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丰
碳交易不仅要针对生产端企业考虑配额,还要考虑消费端。若仅从生产端建立碳交易,不可能覆盖更大面积的碳排放,难达到1.5度,甚至2度的目标要求。怎样让消费者更多地感受碳交易的价格,让消费者能更好的选择低碳的产品,让消费者的行为也能跟碳交易挂钩。我觉得这是未来碳交易、碳定价需要更进一步考虑的内容。
现在对企业做碳定价很难,对消费者而言,就更难了。在中国,移动支付非常普遍,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对个人行为能够更好地描述、计量,现有这种数字平台让个人的节碳、减碳行为更好的被记录。更好地利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让更多消费者参与到碳交易中。虽然这种碳交易量比较小,但会有教育作用,让更广泛的公民参与到碳定价与碳交易中,对低碳和碳价格问题有更直观的感受。这方面可参考腾讯公司每年搞的“99公益活动”,即使捐一块钱也可以来参加公益捐赠,之后腾讯公司可能会做相应配额,并给予一些如“小红花”奖励。若未来的个人碳交易可以像腾讯公司的公益活动,以一种游戏的形式来搞个人碳交易,让全民参与,可能效果更好。
随着交易系统的不断完善,不断成熟,会有更多个人、中小企业的进行碳交易。若使他们都被纳入碳交易中,让全民参与到碳交易与碳定价中,其自身就會知道哪些是高碳,哪些是低碳产品,这对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甚至对未来的碳市场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