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物理
古DNA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史
2021年2月22日,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王传超教授的课题组与哈佛医学院David Reich教授团队合作,联合全球43个单位的85位共同作者在Nature期刊上发表文章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通过古DNA精细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发布了东亚地区距今8000至1000年间166个古人基因组捕获测序数据,涵盖了中国陕西新石器时代五庄果墚遗址、中国台湾新石器到铁器时代汉本和公馆遗址、蒙古国50余个考古遗址、俄罗斯远东地区Boisman、Yankovsky和黑水靺鞨等遺址、日本绳文人遗址等,还报道了中国和尼泊尔46个现代族群的383个样本的芯片分型数据以及108个考古14C测年数据。研究有许多重要发现:汉藏同源,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在中国北方传播农耕、汉藏语言和相关技术,在遗传上成为了藏族和汉族的共同祖先人群之一。南岛与壮侗同源,3000—2000年前台湾地区的古人与大陆壮侗语人群有紧密的遗传关系,南岛语人群形成过程中还受到来自北方农业人群的基因混合影响,南岛和壮侗的祖先人群向南扩张,传播南岛语和壮侗语,并对南亚语人群有遗传贡献。来自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到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的8000多年前的采集狩猎人群与其后的蒙古和通古斯语人群有着较强的遗传连续性,在遗传上并未明显受到来自农业人群的影响,反驳了语言学家Martine Robbeets提出的西辽河农业人群的扩张促成了原始泛欧亚语(Transeurasian)传播的假说。人群大规模的迁徙和混合使得东亚地区人群之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现代的东亚族群之间的差异比8000年前减少了至少4倍。研究还观察到日本绳文时期、中国台湾、东南亚等新石器到铁器时代的古人群有遗传上的联系,表明他们的一部分祖先人群可能来自共同的早期沿海迁徙路线,这与早期分子人类学上所观察到的旧石器时代Y染色体单倍群D的分布相吻合。研究发现8000多年前蒙古高原的采集狩猎人群与黑龙江流域的采集狩猎人群在遗传上非常相似,而在5000年前青铜时代早中期颜那亚草原游牧人群从欧洲向东扩张进入蒙古高原,而后被4000—3500年前到来的青铜时代中晚期草原游牧人群所取代时,在距今2000年前左右又有与汉族有关的遗传成分进入到蒙古高原。研究还从古DNA角度对汉族人群的源流做出了分析,认为南北方汉族的祖先人群主要是由新石器时代南北方农业人群混合形成的,由北向南呈现梯度混合模式。(文博中国)
知文明
埃及古王国时期太阳神信仰的嬗变
从早王朝到古王国时期,古埃及国家的太阳神信仰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太阳神崇拜、王权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来世信仰三者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早王朝时期是太阳神信仰的萌芽阶段,到阶梯金字塔建造之前,都只有零星的史料。在第四王朝时期,君主成为太阳神在人间的代表,太阳神、君主及其来世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死去君主的供奉成为太阳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王朝是太阳神信仰的全盛时期,在官僚体系与王权制度化的同时,太阳神信仰也走向制度化,君主修建单独的太阳神庙,对太阳神的供奉从对君主的供奉中独立出来。从第五王朝末期到第六王朝,奥赛里斯信仰出现,并与太阳神信仰相互融合,世俗君主在来世信仰中的地位为奥赛里斯所取代。至此,古埃及宗教体系的基本框架已构建完备,太阳神、王权与以奥赛里斯为主的来世信仰这三大要素成为了后世埃及神学体系的基础。(温静,《世界历史》2020年第6期)
早期夏文化和夏初历史
新砦文化是二里头文化的前身,是豫东地区造律台文化向豫中地区迁移与当地王湾三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在二里头文化为夏代中晚期文化共识的前提下,新砦文化和造律台文化也应为夏族群文化,三种文化属同一谱系。王湾三期文化不是新砦文化的前身,其主要来源于淮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很可能是东夷伯益族群的文化。而发生在夏代前夕的大洪水,是造律台文化向豫中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新砦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从联合走向对抗,是由禹益联合治水转向启益争位的反映。到了新砦文化晚期气候趋于稳定,新砦文化向洛阳盆地迁移形成二里头文化当与太康迁居斟寻有关。(魏继印,《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
昙曜五窟的营造次序和理念
昙曜五窟开凿于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昙曜五窟的营造分第20窟、第19—16窟前后两个阶段;五窟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分别对应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太子、文成帝;具体的营造次序为第20—17—19—18—16窟。这一营造次序既遵循也反映了昙曜五窟的营造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以西为上。(韦正,《敦煌研究》2020年第6期)
读天下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2月25日揭晓。据统计,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4张,其中团体选票88张,理事选票136张。此次初评,各团体和理事踊跃投票,积极反馈,共收到有效选票215张,评委参与率达96.4%。根据投票结果,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等20个项目入围终评。2020年度重要考古成果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在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上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196票,位列前十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50票以上。以时代早晚为序: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夏县师村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湖北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陕西秦咸阳城遗址、陕西宝鸡陈仓下站秦汉祭祀遗址、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内蒙古武川坝顶北魏祭天遗址、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长丰埠里宋代家族墓地、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国家文物局网站)
2021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确定
国际社会对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将2021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确定为“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为呼应该主题,3月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团体和个人会员及文化遗产同行举办或参与相关活动。自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第22届大会通过,每年的4月18日为ICOMOS“国际古迹遗址日”。每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都会选择一个活动主题,呼吁国家委员会、科学委员会成员及其合作伙伴组织相关活动。ICOMOS在发布今年主题时指出,每个人、每个群体看待和讲述遗产的方式各不相同,应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的叙事方式,更全面地解释遗产,向更广泛的群体传播遗产价值。尤其需要关注因经济、社会甚至生理原因而存在的弱势群体对遗产的需求,以开创一个更加宽容与和平的未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网站)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资源与社会:以商周时期铜器流通为中心》
黎海超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8月
本书以商周时期铜器资源为中心,首先进行系统性的考古学研究,然后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分析,以“形”“工”“料”结合的思路全面复原了商周时期铜器的生产和流通体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早中商时期、晚商时期和西周时期存在着各具特征的资源流通模式。三个时期可分别用“筑城聚珍”“器料官营”以及“授命分器”来概括。
《汉代墓葬艺术》
【法】谢阁兰等 著,秦臻、李海艳 译
文物出版社,2020年10月
本书是法国学者谢阁兰率领的调查队1914年对中原和四川等地汉代考古遗存进行调查的成果,内容涉及帝陵和各个不同等级的汉墓,对陵园、墓丘、神道石刻、石阙、祠堂、碑刻、画像以及随葬器物都有详略不同的描述,大量的黑白照片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20世纪初叶各地汉代地面文物的影像。
《牧司一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管窥》
周必素、彭万、韦松恒 著
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土司制度、贵州土司、播州与杨氏;第二章回顾了播州土司遗存的发现与研究;第三章对播州土司遗存进行分类和阐释;第四章重点介绍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第五章将杨氏土司墓葬與周边土司墓葬进行对比;第六章对土司遗存考古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进行归纳总结。
《山海为伴:考古随想录》
郭大顺 著
文物出版社,2020年12月
郭大顺先生很长一段时间是以东北地区考古、辽宁考古,特别是红山文化作为他的研究重点,故此,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此书收录他在辽西山地、渤海沿岸考察学习的随笔,对考古学界著名学者的回忆文章以及关于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考古学学术研究著作的序言文章50余篇。
《中国考古通识》
韩建业、李梅田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
中国考古学诞生已有百年,考古发现不计其数,揭示了数不尽的历史谜团和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本书选取其中最重要的十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包括人类起源、最早中国、文明起源、三代文明、城市考古、墓葬考古、美术考古、佛教考古等。
《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
耿朔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7月
本书采用美术史与考古学、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数座出土拼砌砖画的南朝时期重要墓葬(石子冈5号墓、狮子冲南朝墓、金家村墓等)详细分析,探讨了拼砌砖画制作过程(图像来源、刻制模板、印制墓砖和刻写编号、砌筑墓室),探讨了技术背后的制度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