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镇,确实能够达到镇级生活水平,但是有的镇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条件还是比较低。这就使得最终测算出的城镇化率,并不能真实地、准确地来反映人民的生活情况,不能够作为人民生活水平的衡量依据。
另外,由于行政区划分发生改变,比如一些乡村改成城镇,又或是一些城镇又改回乡村,这就使得我们在进行统计时,不能准确统计出城镇人口,使得最终的城镇化率结果有一定的偏差,结果不够理想。除此之外,如果发生大的变动,比如城镇内人口大量迁入迁出,人口流动幅度太大,城镇内常住人口也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因素,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城镇人口的统计。会使得我们最终所得城镇化率的结果误差较大,但是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此方法还是较为精确的。
除了运用城镇人口比重来进行城镇化水平的测算之外,也可以运用非农业人口数量来进行城镇化水平的测算。非农业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的比重,也就是我们要测算的城镇化率。但是运用非农业人口来进行测算,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我们应当如何区分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仅仅依靠非农业人口的定义与农业人口的定义来进行二者的区分太过局限,不是能够很清晰地将二者区分开。我们无法正确的识别农民与非农民,仅仅依靠其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是不够准确的,我们也无法很好地区分其产业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运用非农业人口来进行城镇化水平的测算是比较困难的。
6.通过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测算城镇化率
通过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来进行城镇率的测算,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城镇所用土地占该国家或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这种方式统计起来也较为简单,只需测量土地面积,减轻了统计压力。但是该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每个城镇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不尽相同,差别太大,有的地区人口较多,而城镇面积比较少,那么该城镇人口密度就比较大,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也就比较高;而对于那些城镇面积比较大,但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城镇人口密度就偏小,城镇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就比较低。另外,仅仅依靠城镇对于土地的利用率、城镇的土地面积,并不能真是地反映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能反映这个地区的城镇化的水平。这种方法更加适用于那些发展相对成熟的市或者乡镇,而对于那些正在发展中、或者发展较为落后的城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
四、城镇化率准确测算的保障措施
首先,在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时,必须明确行政区的边界,不能出现边界模糊、边界划分不清楚的情况。如果有乡村升至镇级行政区,应当满足镇级行政区的相关要求与条件,一定要保障百姓的生活水平确实达到镇级行政区生活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保障城镇化率的最终测算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城镇化的水平。除此之外,各个小区、各个村庄应当留有常住人口的信息,对于迁入迁出的人口以及流动人口都要有相应的记录,一方面可以保障小区或村庄内百姓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今后的人口普查工作,同时也为城镇化率的测算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在进行城镇化率测算时,如果想要通过城镇土地利用率比重的方式来进行测算,那要保证所测算的城镇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今后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运用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来进行测算。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导致最终城镇化率测算结果也并不能反映城镇化水平。最后,在进行城镇化率的测算统计时,我们可以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选取专业的操作、计算人员,来保证最终结果不会出现计算错误,保证城镇化率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失误率。
五、结语
城镇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镇化率的测算数值对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准确测算、推算城镇化率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进行城镇化率的测算时,可以利用往年人口普查数据,也可以利用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所得数据。在进行测算时,我们可以采用区域划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数学模型预测的方法。数学模型预测方法又包括运用增长曲线的方法、线性插值方法,或者运用相关经济因素来对城镇化率进行分析。除了这些方法的运用外,我们还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轻城镇化率测算、统计的难度,来保障城镇化率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这些措施的实施,能让城镇化率的统计值更加精确,更加具有可信度,同时,也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晓晨,李婷婷,潘沙沙,等.城镇化进程中潍坊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1):210-212.
[2]呂贵兴,张瑞业,刘建波.潍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J].潍坊学院学报,2015,15(3):1-3.
[3]王俊杰.城镇化进程中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发展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03):5-8.
[4]王玲.潍坊市城镇化演进轨迹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1):35-37.
[5]吴佩林,李玉江.潍坊市农村城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4):62-65.
[6]陈桂良,王国恩.中等城市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规划应对--以潍坊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